料今年泰國甘蔗減産10%總量不足8千萬噸 糧食危機拉動泰米出口上看800萬噸
受厄爾尼諾現象推升全球氣溫影響,2023年泰國大米和蔗糖産量将受到嚴重減産影響。預計各國增加糧食儲備會拉動泰米出口增長,并有望增至800萬噸,繼續鎖定世界第二大米出口國位置,但對蔗糖業來說,今年可能會是8年來旱情最嚴重的一年,初步估計減産幅度在7-10%,總産量至多8千萬噸。
世界氣象組織早前就釋出預警,并提醒各國盡早為今年下半年可能出現的強厄爾尼諾現象做好準備,因為屆時可能會導緻極端天氣頻次更多、範圍更廣且加強更大。而6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明顯上升。這被認為是提早進入厄爾尼諾的人。
而接下來的5年即2023至2027年至少會有一年的會打破2016年創下的高溫紀錄。雖然厄爾尼諾對全球不同地區造成的影響不相同,但很多情況下厄爾尼諾會給亞洲多國帶來大雨或幹旱。
泰國蔗農聯合會辦公室主任,正在與蔗農、砂糖長和蔗糖署三方合議應對方案。目前初步估計今年甘蔗減産至少10%至8000萬噸左右。對于蔗農來說,改種其他耐寒經濟作物木薯就會是不錯的選項。
泰國蔗糖管理委員會秘書長帕努哇表示,已經下令各地方有關部門加大宣傳讓農民正确應對厄爾尼諾現象帶來的影響,比如,該氣候問題在導緻産量降低的同時還會縮小耕種面積,最終導緻甘蔗收成減少。
泰國工業院則建議成立由政府和民營企業組成的水資源協調小組來有效解決厄爾尼諾現象給世界各國帶來的影響和沖擊。而砂糖工廠也在積極為蔗農尋找其他援助通道。
2022年榨季全泰甘蔗總産量約為9400萬噸,同比增1.97%。但今年降幅可能高達7%-10%,總産量僅剩8000萬噸。
但對泰米今年出口形勢而言反倒是有拉動作用,因為各國都在增加糧食進口以防範國内幹旱導緻糧食安全危機。泰國作為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國,是以,預計到今年末,泰米出口總噸數将不低于800萬噸。
剛剛過去的2023年6月泰國成功出口大約70萬噸大米,主要進口國包括了東盟國家、中東和非洲。而今年1月1日至5月底泰國累計出口大米3,467,368噸,價值643.22億铢,其中出口總量增26.5%,出口額增34.6%。
然而泰國研究機構預測認為,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泰國農業經濟綜合損失可能超過600億铢。政府需要盡快制定有效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