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夏天清熱解毒、疏風散熱必備——金銀花

作者:湖北夏小中

距離夏至已經過去十多天了,天氣也逐漸趨于炎熱。

據最新資料,大陸京津冀等多個北方地區相繼釋出高溫橙色預警,出現了40℃的高溫天氣,氣溫顯著高于一些南方城市。

據中央氣象台預報,有“四大火爐”之稱的重慶、武漢、南昌、長沙在未來7天的氣溫也将維持在26~35℃附近。

夏天清熱解毒、疏風散熱必備——金銀花

天氣熱了,一些日常生活小問題就接踵而至,中暑、内熱、上火、出汗、困倦、乏力、嗜睡等等,不斷困擾我們,不僅工作會受到影響,還會幹擾到正常生活和危害身心健康。可是,這些小問題總不能天天往醫院、藥房跑吧。況且,是藥三分毒,經常嗑藥也不是什麼好事。

其實,這些問題都不用擔心,在中醫裡面,幾顆花花草草就能解決問題,而且還沒有副作用。

認識金銀花

夏天清熱解毒、疏風散熱必備——金銀花

雖然在大城市不多見,但是在鄉間田野,幾乎是随處可見。在全國各省均有分布,不過,其主要種植區域集中在山東、陝西、河南、河北、湖北、江西、廣東等地。

夏天清熱解毒、疏風散熱必備——金銀花

金銀花,又名忍冬。生于山坡灌叢或疏林中、亂石堆、山足路旁及村莊籬笆邊,海拔最高達1500米,也常栽培。屬于常用中藥材,且花和藤均可入藥,可配伍組方,亦可單獨使用。

三月開花,五月出,微香,蒂帶紅色,花初開則色白,經一、二日後則色黃,故名金銀花。又因為一蒂二花,兩條花蕊探在外,成雙成對,形影不離,狀如雄雌相伴,又似鴛鴦對舞,故有鴛鴦藤之稱。藥材金銀花為忍冬科忍冬屬植物忍冬及同屬植物幹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

其花蕾呈細棒槌狀,上粗下細,略彎曲,長2~3㎝(厘米),上部直徑約3㎜(毫米),下部直徑約1.5㎜(毫米)。表面黃白色或綠白色(貯久色漸深),密被短柔毛。偶見葉狀苞片。花萼綠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長約2㎜(毫米)。開放者花冠筒狀,先端二唇形,雄蕊5個,附于筒壁,黃色;雌蕊1個,子房無毛。氣清香,味淡、微苦。

藥用價值

金銀花的藥用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用它來防治疾病。“金銀花”名最早出現在大陸現存最早的彩色本草圖譜《履巉岩本草》中,該書下卷中記載有:“鹭鸶藤,性溫無毒,治筋骨疼痛,名金銀花。”并附有彩圖,與現在的金銀花植物别無二緻。

也有認為“金銀花”最早出現在《本草綱目·草七·忍冬》中記載“金銀花,善于化毒,風濕諸毒,誠為要藥。”

《神農本草經》載:“金銀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化瘀之功效,主治外感風熱、瘟病初起、瘡瘍疔毒、紅腫熱痛、便膿血”等。

夏天清熱解毒、疏風散熱必備——金銀花

孫思邈的《千金翼方》中沿用了《名醫别錄》記載“位列上品,味甘,溫,無毒。主治寒熱、身腫。”

夏天清熱解毒、疏風散熱必備——金銀花

陳自明在《外科精要》中道“忍冬酒,治癰疽發背,初發便當服此,其效甚奇,勝于紅内消。”

現代藥理研究

金銀花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對多種細菌、真菌、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其煎劑對鈎端螺旋體、注射液對綠膿杆菌有抑制作用;提取液可抑制變形鍊球菌和放線粘杆菌;煎劑對培養細胞中抗柯薩奇B5病毒也有明顯抑制作用。

此外還具有抗炎、解熱、抗過敏、抗内毒素、降血脂、保肝、利膽,提高身體免疫力等作用。

在現代《中國藥典》中錄:金銀花,别名銀花、雙花、二花、二寶花。性甘、寒,歸肺、心、胃經。主治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用于癰腫疔瘡,喉痹,丹毒,熱毒血痢,風熱感冒,溫病發熱。

配伍組方

一、金銀花茶

組方:金銀花(根據個人情況可以加甘草、薄荷等)

以開水沖泡一小時以上,即可飲用,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散癰消腫等作用,适合患有癰腫瘡瘍,以及患熱毒血痢的人服用,同時還可輔助治療咽喉腫痛以及小兒熱瘡和痱子等。

夏天清熱解毒、疏風散熱必備——金銀花

幹金銀花

注意:脾胃虛寒及氣虛瘡瘍膿清者、過敏者忌服;脾胃虛弱或陽虛者,女性處于經期者,不宜大量服用。

二、《溫病條辨》——銀翹散

組方:銀花、連翹、苦桔梗、薄荷、淡竹葉、生甘草、荊芥穗、淡豆豉、牛蒡子。

主治:風熱溫邪在衛分。即身熱不揚,惡寒,頭痛身重,倦怠乏力,胸脘痞悶,或有咳嗽,口不渴,小便黃短等症。

夏天清熱解毒、疏風散熱必備——金銀花

幹銀翹

夏季天氣炎熱,容易出現中暑、内熱上火、出汗等症狀,忌大量食用冷飲、冷食,補充水分時可選擇一些清涼茶飲如金銀花茶、菊花茶等,既能清熱解毒,防止中暑,還能養心安神,調節身體精神狀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