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窮人越來越窮,而富人卻越來越富?

為什麼窮人越來越窮,而富人卻越來越富?

大家好,我叫亓官劼(qí guān jié )
為什麼窮人越來越窮,而富人卻越來越富?

  這幾天逛知乎的時候,發現這個問題經常刷到,《學計算機的,因為家裡窮買不起計算機而自卑怎麼辦?》,看到這個問題的标題,心裡五味陳雜。曾幾何時,我也做過這樣自卑的少年,而這樣的少年還有很多很多。不過現在這種自卑要少很多了,因為讀了些許書,對這個世界有了另一個與之前大相徑庭的認識,也慢慢的體會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

​為什麼窮人越來越窮,而富人卻越來越富。​

​,這個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時常出現。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我是一個地道地道的農民的孩子,從小在農村長大,可以說也是見過很多很多的窮人吧(​

​在我們這隻有幾個有錢人,大部分都是窮人吧,家庭年收入到5萬的很少很少,想交稅都交不了​

​),在農村一畝地一年的淨利潤大約在1200元上下,也就是除掉肥料農藥的收入,就按一般人家10畝農村來算吧,一年的淨利潤也就是在1.2萬元的收入。這樣的收入,還不到程式員平均薪資的月薪的水準,可就是這樣的收入水準在之前的農村是普遍存在的!而且這一年的收入是一家子的生活來源,一般一家差不多3-5口人吧,有的更多一點,可以想象當時的生活的多麼的艱苦。

  但是這麼貧窮,并且一直持續貧窮,在今天看來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因為大家都紮根于土地中,不謀求其他出路,而那堪堪的10畝農田,一年1.2萬的收入,也就隻能勉強的維持一家的生活支出,這樣持續下去,結局幾乎早已經寫好。近幾年還好,在我還在國小的時候,那時候的農村很多人家還是會不讓孩子上學的,​

​上學有什麼用?還不如回來幫家裡放放牛,多賺點錢!​

​就是這樣的思想一直在農村中蔓延着。在如今,說知識沒用的人應該不多了吧,這點就不需要繼續說下去了。

  我們再來說說另一個方面吧,那就是謀求其他的出路。既然隻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是無法讓自己逐漸富裕的,那我們是否會出去闖蕩,來尋求機會呢?據我了解的,早起出去闖蕩的,不論是去打工的還是出去倒騰小生意的,都比一直呆在村裡的同齡人要富裕很多。但是願意出去闖蕩的人卻很少:​

​外面不安全!​

​​,​

​工廠裡都是騙人的!​

​​,​

​不能離了根!生在這黃土地了,不能就這麼走了​

​​,​

​家裡沒人照顧​

​​………………還有很多很多的理由,聽過無數的版本。在農村長大的我,當然知道種地的累的,但是遠沒有書上,網絡上說的那麼累,我們農村種地的時候一年一般會忙4次左右,2次種,2次收,現在好了,基本就是忙2次,就是2次種,因為現在收都是機器收割了,我小時候還是經常會和家裡人去農村收割麥子,拿着鐮刀割,然後放到一起的。目前的農村,除去這點農忙的時間,其他的時間都是十分​

​詩意的​

​,在午後,慵懶的躺在草地上,沐浴着陽光,和鄉裡鄉親們談着八卦新聞~這樣的時光是常有的。靠着土地的收入,每年的生活支出是完全沒問題的,但是想擺脫這樣的現狀估計還是有點難的。

  不過現在倒是好了很多大多人開始知道這面朝黃土背朝天是沒有出路的,往外走的人逐漸多了很多很多,但是不願意出去的年輕人也還是比比皆是。我也算是往外走的年輕人之一吧,但是要比他們舒服一點吧,因為還在上學,并沒有在全職的工作。但是各種各樣的兼職也都做過了,高一的時候在常州賣房,按提成拿的工資,賣的也還不錯,會到處發傳單,也會掃樓,有顧客買房就回售樓處,帶顧客看房;高三暑假去做了輔警,跟着警察執法,跟在後面錄像,處理一些雜事。到了大學之後,課外也會經常做一些兼職,發過傳單,在商場裡推銷過商品,被保安趕走過,也做過家教。現在好一點了,逐漸的有點自己的小技術,可以不做這些簡單而低效的勞動力了,可以自己接一些小項目來做做,收入還算客觀,這個寒假接了點小項目,也拿到了7000多點的收入。家裡給的錢雖然不多,但是我會用自己的努力,來充實自己的生活,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我大一的時候的電腦和手機都是自己的工作所得,當時的電腦是一個遊戲本,神舟的一個很便宜的遊戲本,不過也接近4000了,手機是小米。後來由于它太笨重了,在大二上學期,利用自己兼職和獎學金的錢,買了現在的筆記本,mbp,全部的錢都是自己攢的,家裡人都不知道我買了這個電腦,直到放寒假帶回去的時候。在此之外,還通過自己的努力,為自己買了很多很多自己覺得有需要的東西(不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這些東西都是自己努力賺錢自己買的,家裡人都不知道我買了這些東西,家裡給的生活費沒有變化過,有時候還會少一點(交學費的時候)。但是我現在需要用的東西确實樣樣俱全,我不再是那個因為沒錢而自卑的少年,因為我逐漸的知道了,再自卑,錢也不會飛過來給你,即使給你,你也拿不住。

  或許這就是​

​窮人越來越窮,富人卻越來越富​

​的原因吧,面對困難的時候,一個選擇逃避,而一個選擇去面對。《窮爸爸,富爸爸》中有這樣的一段,窮爸爸喜歡說“我可付不起”,這樣的話;而富爸爸則禁止這樣的話,富爸爸會說“我要怎麼才能付得起呢?”。

  或許這就是思維方式的不同。就如同文首的問題問題和最高贊的回答一樣,自卑的不是錢,而是年少無為。計算機學生買不起筆記本而感到自卑,其實這裡面的自卑并不是買得起筆記本就可以解決的,而是思想的自卑。如果真的有困難,我們應該想辦法去解決困難,我們可以去兼職等一系列方法,去買這個筆記本電腦,如果自己真的需要的話。便宜一點的筆記本電腦,3000左右,課堂使用是足夠了的,3000元,隻利用周末時間兼職,2個月的時間就會有一個嶄新的筆記本電腦,而且是自己賺來的。而原地不動,隻是感到自卑,那麼即使有好心人送他一個筆記本電腦,他也會繼續因确實這個,那個而感到自卑!

  文章的最後,希望所有因金錢而感到自卑的少年,都能夠領悟到唯有實幹才能改變現狀的道路,願他們不再自卑,學有所得,努力有所回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