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主資料管理的Jill Dyche, Evan Levy六層次模型

MDM實際上是現代企業進行日常經營的非常重要的基礎資訊,企業的幾乎所有生産經營活動,都離不開主資料的支援,是以,主資料是最重要的企業資訊之一。

但是,針對MDM的管理,尤其是MDM系統的建設,目前尚未有一套類似SOA參考架構之類的參考模型出來,往往會對準備建設MDM或進行MDM管理的企業或者CIO們,帶來一定的困惑,近日檢視相關資料發現,Jill Dyche, Evan Levy的主資料層次模型,對此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

根據主資料管理實施的複雜程度,參照Jill Dyche, Evan Levy的觀點大體可以把主資料管理可以分為六個層次,從低到高反映了主資料管理(MDM)的不同成熟度。下面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這六個層次:

Level 0 :沒有實施任何主資料管理(MDM)

在Level 0的情況下,意味着企業的各個應用之間沒有任何的資料共享,整個企業沒有資料定義元素存在。比如,一個公司銷售很多産品,對這些産品的生産和銷售由多個獨立的系統來處理,各個系統獨立處理産品資料并擁有自己獨立的産品清單,各個系統之間不共享産品資料。在Level 0, 每個獨立的應用負責管理和維護自己的關鍵資料(比如産品清單、客戶資訊等),各個系統間不共享這些資訊,這些資料是不連通的。

Level 1 :提供清單

不管公司大還是小,清單管理是我們常用的一種方式。在公司内部,會通過手工的方式維護一個邏輯或實體的清單。當各個異構的系統和使用者需要某些資料的時候,就可以索取該清單了。對于這個清單的維護,包括資料添加、删除、更新以及沖突處理,都是由各個部門的從業人員通過一系列的讨論和會議進行處理的。業務規則(Business Rules)是用來反映價值的一緻性,當業務規則發生改變或者出現類似的情況時,這樣高度手工管理的流程容易發生錯誤。由于清單管理是通過手工管理的,其清單維護的品質取決于誰參加了變更管理流程,一旦某人缺席,将會影響清單的維護。

Level 2 :同等通路(通過接口的方式,各個系統與主資料主機之間直接互聯)

MDM Level 2與MDM Level 1相比,引入了對主資料的(自動)管理。通過建立資料标準,定義對存儲在中央知識庫(Central Repository)中詳細資料的通路和共享,為各個系統間共享使用資料提供了嚴密的支援。中央知識庫(Central Repository)通常會被稱為“主資料主機(Master Data Host)”。這個知識庫可以是一個資料庫或者一個應用系統,通過線上的方式支援資料的通路和共享。

建立、讀取、更新和删除 (CRUD)是處理基本功能的典型程式設計術語。即便在MDM中,CRUD處理也是基本功能。你的資料庫如果僅僅支援CRUD處理并不意味着你實作了MDM。 MDM Level 2引入了“同等通路”(peer-based access),也就是說一個應用可以調用另一個應用來更新或重新整理需要的資料。當CRUD處理規則定義完成後,MDM Level 2 需要客戶或“同等”應用格式化請求(和資料),以便和MDM知識庫保持一緻。MDM知識庫提供集中的資料存儲和供應(provisioning)。在這個階段,規則管理、資料品質和變更管理必須在企業範圍内作為附加功能定制建構。

Level 3 :集中總線處理

與MDM Level 2相比,MDM Level 3打破了各個獨立應用的組織邊界,使用各個系統都能接受的資料标準統一建立和維護主資料(MDM Level 2的主資料主機上存儲的資料還是按照各個系統分開存儲的,沒有真正的整合在一起)。

集中處理意味着為MDM建構了一個通用的、基于目标建構的平台。大多數公司發現MDM正在挑戰他們現有的IT架構:他們擁有太多的獨立平台處理主資料。 MDM Level 3 集中資料通路、控制跨不同應用和系統使用資料。這極大的降低了應用資料通路的複雜性,大大簡化了面向資料規則的管理,使MDM比一個分散環境具有更多的功能和特點。企業主資料面臨一緻性的挑戰。資料在不同的地方存在,資料所代表的含義也是不同的,資料的規則各個系統之間也是不一樣的。集中MDM處理-通過一個公共的平台作為一個總線(HUB)-說明一個共識,從多個系統整合主題域資料,意味着使用集中、标準化的方法轉換異構操作資料,不管其在源系統中是什麼樣子,都會被整合起來。在MDM Level 3,公司對主題域内容采用集中管理方式。這意味着應用系統,作為消費者或使用主資料,擁有一個共識就是資料是主題資料内容的映像,打破了各個獨立應用的組織邊界。MDM Level 3支援分布主參考資料的存在。

Level 4 :業務規則和政策支援

一旦資料從多個資料源整合在一起,主題域視圖超越單獨的應用并表現為一個企業視圖,你将獲得事實的單一版本。當事實的單一版本已經能夠提供出來時,來自業務主管和執行人員的必然反應經常是:“證明它”。MDM Level 4可以保證主資料反映一個公司業務規則和流程,并證明其正确性。MDM Level 4通過引入主資料來支援規則,并對MDM總線以及其它外部系統進行完整性檢查。由于多數公司相對比較複雜,影響業務資料通路和操作的規則以及政策 (rules and policies)相對也比較複雜。假定任何一個單一系統可以包含并管理與主參考資料相關的各種類型的規則是不切實際的。是以,如果一個MDM總線真正打算提供企業範圍内資料的精确性,工作流和流程整合的支援是必不可少的。

Level 5 :企業資料集中

在MDM Level 5 ,總線和相關的主資料被內建到獨立的應用中。主資料和應用資料之間沒有明顯的分隔。他們是一體的。當主資料記錄詳細資料被修改後,所有應用的相關資料元素都将被更新。這意味着所有的消費應用和源系統通路的是相同的資料執行個體。這本質上是一個閉環的MDM:所有的應用系統通過統一管理的主資料內建在一起。在這個級别,所有在系統看起來都是事實的同一個版本。操作應用系統和MDM内容是同步的,是以當變更發生時,操作應用系統都将更新。在那些熟悉的MDM架構風格中,持久總線架構,當一個總線更新所有的操作應用系統将展現這種變更,形成改變的直接操作視圖。在注冊環境中,當資料資料更新時,總線将通過Web服務連接配接相關系統應用事務更新。是以,MDM Level 5提供一個內建的,同步的架構,當一個有權限的系統更新一個資料值時,公司内所有的系統将反映這個變更。系統更新完資料值後不要單選其他系統中相應值的更新:MDM将使這種更新變的透明。

從MDM Level 4到MDM Level 5意味着MDM功能性不是在一個應用内被特殊設計或編碼的。這還意味着主資料傳播和供應不需要源系統專門的開發或支援。所有的應用清楚的知道他們并不擁有或控制主資料。他們僅僅使用資料來支援他們自己的功能和流程。由于MDM總線和支援的IT基礎架構,所有的應用可以通路主參考資料。一個公司在完成MDM Level 5後将使他們所有的應用連在一起—既包括操作的也包括分析的—所有通路主資料是透明的。舉例說明,當一個客戶更新她的狀态—不要管注冊該變更的系統—資料變更将被廣播到所有的應用平台(是以一緻起來)。MDM Level 5是把資料概念作為一種service來實作。MDM Level 5保證了一個一緻的主資料主題域企業映像。定義“客戶”和其他應用接受客戶主資料業務規則變化實際上是一回事。MDM Level 5移走了主資料的最後一個障礙:統一采用資料定義、授權使用和變更傳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