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大學教育的失敗分析

最近看了好幾篇文章,都在說中國大學教育如何如何失敗,其中最讓我有感覺的是海文考研BBS中任哥的《一個IT同仁10年的人生曆練》最讓我有感覺。

文中他說:“我感歎,中國的考試就是扼殺人性的東西,聯考與考研尤其如此。我要是用這種精力去學計算機,一年半的時間,還有什麼技術學不到手?但我沒辦法,現實逼着我去考這種我并不想考的試。中國考試之難我看全世界也不多見,我想,每年全國還有那麼多的學生要參加這種考試,大量的人力物力與年青人的精力和時間都耗費在考試上了,而考試的内容與實際脫離那麼遠,真的有助于人才的脫穎而出?我看反倒是形成了一種應試教育,扼殺了年青人本來所具有的創造性,中國現在為什麼出不了大師級的人物,應該反思中國的教育制度。”

對此,我深有體會!作為一個大學的計算機院學生,我發現大學裡大緻有三種人:第一種是“書本至上主義者”,即“書呆子”,他們的大學任務就是整天泡自習室學課本,有高超的考試技巧,考試拿超高分,不會去想我為什麼學這門課程,通過這門課程我獲得了哪些實際能力;第二種是“書本無用主義者”,這些人認為課本上的知識完全沒有價值,不如把這些上課時間用來做點别的,如積極參加活動來拓寬自己的人脈,或者是自學一些最新的計算機實用技術(如遊戲程式設計等),他們當然更不會去想我為什麼學這門課程,通過這門課程我獲得了哪些實際能力;第三種是“超級悲觀主義者”,這些人集書本無用主義與悲觀主義于一身,認為上的課程沒什麼價值,就不上課,又悲觀,于是又不去做些其他事,這樣便整天沉迷于網絡,沉溺于遊戲!

大學是什麼?對,是一個教書育人的地方,但要達到什麼樣的程度才可以呢?其他專業我不了解,不敢說,但是對于計算機學院來說,不管你入學時是你有什麼樣的計算機素質,但最起碼在你大學畢業時,你要滿足:對計算機的了解要有一個體系,即從硬體、軟體方面深入了解計算機(所有大學的課程知識都形成了一個系統,互相聯系、互相解釋),要達到以後拿來一門新技術,就可快速看透他的本質,進而快速掌握這門新技術的程度。(當然了,這是我自己的了解,如錯誤,敬請更正!)

如果這樣了解大學的計算機學院的培養目标,再看看上面大學中的三種人,你會發現畢業時,沒幾個大學生完成大學任務的。這樣的大學教育難道還不失敗嗎?也許你會說,大家畢業後大都能找到工作,過的都挺好啊,這還不行嘛!

如果你這樣反駁,那我會認為你沒有大局觀,我們要知道國家需要的是有良好基礎理論知識并或多或少有一些創新能力的人才并以這些人才作為自己的核心競争力,而當今的大學作為國家的人才聚集地,他培養出的“人才”又是什麼?隻不過是一群應試技巧高超的書呆子,基礎理論極差的市民,什麼都不懂的孤僻者。靠這樣的“人才”,我們國家什麼時候才能趕上發達國家,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産業!這也不難解釋當今中國IT界核心技術沒有,山寨東西橫行的現狀了。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如前所說,大學培養出來的人才大都應試技巧高超,應試技巧高超的本質是什麼呢?它的本質就是模仿能力超強、創新能力極差!這樣的人當然不會去想創造(因為多年的應試經曆——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已經讓他們的大腦懶于去創造,隻要把書本上别人創造出來的理論看懂,把輔導書上别人創造出來的題做完就可以了。這樣他們當然不用去費那麼多精力去創造了!),而是想着怎麼把别人的東西拿過來用,直接拿那不就太露骨的侵權了嘛,于是他們就用高超的模仿能力模仿出山寨版!

另外,解釋一下,為什麼這樣的人在中國社會裡能存活下來?這是由于傳統的中國文化造成的。中國的傳統就是——讀書一定是好的,學曆越高的人越強!(也就是,如果你學曆低,一定會被大多數人瞧不起;而學曆高的人則被人重視,得到培養,自然就可以很好的生存下去了)這句話本身是沒問題的,但是這個學曆的高低怎麼評判呢?在中國的教育制度,是通過中考升高中,聯考升大學,考研生研究所學生。這種通過考試更新的教育制度也沒什麼大問題,但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太注重考試了,以至于所有的國中、高中甚至是大學都隻是努力做一件事:考試!在這種思維下,學生哪來的自由空間去發揮自己的思維去培養創造力,于是久而久之,思維就僵化了,不會創新了!

我想,這就是中國教育制度失敗的原因吧,失敗的不是教育制度,而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對考試的崇尚、畏懼心理!

是以錯的不是教育制度,而是在于自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