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酷+設計先鋒|張天英:設計要有極宅精神,用心打造極緻舒适家

作者:樂生活大家說

拂去珍珠的灰塵,

發光新一代中國設計,成長為大師的榮耀!

11月25日,由酷凱瑞和新浪家居共同打造的2020年度先鋒設計榜TOP30先鋒設計頒獎典禮在杭州舉行。

30位先鋒設計師在導師宋偉建、陳偉、韓文強、高志強、玉斌的聯合評審下,經過激烈的海上選拔、登陸推廣和PK層的命題指定,脫穎而出,站在最後的領獎台上。

酷與設計先鋒專欄,讓我們來了解這些新一代的設計力量。

2016年,一個17.5平米的北京胡同微家居裝修,讓設計師張天英在網際網路上小火,也讓他走上了"胡同微家居裝修師傅"的道路。在他看來,微家改造是一場有趣的遊戲,也是一場"毫克必争"的挑戰,讓人愛恨交織。至于被稱為"大師級設計師",他幽默地回應道:"我不反對這個稱号,看看發際線就知道了。十幾年的行進,發際線的倒退曆史也是他設計先進階段的曆史。

酷+設計先鋒|張天英:設計要有極宅精神,用心打造極緻舒适家

張天英,極地之家空間設計總監

2020"酷與創意營"先鋒設計榜TOP30年度設計師

01

純粹的藝術還是實用的藝術?這成為每個藝術學生必須面對的選擇。"最初我喜歡繪畫,我選擇設計是為了認為它更實用,或者至少是為了支援自己。張天英笑着說,他是個實用主義者。

而聯考打法并不理想,讓他在選擇合适的大學時制造困難。"成績出來的時候,我爸爸說哪裡要冷。最後,他去了一個很酷的地方 - 莫斯科建築學院,學習環境藝術和設計。現在,回到北京十幾年的工作,雖然忘記了怎麼說俄語,但8年的俄羅斯留學經曆也為他的設計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專業基礎。

2013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爆發式增長的一年,新一輪創業浪潮也正在興起。

今年,網際網路思維在傳統行業深度,家裝行業也炸開了O2O旋風。那一年,他和他的朋友們創辦了一家企業,創立了Geek America。

在開通網站的過程中,他接手了第一個小規模改造項目——17.5平米的衛街微房,并将設計故事和實景地圖上傳到現場,迅速在網上傳播。一波小規模的客戶轉型浪潮也即将到來。從此,他在微屋裡涉足了很多北京胡同,在圈内小名。

後來,他成為一名獨立設計師,并創立了自己的工作室Polar Space。"極緻的房子"這個詞暗示着他的自我期待和設計追求。網際網路人常說要有極客精神,保持好奇心,用變革的力量去追求極緻。"然後,我們設計的人必須具有房子的精神,并喜歡把它扔掉,用他們的心做最終舒适的家。

酷+設計先鋒|張天英:設計要有極宅精神,用心打造極緻舒适家

17.5平米的威街微屋

在他看來,工作服的節奏太快了,他更适應于家居裝飾的慢節奏,長期了解主人的需求,細心、細心地對待私人作品,就像藝術家們精心雕刻自己的藝術品一樣。

舒适、易用、省心,是他私人住宅設計的理念和目的。"裝修設計和藝術創作需要将自己的設計理念融入到舒适的私人住宅中。他也承認,他不擅長講設計故事,更注重主人房子的實際和功能性工作。

02

如今,别墅大到幾百平方米,小到20平方米的小屋,他在不同規模之間徘徊,駕駛是熟悉的。"小戶型的轉變需要盡量利用每一塊空間,家具闆材尺寸不能有絲毫的偏差。每次看到成功,業主都特别高興,鄰居們都很羨慕,設計使用率是100%,我真的很滿意。"張天英說。

在"酷創意營"年度先鋒設計榜單上,他送出了自己最新的46平米微房作品,再次在狹小的空間裡展現了自己的"極緻家居魔力"。

酷+設計先鋒|張天英:設計要有極宅精神,用心打造極緻舒适家

張天英設計作品:《微宅》

在接到朋友的裝修要求時,張天英剛開始覺得46平米的小家應該不難,就欣然接受了這份小工作。

然而,這位朋友的要求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46平方米的空間,日式簡約風,同時插入開放式廚房,步入式更衣室,大辦公桌,浴缸,投影,島式平台,洗碗機,全屋智能,新風,貓活動區..."這是一個秃頂的項目,"他打趣道。"它已經用n版本進行了調整。至少把他要求的所有功能都放在小房間裡。"

最後,他幫助朋友們實作了對46平方米房屋的所有想象,并一如既往地接受了私人住宅裝修的設計理念 - "讓家更舒适,更細心,更好地利用。"

說到未來的目标,張天英笑着說,他想成為一名務實的設計師。最近,Samto和Siza一直是他最喜歡的建築師。"Samto和Siza的作品很簡單,而不是雕刻的。無論是看照片還是參觀田野,這些大師的作品都賦予了他正确的形狀,形狀和空間尺度感。"這也像是他自己的設計語言和風格,簡單、實用、恰到好處,去掉浮華的表面和樁子,回歸還原設計的本質——舒适、細心、實用。

03

"陳先生的作品是務實的設計,在實用性之上,有自己的浪漫。這是我非常喜歡的。"為答謝導師陳偉、張天英海選後,成功入圍"酷與創意營"年度先鋒設計榜北京站晉級決賽,跟随導師陳偉參觀了魏建國美術館,并對相關設計課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資格賽還将他過去的生活經曆,經曆和碎片化的記憶聯系起來。在參觀博物館期間,張天英發現自己之前曾欣賞過龔先生在展覽中的許多代表性雕塑。同時,他也對陳先生的"一個BOX空間的自由變換"命題感興趣。在莫斯科學習期間,他在前兩年學習了建築學,這一命題使他回到了學生時代建築模組化的熱情和樂趣。

酷+設計先鋒|張天英:設計要有極宅精神,用心打造極緻舒适家

也是出于對這一命題的濃厚興趣和認真思考,張天穎還晉級2020年度"酷加創意營"年度先鋒設計榜TOP30作品。

酷+設計先鋒|張天英:設計要有極宅精神,用心打造極緻舒适家

在他的設計中,BOX空間被設定為一個藝術空間,外部直接是一個方形的白色盒子,建築的立面嵌入了一個外部雕塑展示空間。這個雕塑成為他最喜歡的變形金剛模型。

酷+設計先鋒|張天英:設計要有極宅精神,用心打造極緻舒适家

BOX空間外觀看起來很簡單,但他在室内設計上有很多想法。一個谷倉形的中央展區可以展示許多展品,空白的牆壁也可以投影,空間直通頂部,有天窗照明,更像是歐洲的教堂,營造出一種神聖的儀式感。"因為這是一個藝術空間,頂部有天窗,陽光照進來,它充滿了神聖感。

04

早在13、14年家裝網站成立之初,張天英就學會了酷家樂。當時,他們的網站曾計劃開發設計和渲染功能,但由于開發成本高昂而被擱置。"現在,酷房的設計、渲染功能做得很好,實作了我們沒能實作的夢想和目标,真的為他們感到高興,而且很開心。

參加推廣大賽時,張天穎使用了酷房,體驗了其更完整的功能、更多樣化的模型、更好的渲染效果。"技術的進步使設計越來越容易,使設計人員無需重複工作。他還認為,技術也是對個人設計的更好呈現,可以幫助客戶更直覺地了解設計。"客戶沒有接受過設計教育訓練,想象空間的能力有限。

與此同時,許多人會認為,快速的技術進步可能會取代設計行業。張天英認為,設計師的核心競争力——積累的經驗和創造力,是技術無法替代的。

在談到對新手設計師的建議時,他還說,設計是一項折磨人的工作,隻能是頭皮。"痛苦,但這也是一個原始積累的過程。經常有新設計師在問答環節問"新手設計師如何快速成為大師",而張天英的回答是,沒有捷徑,不可能踏入天空,所有設計專家都是依靠一次又一次的積累來提煉出一門深層次的"計劃"藝術。

他還寫下了他的"務實"分析和建議。新來的設計師會因為業績壓力而難以做到細心,而且由于公司主要材料類别、工藝水準、客戶群體的限制,很難制作出自己滿意的作品。他還認為,年輕設計師通過高壓強化教育訓練,可以快速積累大量的經驗價值,通過公司的安排,難以應對的客戶,體驗價值增長迅速提升。"當你有足夠的經驗和很多翅膀時,設計師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自己的工作上。

"别忘了在夕陽下跑步。他還提到,一些年輕的設計師最初敢于這樣做,但容易被繁重的工作環境打磨。"始終保持對生活的好奇心以及對探索和發現的熱情。這是他總是提醒自己的。

專訪:李玲

附圖:酷s---創作營,極地家居空間辦公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