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裝置|裝置故障(異常)作業流程課堂_03 故障原因的分類

作者:锂電筆記

前面我們了解了如何快速故障排查與分析相關内容接下來我們了解一下故障原因的分類。為解決及橫展裝置故障的基礎。接下來從管理和技術兩大類别來講講故障原因分類方法,并列舉行業标杆企業分類方法供參考。

裝置|裝置故障(異常)作業流程課堂_03 故障原因的分類

圖1 裝置突發故障(異常)作業流程

故障現象的管理性分類

裝置的既定功能之是以會喪失,經驗總結有自然劣化、強制劣化、對劣化之放任、對應力之放任、設計缺陷5個方面的原因,如圖2所示。

裝置|裝置故障(異常)作業流程課堂_03 故障原因的分類

圖2 故障原因分類

◆自然劣化

任何裝置隻要正常使用,都會産生正常劣化和磨損,如一個電子零件會出現老化。

◆強制劣化

顧名思義,指強制的劣化,它是由環境或人為因素造成的,如使用不當、操作不當或者是維修不當造成的劣化。

◆對劣化之放任

如果裝置存在劣化的情況,不管是自然劣化還是強制劣化,如若不進行複原,就是對劣化之放任。例如,裝置沒有潤滑油了,螺絲、螺帽松脫了,沾染了灰塵或者開始漏電了,出現這些情況時如果生産管理者都不管,就是對劣化之放任。

◆對應力之放任

每一台裝置設計的時候,都有設計的應力強度,相應地,操作時就有一定的操作規範。假如超過了使用條件以上的應力,太過于用力操作,或者因為負荷過大,或者因為維修不當,都可能使裝置産生故障,以上的不當行為即是對應力之放任。

◆設計缺陷

裝置本身的設計強度不夠。每一台裝置設計的時候,雖然都設計有相應的應力強度,但如果裝置本身這種應力強度不足,無法保證正常生産,就屬于設計缺陷。大量的企業案例和統計資料表明:大部分故障都是簡單原因導緻的,而這些簡單原因常常與裝置崗位人員的操作不當和維護不周直接相關。如圖3所示為國内某企業全年裝置故障原因的次數對比。

裝置|裝置故障(異常)作業流程課堂_03 故障原因的分類

圖3 某企業全年裝置故障原因的次數對比

結合五方面的原因,500強企業松下将故障的原因分成了基本條件不齊備、不遵守使用條件、劣化的放任、設計上的不良與其他共計5個類别,18個小項,具體見表1故障五方面原因。

表1 故障五方面原因

裝置|裝置故障(異常)作業流程課堂_03 故障原因的分類

裝置對于各類企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對裝置的維護維修的過程中,維修人員理應采取恰當的工器具和方法來拆裝裝置,但可惜企業普遍存在野蠻的“維修性故障/破壞性維修”。很多人都清楚操作失誤的概念,但是說到維修失誤(維修性故障),就沒有多少人清楚了。

例如,用錘子敲落裝置的零部件(軸承等)、用鐵棒撬開罩子、用水清洗易鏽箱體、用撞擊的方式迫使箍套入位、用功率超額的保險絲接入電路、把金屬零部件遠距離扔入裝有金屬零部件的料盒中(互相撞擊會産生傷痕、損壞)等。不少維修人員總認為這些方式“一直就這樣,沒啥大不了的!”

“破壞性維修”帶來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有的錘子敲下去時未對準目标,于是把旁邊的零部件敲壞了;有時用力過猛,直接把目标零件敲變形,甚至敲爛了;敲打導緻周邊零部件産生變形、精度變差,投入生産後,容易産生不良品;敲打導緻裝置産生裂紋、松動,于是留下了故障隐患、縮短了裝置壽命、加大了維修費用等。

原本是請你來現場維修裝置的,結果是小故障被修成大故障,大故障被折騰癱瘓。我就曾遇到過這樣的維修終結者,原來裝置還有“幾口氣”,可以動彈動彈,結果讓“終結者”上場,整個裝置一絲氣息都沒有了。這樣的維修終結者不是把裝置問題解決了,而是把裝置搞得動都不動了,換言之,把裝置給“解決”了。

總之,一方面,無論在任何崗位我們都提倡做問題的終結者,而不是問題的制造者;另一方面裝置管理部門也應建立相應的“終結者”行為預防措施,以防止小問題擴大。

也有的企業按照如下進行劃分,将事件原因劃分為機器裝備及部件問題、原材料問題、程式錯誤、人員錯誤、設計問題、教育訓練不足、管理問題與外部原因共計8個大類39小項,具體見表2故障原因分類。

表2 故障原因分類

裝置|裝置故障(異常)作業流程課堂_03 故障原因的分類

某企業結合裝置管理實際,從裝置本體、裝置管理、生産操作、環境條件與正常使用下共計5個方面對裝置有形劣化的因素進行了總結。總結如表3某企業裝置有形劣化因素總結。

表3 某企業裝置有形劣化因素總結

裝置|裝置故障(異常)作業流程課堂_03 故障原因的分類
裝置|裝置故障(異常)作業流程課堂_03 故障原因的分類

故障現象的技術性分類

管理是向橫向延伸,技術是向縱深延伸。我認為管理的角度僅僅是讓我們更加明晰故障的處理方向,技術性分類能力是讓我們更加明白如何通過技術手段來攻關這個難題。作為維修技術人員,除了能夠從管理的角度進行原因分析外,還應具備用技術性分類來看待故障現象的能力,表4為某企業故障現象的技術性分類,通過技術性分類,讓我們更深入地認識裝置、研究同一部位或者同一原件異常的原因。

表4 某企業故障現象的技術性分類

裝置|裝置故障(異常)作業流程課堂_03 故障原因的分類

初入裝置維修的新人往往喜歡就故障論故障,他們善于技術性思維,但缺乏管理性思維。我還記得在松下電器工作的時候,我初次使用《保全(維修)通達及記錄書》時候,就是習慣于從技術角度進行區分,比如在描述故障的時候喜歡直奔主題,如1#電機損壞、S5傳感器損壞。事實上是不是單純的一個電機或者一個傳感器故障就是根因了呢?如果真的是一下子就可以排除故障的話,就不用浪費十幾分鐘,甚至更長的時間去排除故障了。換句話說即使真的是直奔問題,将問題解決了,這也無外乎3種原因:一個是瞎貓碰到死耗子,一個就是先前有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另外一個就是部門或者個人進行過技術性分層分析。為此有人就拓展性地對機械裝置的故障後果進行了卡片式總結,如圖4所示。

裝置|裝置故障(異常)作業流程課堂_03 故障原因的分類

圖4 某企業機械裝置的故障與後果總結學習卡

【每日分享一點知識,有益點贊收藏關注】

了解了故障原因分類,将在下一節分享故障處理的思路方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