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從事IT行業的一些思考

        昨天花了一個晚上看了CSDN上的一個文章 ——IT行業打拼7年,現35歲了很迷茫——這是我看過的最長的一個文章之一了(另一個好像是——唉,我都二十八了,找個女朋友咋這麼難呢——看來前途和女朋友确實是IT同行們j最關注的兩個問題了)。一個28,一個35,IT人的兩道坎啊。如何邁過這兩道坎,是現在就得考慮的問題了,要是坎到腳前了,才考慮怎麼邁,已為時晚矣。

       這篇文章先把從這篇文章得出的一些總結和思考放出來和大家一起共勉。

       1、技術

       技術為本。最重要有一點是有自己專有的東西--專利(這個比較困難,呵呵),想要人家的程式必須交錢;必須要有自己的專長, 對某個領域或技術有很深的研究 ,是别人不能代替的。專心做好一件事情,比什麼都好;

       關鍵是在工作中能夠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準,包括軟體設計研發能力的提高和對業務了解能力的提高。如果在一個公司裡面自己不能再學到任何東西了,那就要考慮跳到一個能學到更多東西的地方,即使你現在的職位很高收入很好;

       30多歲就終結技術人員生涯的日子,估計不會太久。就像玩股票一樣,一開始就是瘋狂,理性了,就會好了,堅持。

       2、人脈

       推銷自己:熱心幫别人解決問題、和别人讨論問題。

       3、外語

       精通一門外語。進外企(意味着更長的職業生涯)、外包、移民。。。

       4、出國

       年輕時多賺點,将來混到管理層可以養老足矣了!呵呵,出國幾年先賺好房子首付和車子的錢,到時女朋友自然會有的吧?當然不能僅僅為了錢出國,還要提升各方面的資曆和能力,為回國做好打算。

       5、灰色收入/夜草

      技術足夠牛,就接外包,自己做軟體,做個網站賣,賺美元。

       6、理财

       觀念很重要,一開始不在于多,細水長流。看《富爸爸,窮爸爸》,激發理财意識。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7、創業

       利用兼職機會做項目,然後積累人際關系、積累客戶資源;

       挖掘你身邊的可用資源,比如你身邊的人;

       隻有不賺錢的企業/個人,沒有不賺錢的行業,就看你會不會和敢不敢做了。重要的不是技術,是營銷模式,創意,勇氣;

      35歲處于創業的萌芽期。多關注一下商機,商機無處不在;

      “但我想告訴你我現在的公司老闆是45歲才創業的,才5年左右有了千萬的家産,而且他以前是做技術的。”,看來創業年齡不是絕對的障礙。

       8、技術管理

       在關鍵時刻給上級一些管理方面的建議;

       隻要你能通過資料說明問題,你已經進了一大步了;如果你能用資料來解決問題,那麼你就不在是一個技術員,而是個了不起的管理人員了。通過技術走到管理層的人,他所說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可行性強。這點是最重要的了。

       9、教育訓練、顧問、

       多年的行業工作經驗是資本,需要注重的與人交流和溝通的能力。 

       10、DBA

       DBA似乎是一個可以做得長久且待遇不錯的好方向。

       11、進事業機關、國家機關

       35周歲是那裡的最低門檻。

       12、銷售

        我想主要是IT産品方面的銷售。不過這個對我來說,在“自己能做的”、“自己适合做的”和“自己喜歡做的”這三者之中幾乎不屬于其中任何一個。雖然本人談不上對技術有狂熱之情,但還是比較有興趣的,而且适合本人的性格。

       13、第二戰場

       嘗試開個小店,不一定要親自經營,可以找親戚朋友幫忙看店,帳目方面清楚。這确實是進入職業穩定期需要考慮的問題。

       14、其他

       35歲前,求别人給你工作。35歲後,别人求你給他幹活;

       尋找自己能做的、自己适合做的和自己喜歡做的這三者的最大交叉點;

       盡到一個兒子的責任,盡到一個丈夫的責任,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無愧于心就足夠了,想得太多反而迷茫;

       人生其實就是一個過程,讓這個過程更有意義,才是最重要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