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邱華棟《哈瓦那波浪》:與人群背向而行,走向高山大海的生态寫作

邱華棟《哈瓦那波浪》:與人群背向而行,走向高山大海的生态寫作

邱華東正在參加他的新書《哈瓦那波浪》的釋出會。(攝影:易雅妮)

中國青年報客戶報(易雅尼中清新聞、中慶網記者隻有恒文)在全球化時代,當中國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多角落時,我們應該如何了解人們與世人相遇的複雜經曆;10月16日,《哈瓦那海浪》作者邱華東與作家朱勇、文學評論家張力、漢學家夏海明、卡佳、伊士曼一起,在《山海之地:人與世界的相遇——邱華東關于哈瓦那海浪的新書分享會》中,探讨文學與距離。

邱華棟《哈瓦那波浪》:與人群背向而行,走向高山大海的生态寫作

作為當代著名作家,邱華東先後寫了《夜之應許》、《白晝的氣息》、《正午的自白》等12部小說,32部小說《手中的星光》、《環境劇人》等180多部短篇小說。

北京十月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哈瓦那海浪》是邱華東的新小說集,由《望雲》、《隻有大海不悲傷》、《鳄魚獵人》、《鷹的影子》、《雨中的聖保羅》、《普羅旺斯的日落》、《哈瓦那波浪》、《河馬彌撒斯》和《冰島的盡頭》九部小說組成。

從小說的名字可以看出,這些小說發生在世界各地,唯一不變的,寫的都是中國故事,英雄的一生有大大小小的不足。

關于哈瓦那海浪,作者已經描述了寫這一系列小說的原因,有一次,在與地球一起玩的時候,他突然開始随機選擇地球上的九個地方,展示太平洋、澳洲、中亞、古巴、巴西、俄羅斯、東非、法國、冰島,是以他以這些地方為背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國外寫下了新一代的中國人生活故事。

邱華東分享了他為這部新小說集《與地球同寫作》的創作理念:"一方面,它試圖在當代文學中'講述一個好的中國故事';

作家、紀錄片導演朱勇說:"哈瓦那波浪反映了邱華東創作視野中空間意識的變化。它打破了以往書寫為主的城鄉空間結構,對中國人足迹遍布全球的新形勢敏感,不僅把中國人置于全球空間之下,展現了生命的軌迹,也拓展了人類空間到生物空間。"

"這九部小說是九個中國故事的故事,九個關于中國和亞洲、非洲和整個世界的故事,它們寫的是現代人的九個精神困境。作為一個說話輕聲細語的作家,邱華東試圖通過人們與世界互動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治愈受傷的心靈。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評論家張力認為,《哈瓦那波浪》兼具中國感、世俗感和物質感,邱花東的創作拓展了讀者對世界的了解和感悟。

漢學家夏海明、卡佳和伊斯曼讨論了外國的經驗、地圖、中國人和世界。

面對文學創作中的跨界交流,邱華東認為:"文學是不同民族之間最好的橋梁。正是通過文學,我們的心靈被彼此認可。當山、海、地成為我作品中的背景色時,當人們與世界相遇時,它們将再次治愈我們。"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