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崛起到出海,業内人士談中國動漫發展之道

作者:紅星新聞

2022年,是中國動畫誕生100周年。從萬氏兄弟的1分鐘動畫廣告,到電視動畫年度總時長近8萬分鐘;從手描筆繪、定格拍攝,到電腦繪制、三維渲染……100年來,中國動畫在探索中砥砺前行。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動漫産業總産值突破2200億元,中國動畫使用者從低齡段向全齡段擴張,動畫已成為主流内容品類之一。

近年來,大量内容多元,融合古風、寫實、卡通等風格的國産優質作品出現,讓“國漫崛起”絕不隻是一句簡單的口号。上海電視節上,主題為“中國動漫從全面崛起到百花盛放”的圓桌沙龍引起了不少的關注。

從崛起到出海,業内人士談中國動漫發展之道

本次活動聚焦“國漫崛起”共識下的中國動漫産業化發展,衆多知名制作公司、科技公司及專家學者認為,動畫技術的更新、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入,東方美學正通過國産動畫的二次出發有了多方位的展示。

資料顯示,2017年,能夠完全制作中國動畫的企業不超過30家,但現在中國有超過1000家動畫上下遊企業,超過150家可以制作高品質的動畫。

對于中國動畫行業當下的蓬勃發展,衆多嘉賓都感慨,其實是熱愛和堅持,行業才有現在的成績。

騰訊視訊營運部副總經理崔超回憶,兩周之前,連續更新了五年之久的《鬥羅大陸》迎來了第一季的大結局,在“十城關聯”觀影活動中,他看到使用者從四面八方趕到觀影現場,有的是年屆不惑的企業管理者,有的是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生,“我相信《鬥羅大陸》是他們過去五年中最重要的内容記憶,也是一個歲月印記或青春的标簽。”

從崛起到出海,業内人士談中國動漫發展之道

《鬥羅大陸》是作家唐家三少創作的長篇玄幻小說,動畫版《鬥羅大陸》的成功,讓更多創作者看到了年番的價值。“從一開時隻有一部年番,也是唯一的年番《鬥羅大陸》,到現在有了《鬥破蒼穹》《完美世界》《一念永恒》,形成了日漸豐富的年番矩陣。 ”崔超說。

“我們是2017年4月1日宣布的開始做《鬥羅大陸》,4月1日大家都知道是一個什麼節日,以為是開個玩笑,但是我真的非常開心,堅持了下來。”騰訊燃動宇宙工作室群負責人周望回憶,當時,海外有《變形金剛》,日本有《海賊王》,那中國是不是也需要有這樣更長久陪伴動畫迷的作品,是以團隊開始做《鬥羅大陸》。

從崛起到出海,業内人士談中國動漫發展之道

事實上,年番曾經被認為是很難完成的,在《鬥羅大陸》之前,周更是難以想象的。但有了新技術的全面應用,大家會覺得這已經是一個基本要求了。

“科技其實是拉着創意團隊在向前行進的。”打造了《全職法師》《星辰變》《完美世界》等爆款動畫的福煦影視董事長袁峰說,就剪片子來說,從線性剪輯到非線性剪輯,到模拟變速碼,科技的發展必然帶來行業的變革。

從崛起到出海,業内人士談中國動漫發展之道

“技術使我們變得更快、更有效率。”倍視傳媒(Base Media)創始人兼CEO Chris Bremble說,公司最早制作《星球大戰》中的曼達洛人時,是第一次用全新引擎來做,當時需要進行各種場景的轉換,當時幾乎一半的工作就是調整或者返工。但到第二季的時候,隻有5%的時間在做這項工作,“一個新興技術的誕生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模式,這種工具的存在,确實可以非常好服務于創作者。”

技術帶來革新,但如果沒有好的内容,一切都是空談。

周望就認為,所有的技術和内容都是為故事服務的,好的故事一定是打動自己、打動人心的。“我認為的好的評判标準一定是故事性是否有獨特性,無論是長更也好,短的精品番也好,年播劇集也罷。如果說故事發展上不能足夠吸引人,或者說沒有額外的驚喜點,很難擊穿現在的閱聽人和群體。

從崛起到出海,業内人士談中國動漫發展之道

對此,更三動畫CEO劉波也非常認同,“技術、風格一定是為故事服務的。”他以被譽為“黑馬”的新國風武俠故事《枕刀歌》舉例,在創作前,團隊首先考慮的是如何做一個有中國文化核心的故事,有中國價值觀的故事,再理清楚故事的表達上,在考慮技術上的标準,比如線條怎麼做、構成怎麼做、攝影風格是什麼樣子的。

袁峰也認為,随着技術的疊代,技術手段會越來越多,但動畫的核心目的依舊是呈現好的作品給觀衆。

一個可喜的現象是,近年來大量形式多元、極具風格特色的國産優質動畫的出現甚至“出海”,讓“國漫崛起”絕不隻是一句簡單的口号。

從崛起到出海,業内人士談中國動漫發展之道

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教授馬華認為,中國的動漫要“出海”,首先是珍惜自己的傳統,在此基礎上做好自己的東西,“比如說金庸小說,為什麼可以走向全世界?從金庸的角度來說,他是有國際視野,用全世界的一個表達方式挖掘我們傳統文化的精髓。這套模式,對于中國動畫而言也是需要嘗試的。”

馬華以經典的《黑貓警長》舉例,黑貓警長的形象在當時的上美影體系中顯得非常另類,但它能成為傳承至今的經典,正是因為“這樣一個科幻的穿着黑色警服的貓,看起來很不民族化,但創作者對它足夠了解并相信”。

從崛起到出海,業内人士談中國動漫發展之道

炎央文化CEO、《眷思量》導演趙禹晴認為,國漫出海的表達得是多元化的,在風格化和個性表達上要更加深耕,以中國獨有的表達方式,傳播出獨有的色彩。趙禹晴說,平時她也很喜歡《镖人》和《枕刀歌》這樣風格酷炫硬朗的作品,但她想做的動畫,就是對自己小時候喜歡的美麗夢幻的表達。

是以,她創作的《眷思量》是風格非常個人化、女性化。這部作品播出後,獲得超出預期的好評也讓她感到非常意外,而觀衆的認可與鼓勵讓她堅定了初心,“以前我會着急,人家表現得那麼好,我怎麼辦?現在釋然了,我們的作品原本就是不同的風格表現,百花齊放也好,多一些種類的呈現,也能讓我們的國漫市場更加豐富。”

紅星新聞記者 邱峻峰 編輯 蘇靜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從崛起到出海,業内人士談中國動漫發展之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