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 / 賈可
編輯 / 張楠
設計 / 史玉超
自2016年8月汽車商業評論推出第一季以來,現在已經是第九季了。充滿了歲月的痕迹。記得其他一些媒體也跟進做了這樣的排行榜,但很快的旗幟,而我們又繼續,唯一的變化是,原來以為"衛小麗"形成穩定的市場格局後,這個榜單大概會減少到最多十個玩家。2020年,随着特斯拉股價持續飙升,以及蘋果即将正式進入市場的消息,又一批新玩家将登場,且可能有真正的玩家,市場格局遠未确定。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推出了第9季的新權力清單。
五年來,我們對前三名企業的把握幾乎是100%準确,即蔚來、小鵬、理想,而我們對前五大企業的把握接近90%以上準确率。所謂精度,就是為了比對以後獲得的市場佔有率。那就是哪一個,高合身。評估方面唯一的根本性變化是由兩家公司進行的:魏瑪和Zero Run。魏瑪的評級确實在下降,而零運作評級正在上升。雖然我們從未放棄零運作,但我們從一開始就有點缺乏信心。現在我們的結論是,有希望有一個強大、有遠見的上司人能夠團結上下人民的意願。正是出于這個原因,我們從未放棄過名單上的FF。當然,同一個玩具,恒大在這個可靠的榜單上從未有過理想的位置,這次直接到了最後一位。
這輛造車新勢力所依賴的清單也值得一談的造車新勢力的三個方向。
一個方向由小米汽車代表。因為雷軍在小米産品和生态鍊建設上的成功,因為他近年來在汽車産業鍊上的深度布局,也因為他對新車的了解,我認為小米汽車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正确的時間誕生的。我們直接将其排在第四位,僅次于"Azure",而幾乎在同一時間或更早進入的類似公司則沒有這樣的待遇。
在這個方向上,華為的進車可能意味着一天已經上線,但還不是時候,還處于"臨床"階段。正是出于這個原因,我們也把華為對Celeste的全力支援放在了榜單上。Celeste出生在一輛小康汽車中,從某種意義上說,與出生在北汽新能源的極端狐狸一樣,揚圖出生在東風汽車,但由于它最初在美國有一個獨立的創始人來開展這一事業,是以我們把它放進了"造車的新動力",而不是他自稱的"造車新力"。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該清單沒有将OPPO添加到清單中。根本原因是它沒有官方公告,而我們實際還是有一些期待,畢竟它可以在像林書豪這樣的手機市場強手中,OPPO對使用者的洞察值得尊重。當然,畢竟手機還是有差別于汽車的,這家手機企業在産業鍊上的深耕還遠遠不如雷軍,是以就算其正式宣布打造汽車,我們還是要有所保留。至于其他商家或家電等謠言,我嚴重懷疑。
第二個方向的新驅動力是曾經制造低速電動汽車的集團,這些汽車已經更新到A00級電動汽車,其中最好的是雷丁,朋克和靈寶等汽車品牌。在這個方向上,我們以前關注過它,但是我們并沒有給予太多的關注。不過,2020年五菱宏光MINIEV的首次亮相,給賽道産品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市場機遇。鑒于低速電動汽車在中國華北、中原和山東等地的農村和城鎮的高市場現實,以及國家規範難以真正出台,這些新的汽車制造力量很可能在未來這樣一個利基電動汽車市場産生重大影響。我們絕不能忽視低收入和中等收入人群的廣泛旅行需求。
還有一個方向與低速電動車有關,那就是之前高價值低速電動皮卡做物流大王的終結。所謂末端物流,就是那種快遞兄弟開的三輪車提供服務。開放雲端的物流電動車将是數字化、智能化、革命性的産品。是以,我們取得了突破,将其放在排行榜的頂部。上一次在《Jaco to readers》中提到創始人王超招募了很多小米高管加入,這次在封面文章中我們都有關于這個人和他的生意的特别報道。相信未來也會出現類似的企業。
汽車制造新勢力之是以能夠再次蓬勃發展,與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快速增長密切相關。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從2013年的不到0.1%提高到2021年8月的17.8%,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的滲透率接近20%。毫無疑問,從1%到5%的滲透率會很慢,足夠慢,讓你懷疑路徑是否正确。那麼,從1%到15%的時間要比15%到30%長得多,這讓人半信半疑地走上自己的道路,但從15%到30%會很快,恐怕到2025年不會超過25%。這很簡單,所有這些都與媒體傳播,消費者心理,基礎設施,産品成熟度等有關,它考驗着上司者的洞察力,決心群組織良好的節奏。
與造車的新動力和新能源汽車的咄咄逼人的步伐不同,全球自動駕駛技術的進步似乎并不好。自動駕駛的願景本身也是驅動汽車前進的新勢力的重要驅動力,但也許我們太理想化了,特别想踏入共産主義,導緻業界從一開始就輿論上聲稱這是自動駕駛還是無人駕駛,而不是更真正的智能駕駛,進而誤導了一些消費者, 即使制造商提醒他們,他們不是自動駕駛,他們仍然認為讓汽車自動駕駛并是以飛行是理所當然的。我注意到這對陷入困境的制造商來說非常糟糕。李想提醒業界中國自動駕駛名詞的标準,我甚至想把自動駕駛或無人駕駛稱為國家層面的智能駕駛,而智能駕駛的L4是自動駕駛,L5是無人駕駛。
全世界每年有超過120萬人死于交通事故,這還不包括殘障人士的數量,十年後是數千萬人的生命。漸進式智能駕駛肯定會在未來十年内挽救數千萬人的生命。但是,我們絕不能激進化,以免鬼魂死去。是以現在,有兩名從業人員乘坐無人駕駛汽車,這絕不是無人駕駛汽車,即使他們隻是保安人員。這隻不過是讓外界,尤其是資本市場,覺得Robotax還在進步的一種方式。在某些情況下,這種誤導是一種自然的邪惡。
最後,正如新冠疫情揭示了過度擴張的供應鍊的固有脆弱性以及過度依賴紙質文檔和人工管理造成的低效率一樣,造車業新力量的興衰也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了新車的本質。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遺餘力地堅持這個排行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