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賈可:對新汽車的想象力還是不夠

作者:汽車商業評論
賈可:對新汽車的想象力還是不夠
賈可:對新汽車的想象力還是不夠

作家 / 賈可

編輯 / 張楠

設計 / 趙偉然

小米集團董事長兼CEO雷軍表示,在2021年1月15日至3月30日的75天裡,小米管理層經曆了85次行業考察,與200多位汽車行業資深人士進行了深入交流,四次内部管理層讨論,兩次董事會會議,然後做出了小米進入智能電動汽車市場史上最重要的決定。

賈可:對新汽車的想象力還是不夠

這似乎足夠謹慎,但實際上它似乎在汽車行業百年跌宕起伏的掩護下。時代的英雄,面對新車時代展開,冷漠一直被說不過去。3月30日,在小米2021年春季釋出會上,雷軍宣布出任汽車業務個人CEO,曆時10年投資100億美元,最初投資100億元。

世界是否缺少小米來制造汽車?說不短缺是正确的;為什麼?因為目前的新車賽道,由特斯拉的巨大浪潮驅動,受到蘋果汽車制造的啟發,一直有點擁擠。各種力量——建房、家電,以及做網際網路、做共享出行,紛紛湧入。是以,小米制造汽車也就不足為奇了。

有人說這是一團糟;我不這麼認為,因為在邁向新車的過程中,我們都在摸索,一輛真正的新車如何,一百場争論,一百場比賽,最終的赢家,弱者被淘汰,完全合乎邏輯。

賈可:對新汽車的想象力還是不夠

如果這條賽道上跑者不多,隻能說明汽車市場的格局已經确定,未來的想象空間有限。但是,顯然,新車的格局才剛剛開始,沒有人能說哪家公司能夠成功,盡管我也知道,這些絕大多數都将成為未來炮灰。在這個競争激烈的新賽道上,國家定點是沒有出路的。

在上一期《嘉可緻讀者》一文《2030年中國汽車市場格局》中,我指出,屆時,中國品牌将占據絕對地位,約占70%的份額,再有30%是國外品牌。在70%的中國品牌中,40%現在和即将成為制造汽車的新力量,30%由中國傳統汽車公司持有。特斯拉将占30%外國品牌的一半。

雖然這樣的預測肯定不是絕對的,但在很大程度上,它們隻揭示了一個方向,這是無可争辯的;同時,中國新造車力量的土壤肥沃,甚至比美國更肥沃;最後,傳統車企巨頭在這方面還不是很清楚,對于新車來說,基本都局限于對功率轉換到電動化的認識,然後進行自動駕駛更新,其餘相對較少的了解,認為大螢幕是方向。

這說明了我文章的重點,新車有什麼樣的想象空間?小米将制造什麼樣的汽車?特斯拉将如何發展?或者蘋果想制造什麼車?

賈可:對新汽車的想象力還是不夠

許多人猜測蘋果将根據其申請的專利制造什麼汽車。例如,"可調玻璃",窗玻璃可以變成鏡子,變成遮陽闆,甚至變成"窗簾";甚至在駕駛員面前也可以看到附近車輛的資料;比如"現實生活中的VR抗病浪潮",在車裡戴着特殊的VR眼鏡,可以像在沙發上看書一樣。

如果僅此而已,那麼這樣的新車隻能說在"數量"上有一些變化,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新車卻沒有"品質"的變化。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于2017年4月在《汽車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對汽車有了新的定義,即"汽車正在從汽車向大型移動智能終端、儲能單元和數字空間轉移"。現在的新車離這裡還很遠,或者如果傳統車企改變主意,想迎頭趕上,那就容易了。

那麼,未來的新車究竟會是什麼樣子呢?

我有一個簡短的想法。從使用者體驗開始,未來的新車可能要分為兩類:共享出行車和作為私人空間的汽車。面對共享出行車,能取得哪些突破?多年前,倫敦的Black Rentals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去年的滴水定制車并沒有看到太多的創新;面對汽車作為私人空間,它必須具有兩個獨特的功能:移動和非移動。

賈可:對新汽車的想象力還是不夠

面對移動的場景,如果乘客是無人駕駛的,他們能做些什麼?沒有無人駕駛狀态的乘客可以做什麼?面對非移動場景,究竟是一個存儲單元,一個簡單的數字空間,還是可以與環境、建築、家居、辦公空間相結合,讓人們意識到,它真的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第三空間?例如,一個新的辦公室,一個高檔的視聽空間,等等,簡而言之,這是一個你不能離開的地方,有很多可玩性嗎?

如果是這樣,它不僅對自動駕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對汽車的造型或智能駕駛艙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要求;如果還不夠大,目前的汽車行業變革可能隻是自動駕駛和動力總成的突破,這意味着後來者想要做得更好的機會并不那麼大。

我在這裡的問題是關于汽車結局的。我願意相信,作為一台四輪電腦,新車有更多的可能,這也是為什麼我歡迎更多的新勢力來遊戲,他們想要赢,一定會給新車更多的想象。

這個話題,我司将設計為2021年6月在合肥舉辦的第13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主題。隻有無休止的讨論,隻有前進和成功的實踐,才能擁有世界上最好的想法。我歡迎您加入關于這輛車結局的大讨論,這将使創造一個有趣的汽車未來新世界成為可能。

附:2021第十三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議程

賈可:對新汽車的想象力還是不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