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裡“壓艙石”蔡崇信

作者:36氪

文 | 曉曦

6月20日,阿裡巴巴宣布蔡崇信将從9月10日起接替張勇,出任阿裡巴巴控股集團董事會主席。這一調整來得有點突然,但并不意外。

今年3月28日,阿裡巴巴董事會主席張勇釋出全員信,宣布啟動“1+6+n”改革,成立雲智能集團,由他本人兼任CEO。5月18日,張勇又兼任雲智能集團董事長。至此,張勇一人身兼四職:阿裡巴巴控股集團董事會主席、CEO,阿裡雲智能集團董事長、CEO,無論是個人精力,還是雲智能集團分拆後的合規要求,都決定了這種狀況不可能長久。

當時業界就有猜測,張勇可能要卸任在阿裡集團的職務,現在,這個猜測得到了驗證。張勇将all in雲智能集團,他在阿裡集團的董事會主席職務和CEO職務,将分别由蔡崇信和吳泳銘接手。

阿裡“壓艙石”蔡崇信

6月20日,張勇(中)與蔡崇信(右)、吳泳銘(左)正式啟動交接。

蔡崇信為人低調,早年了解他的人并不多,直到2018、2019年,他個人大手筆收購NBA籃網隊,很多體育迷從此知道了他。蔡崇信上一次被大衆媒體報道,是2021年接受美國記者的采訪,面對種種刁鑽提問,他不卑不亢、有理有據地作答,被網友形容為“1/2的鎮定,1/3的邏輯,1/4的說故事的能力”。

蔡崇信經曆傳奇,阿裡官方對他的評價很高:“蔡崇信在阿裡巴巴誕生、發展曆程中始終發揮着重要作用。從1999年公司成立到2013年,他擔任集團CFO;2014年帶領公司在紐約上市,之後負責戰略投資工作。他的全球化經驗和對宏觀環境的洞察,對于阿裡巴巴進一步推進國際化是有力的支撐。他對阿裡巴巴發展曆程的充分了解,對戰略方向的把握,以及對文化的傳承,将會在未來幫助阿裡集團持續發展。”

多位阿裡巴巴内部人士回報,官方評價符合實際情況,是客觀公允的,蔡崇信在阿裡發展史上發揮了“壓艙石”的作用。“阿裡‘1+6+n’改革後,控股集團有了新的定位,蔡崇信的能力和資曆決定了他是這個位子最合适的接任者。”一位阿裡管理者表示。

01. 蔡崇信的關鍵事件

綜合各方資訊,梳理圍繞蔡崇信的關鍵事件,可以總結出三個關鍵詞:有膽識,有情懷,上司力。

有膽識:放棄580萬年薪,加入阿裡拿500元月薪。

蔡崇信早在1999年就加入了阿裡,這在當時是個常人無法了解的瘋狂決定。

蔡崇信祖籍浙江湖州,生在台灣,求學美國,耶魯大學法學博士。1995年,31歲的他把家搬到香港,出任瑞典AB投資集團亞洲部副總裁,年薪70萬美元,根據當時的匯率,約合人民币580萬元。

蔡崇信的工作是投資,作為一名投資人,最大的笃定是“肉身入股”。蔡崇信曾在接受媒體人孫燕君采訪時回憶,他第一次見到馬雲是1999年5月,在杭州湖畔花園馬雲家裡。當時馬雲已經組建了一個16人的團隊啟動創業,蔡崇信以投資經理的身份過去考察。

兩人徹夜長談,蔡崇信被馬雲折服。一個月後,在馬雲并沒有邀請他的情況下,蔡崇信毛遂自薦,提出要辭職跟着他們一起幹。馬雲大吃一驚,說他那裡隻能開500元人民币/月的工資,勸蔡崇信别沖動,再考慮考慮。

蔡妻吳明華當時在香港一家公司任副總裁,在蔡崇信說出辭職跳槽的想法後,她覺得老公“瘋了”。但吳明華沒有斷然反對,她跟着去了趟杭州,面聊後也覺得馬雲靠譜,最終支援了老公的決定。就這樣,蔡崇信放棄580萬的年薪,于當年10月1日正式加入阿裡,成為創始CFO,月薪:500元。

蔡崇信事後很謙虛地說,他作出這個瘋狂的決定全憑感覺,沒有理智依據。他認為馬雲有思想、團隊有激情,值得冒險。事實上,在此後阿裡發展的各個階段,蔡崇信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團隊取得巨大成功後,他“大神”級的跳槽故事成為傳奇。

有情懷:公益捐贈項目衆多,重金支援中國女足和家鄉湖州發展。

在接任阿裡巴巴董事會主席後,蔡崇信可能會更多進入公衆視野。在此之前,身為董事會執行副主席的他為人低調,每年僅有的幾次公開露面基本都是參加公益活動。

2018年8月,蔡崇信捐贈成立“蔡崇信公益基金會”,基金會官網顯示,其主要緻力于捐贈教育、體育項目,傳播“體教融合”理念,激勵年輕一代追求身體健康和全面發展,通過體育塑造上司力和健全品格。蔡崇信把他的管理經驗注入基金會,帶來了較好的營運效果,2021年基金會獲評5A級社會組織。

營運近5年,蔡崇信公益基金會發起、參與了超過11個公益項目,比如:2019年7月,向中國足協捐贈1億元,用于中國女足支援計劃。再比如,成立蔡崇信籃球獎學金,資助中國籃球的好苗子赴美留學,截至目前已經資助了15人。

蔡崇信的老家是湖州市南浔區雙林鎮,他對家鄉感情深厚,出手大方。“湖州統戰”官号在2022年8月的一篇文章中透露,截至當時,蔡崇信已累計為家鄉捐贈6700多萬元,包括:捐建蔡崇信體育館、雙林鎮青少年文化教育基地,設立蔡崇信獎學金等項目等。

上司力:給阿裡雪中送炭,帶隊創造紐交所史上最大IPO。

蔡崇信24年前的加入,彌補了草根團隊在财務、法務專業能力上的缺失,不僅讓阿裡平穩起步,而且從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具備現代公司治理結構,以及全球化的發展格局。

蔡崇信剛加入時,馬雲團隊甚至還沒來得及注冊公司,大家東拼西湊的50萬元創業資金也已經吃緊。蔡崇信給大家講解什麼是股份,什麼是股東權益,引進投資後股權怎麼稀釋,大家簽字畫押後正式成立了公司。

在蔡崇信的撮合下,1999年10月,阿裡巴巴引入第一輪500萬美元風投,投資方包括他的老東家瑞典AB投資集團。這筆錢雪中送炭,拉開了他們傳奇創業故事的序幕。

從1999年到2013年,蔡崇信在阿裡擔任了14年的CFO,并在2013年後轉任董事會執行副主席。他通過管好錢袋子,確定阿裡渡過了網際網路寒冬等曆次磨難,并在淘寶、支付寶、阿裡雲等新業務的不斷孵化中迅速壯大。阿裡巴巴2007年在港交所上市,2014年在紐交所上市——創下紐交所史上最大IPO,兩次帶隊的都是蔡崇信。

02. 接替張勇的為什麼是蔡崇信?

站在阿裡巴巴集團董事會的視角,蔡崇信可能是張勇最合适的接替者。“1+6+n”改革後,阿裡巴巴集團轉型為控股集團,職能發生重要轉變,不再直接管理旗下業務部門的日常營運。根據阿裡官方通稿表述,控股集團以後主要幹三件事:一是支撐協調各業務集團發展,二是成為新技術的發現者和推動者,三是成為創新業務孵化的大學營。

阿裡旗下的“6+n”業務賽道複雜、發展階段不一,互相之間還有協同合作關系,控股集團的決策者必須全面、充分了解才能開展工作。蔡崇信長期擔任董事會副主席、阿裡投資委員會成員,無論是内部孵化的業務,還是外部收購的業務,他對所有業務的前世今生、來龍去脈都了如指掌。

上個月,蔡崇信出任菜鳥集團董事長和淘天集團董事,現在又将擔任阿裡巴巴控股集團董事會主席,兩件事在邏輯上是貫通的。阿裡是菜鳥的控股大股東,菜鳥目前正在籌劃IPO。淘天集團則由阿裡全資所有,是阿裡利潤的主要來源,擔任董事有助于他更全面地了解淘天的業務。

阿裡“壓艙石”蔡崇信

未來與蔡崇信搭班子的是CEO吳泳銘。蔡崇信的全球化視野+投資能力,和吳泳銘的技術洞察+投資能力,将成為阿裡發現和推動新技術、孵化創新業務的關鍵。

公開資料顯示,吳泳銘上個月出任淘天集團董事長,并在阿裡巴巴國際數字商業集團和阿裡巴巴本地生活集團擔任董事,這三個職務跟他控股集團CEO的最新任職也呼應上了。

吳泳銘是阿裡巴巴的創始員工,曾先後在阿裡巴巴B2B、支付寶和淘寶擔任CTO,并領銜了手機淘寶的開發。吳泳銘還兼具投資和商業化能力,這在CTO中比較少見。他不僅是阿裡媽媽這個阿裡現金牛業務的創始總經理,還曾主導UC、高德的投資并購。2015年,吳泳銘創辦元璟資本,投資領域覆寫硬核科技、工業智造、産業數智化、醫療科技、跨境出海等,參投了理想汽車等明星項目。

基于控股集團的新定位,未來阿裡巴巴的價值能否提升,可能取決于四方面:一是淘寶天貓能否繼續增長;二是全球化的賽道能否快速拓寬;三是菜鳥、盒馬、LAZADA等業務能否獨立上市;四是能否卡位新技術、新賽道,孵化出下一個天貓、支付寶、阿裡雲。應該說,蔡崇信和吳泳銘的能力模型加在一起,能夠很好迎接這四方面的挑戰,對外投資和全球化是可能的新亮點,也将成為外界的關注焦點。

阿裡“壓艙石”蔡崇信

文章圖檔來源:阿裡巴巴官方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