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不懂到會用,PID從理論到實踐~筆記

從不懂到會用!PID從理論到實踐~_哔哩哔哩_bilibili

PID的适用性 一階/二階的線性系統

從不懂到會用,PID從理論到實踐~筆記

前饋系統隻是對幹擾做一個補償

從不懂到會用,PID從理論到實踐~筆記

單閉環系統

從不懂到會用,PID從理論到實踐~筆記

 雙閉環控制系統

從不懂到會用,PID從理論到實踐~筆記

一個是還沒發生幹擾但我知道你會幹擾進行反應,一個是看到你對我幹擾後并發生後才進行反應

從不懂到會用,PID從理論到實踐~筆記
從不懂到會用,PID從理論到實踐~筆記
從不懂到會用,PID從理論到實踐~筆記
從不懂到會用,PID從理論到實踐~筆記

 單P的控制會存在穩态誤差

穩态誤差一般用i項來彌補

從不懂到會用,PID從理論到實踐~筆記

當到達目标值後,由于ERROR為0,而P項為某比例乘以ERROR,是以P項的輸出結果為0,失去作用;

但對于I項積分來說,誤差為0後,它隻是停止了誤差的積累,仍然儲存了在達到目标值之前誤差的累計值,是以,I項可以在系統達到穩定和仍然給系統提供一個輸出,以保證系統保持在穩定狀态。如提供一個與重力等大反向的力,讓飛行器停在空中。

當PI單獨作用時,很容易出現超界的現象,因為一開始的誤差特别大,P乘以誤差的值很大,而初始誤差很大導緻初始階段的積分累計誤差也很大,PI的合并作用導緻系統的輸出過大,可能會從0上升到150,然後再震蕩回100,但實際中超界并不是我們所期望的現象,是以要映入D微分項。

從不懂到會用,PID從理論到實踐~筆記

 微分項:Kd乘以誤差的變化率,

僅當PI項存在時,誤差曲線見下圖;當引入D項後,初始階段的微分項對誤差的消除起負貢獻,是以提升了穩定性  

從不懂到會用,PID從理論到實踐~筆記

調參思路:

1.系統應盡量避免超調,是以先給小的Kp,再逐漸給大,讓穩态誤差為一個相對小的值;

2.Ki先給小,再提高,使滿足對系統響應時間的要求    (大部分實際中隻用P和I,當震蕩明顯時才用D)

3.再給Kd,消除超調,Kd太大會嚴重影響系統的調節時間

其他注意事項:

1.積分限幅

舉例:無人機要從地面上升停在空中100m的高度,但在空中存在一個外界幹擾(人為的把無人機按住了,一直保持在地面),此時誤差保持為一個恒定值,PD*ERROR輸出為恒定值,但積分項随時間會不斷地線性增大,一段時間後,當外界幹擾去除時,無人機會以一個巨大的速度上升,導緻控制紊亂,是以建議限制積分項的最大值。

從不懂到會用,PID從理論到實踐~筆記

 2.積分分離

給積分項I一個門檻值,隻有當ERROR小于某一個值時,才讓積分項起作用,避免積分項的累計過快,引起系統的超調

從不懂到會用,PID從理論到實踐~筆記

 3.積分先行

設定PI項的輸入為    期望值-輸出值

而D項的輸入為  輸出值

這樣可以消除當期望值産生突變時,對積分項的影響

從不懂到會用,PID從理論到實踐~筆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