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資訊流到資金流和物流——阿裡巴巴走的是怎樣的一條路?

作者:我是達人棒棒哒

據最新消息,阿裡巴巴已向香港聯交所送出申請,要求其子公司B2B單獨上市。阿裡巴巴的上市預計将籌集78億港元。一些分析師估計,僅阿裡巴巴集團的B2B業務的市值就将達到40億至50億美元。如果阿裡巴巴上市,它有望成為市值最大的中國網際網路B2B。

據阿裡巴巴子公司總經理盧兆喜介紹,早在今年,阿裡巴巴就完成了規模最大的結構調整,其五大虎,即阿裡巴巴、支付寶、阿裡軟體、雅虎中國、淘寶都将獨立營運,從原來的子公司到分公司。盧先生表示,這是為了突出子公司之間的協同效應,并促進其資源的整合。

子公司尋求互補資源

在阿裡巴巴的"達摩五指"中,最容易看到的是阿裡巴巴,這是傳聞中的上市主題。盡管阿裡巴巴還不是一家透明的上市公司,但基于其清晰的商業模式,業界仍能更準确地計算出阿裡巴巴的近似營業收入,稱其2006年營收應該在15億到20億元左右,超過倒數九家B2B營業額的總和。阿裡巴巴集團執行副總裁兼阿裡巴巴B2B總裁魏哲透露,阿裡巴巴的毛利率也應該高于行業利潤率平均水準。

自阿裡巴巴成立以來,海外行業一直将其譽為第五大網際網路模式,與谷歌(搜尋),eBay(C2C),Amzon(B2C)和雅虎(門戶)并駕齊驅,而在中國的網際網路行業,人們普遍認為阿裡巴巴B2B可以說是第一家原創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最早一代模仿雅虎的中國門戶網站!這些公司在納斯達克擁有可觀的美元,而阿裡巴巴的B2B在中國特色的環境中獨立于許多中小企業發展。

分析師Lu Bowang對B2B在中國業務的可行性非常樂觀。"當馬雲提出這種模式時,其他國家都在這樣做,但阿裡巴巴是世界上第一個電子商務模式,B2B業務在中國是最可行的。因為美國經濟主要由大企業驅動,而中國的經濟增長依賴于中小企業。"

在年初的年會上,魏先生表達了對阿裡巴巴未來的信心。"我們将繼續支援兄弟公司的發展,不僅在資本方面,而且在業務層面的資源方面,"他說。魏哲的聲明揭示了阿裡巴巴作為集團公司不可分割的自然整合。

阿裡巴巴旗下的"達摩五指"有五個關鍵工具,即誠信記錄的管理數量、中國最大的電子市場、領先的搜尋引擎服務、線上支付服務、軟體托管服務。

其五虎資源的整合将使阿裡巴巴使用者能夠找到可靠的企業合作夥伴和消費者,與這些合作夥伴一起完成交易,管理自己的業務,擷取資訊流,資金,物流服務。通過多種服務,最大限度地發揮網絡的積極回報效果。

推進國際化戰略

"我們并不是說阿裡巴巴讓中國商人很難做生意,這并不是說阿裡巴巴實際上使用阿裡巴巴,隻要中國商人可以使用它,我們希望世界各地的商人都能使用阿裡巴巴。

在魏哲眼中,連續七年被世界知名雜志《福布斯》評為最佳商業網站阿裡巴巴,并沒有完全從大陸成長起來。"阿裡巴巴從一開始就緻力于投資者的國際化、管理的國際化和業務的國際化。事實上,阿裡巴巴現在超過一半的收入來自國際貿易。

此前,阿裡巴巴的銷售、網站、營運等職能分為不同的産品,如阿裡巴巴的主要産品"中國供應商"、"誠信通行證"、到一個銷售部門做、兩個産品服務、客戶教育訓練由客戶服務和阿裡學院做。 銷售、客服、網站全部投入,形成了國内貿易事業部、國際貿易事業部。在兩大産品的基礎上,還獨立了國際業務發展部、創新部、員工部、業務發展部和推廣部等獨立部門。

7月18日,阿裡巴巴與漢諾威展覽(上海)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向阿裡巴巴的1000萬買家和賣家推廣CeBIT Asia。在此之前不久,阿裡巴巴與中國香港建發和美亞保險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這些巨頭在國際貿易行業的各個方面,都将為阿裡巴巴不同品類公司的使用者提供深入的服務。

這些舉措意味着阿裡巴巴在為客戶提供服務方面正變得更加國際化。除了與多家線下公司合作外,阿裡巴巴還在海外擴充了其優勢的各個方面。香港曾是阿裡巴巴的金融中心,于4月和5月轉型為國際全球管理營運中心。阿裡巴巴開始在香港銷售其黃金供應商産品,并設立了客戶服務中心,數百家公司增加了對客戶的搜尋。

日本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在阿裡巴巴的業務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超過30%的客戶從事日本貿易,日本的中小企業不習慣英文交易平台網站,阿裡巴巴在中日之間打造了一個新的以日語為基礎的貿易平台。

從供應鍊到生态系統

微哲接手阿裡巴巴,以超過50%的市場佔有率處于寡頭壟斷地位,并憑借每年翻倍的盈利增長和雄厚的資本實力,完全有能力争奪國際市場的重擔,同時,超大流量和強大的客戶群形成了"馬修效應", 而對于魏喆來說,最直接的任務無疑是把握未來的平台趨勢,探索未來B2B深度和融合發展問題。

這一切都取決于魏哲的一個判斷,阿裡巴巴在B2B行業的份額很大,但商業電子商務的整體水準很低。這意味着,擺在大家面前的東西,依然是巨大的寶藏,他必須加快發展。

魏哲對電子商務有這樣一段話:"自從電子商務以來,世界是平淡的,而帶來的諸多效應已經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充分的證明,大企業不再享有資訊壟斷、管道壟斷的優勢,在全球資訊對稱、機會均等的基礎上,中小企業無疑将擁有更多的機遇和發展動力, 依靠自身的移動性和靈活性優勢,獲得更大的增長空間。

阿裡巴巴成立五年後,阿裡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馬雲提議将阿裡巴巴從"在阿裡巴巴見面"改為"在阿裡巴巴工作",最後改為"在阿裡巴巴生活"。微哲将其分為兩個階段,在電子商務1.0階段,買賣雙方進行貿易資訊交流,充分集結了目前阿裡巴巴的業務子產品,優化整合各種資源,實作高效貿易營運,在全球買家和國内賣家打造和諧的生态系統。同時,它展現了鮮明的中國特色,對買家的擴張和服務是關鍵要素。魏哲認為,阿裡巴巴在很多方面已經超越了這個階段。

阿裡巴巴正在走從資訊流到資金流和物流的道路,從線上交易市場到線上服務平台,從營銷和銷售到内部管理,從中國制造到全球制造,從出口到進口。Wei說,這是從供應鍊到生态系統向前邁出的一步。

從資訊流到資金流和物流——阿裡巴巴走的是怎樣的一條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