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裡赴美上市為中國創業青年帶來什麼

作者:中青線上

阿裡巴巴在美國上市的消息繼續刷屏,成為中國和世界各地最受關注的新聞之一。

這家中國出生的網際網路公司于當地時間9月19日上午9:30.m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曆史上最大的IPO,最高融資額為250.2億美元。馬雲本人在紐約證券交易所被稱為"中國時刻",作為創始人,他享有阿裡巴巴149億美元的市值,持有8.9%的股份,是中國新任首富,總淨資産為218億美元,他和他的投資者和員工經常受到祝賀。

狂歡節兩天後,真正的問題是:阿裡從美國上市中受益的中國人比馬雲、投資者和員工還多多少?

事實上,阿裡的上市為許多中國人,尤其是年輕創業者提供了新的精神力量。

在紐約上市當天,馬雲讓許多人感到驚訝,他讓阿裡巴巴生态系統的八名參與者上台。這8個人都有從奧運冠軍到淘寶老闆的劉立石,還有帶着蜂農的老蜂農淘寶富海歸女師傅,還有北京的快遞員,還有兼職淘寶雲客服的四大學生......

奇虎360董事長周紅軒公開表示,中國網際網路上這麼多公司到美國上市,無論是納斯達克還是紐約證券交易所,都非常興奮,CEO帶着團隊或家人朋友在台上敲鐘,隻有馬雲安排了8位普通人上台,真的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難忘,估計美國公司上市沒人這樣做過, 這就是"思考"。

據說,這個想法提出後,得到了阿裡所有合作夥伴的一緻同意。當這個想法成真時,它激勵了許多準備創業或正在創業的年輕人。

這兩天,一些媒體沿着這樣的思路,不僅報道了阿裡上市,還推出了普通人的創業故事。人們還記得馬雲和他的小夥伴們穿的T恤:"夢想一定在那裡"和"如果成真怎麼辦"。

"穿着這樣一件草根T恤站在舞台上,是多麼美麗。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經濟學教授劉穎至今仍回憶着那一幕。在她看來,阿裡在美國上市不僅是一個大企業新聞,更是全國和人民應該高興的事情,"這重新整理了過去中國企業的觀念,鼓勵了一批人進入新領域,如小額信貸、大資料創新、創業。

或許正如馬雲兩天廣為流傳的名言,阿裡上市是"小企業的成功,是中國經濟的成功,是網際網路的成功,是一群小客戶的成功";

"如果我們所有人都成功了,那麼中國80%的年輕人就有機會成功";我們正在為明天而戰,與世界各地同齡人競争。"

中國消費者用自己的消費創造了阿裡巴巴的商業奇迹。但是,當代表阿裡的年輕人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敲響開門鐘時,人們想知道為什麼該公司沒有在中國上市,讓更多的中國人分享其增長和收益。

鄭王咨詢有限公司創始人陸博旺認為,這與中國的上市制度有關,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陸博旺表示,中國的上市制度還沒有完全以市場為導向,審批流程和程式對于每個企業來說,都等于"摘一層皮"。在美國,如果公司的系統和業務明确,他們可以在三個月内上市,但在中國通常需要三到四年的時間,有些公司根本等不起。對于快速發展的網際網路公司來說,機會更容易被錯過。

"中國的上市規則違反了上市的初衷。陸博旺表示,不僅中國,世界銀行貸款将向大資本傾斜,創業融資難度大,導緻一家企業在早期最需要資金,但很難拿到錢,通過上市的原始銀行承擔的風險被分擔到成千上萬的投資者手中, 但現在很多限制,比如公司的成立年份、利潤規模、标準等,都阻礙了這些企業的發展。

為什麼中國股市無法留住阿裡巴巴?這個問題也向馬雲提出。

"15年前我們沒有想過要去美國,一兩年前我們也沒有想過。馬雲表示,他相信很快就會有好的公司在中國上市,中國的資本市場将對外開放。"我相信,未來10年,中國社會将發生巨大變化,資本市場将更加透明和開放,給人們更多共同參與的機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