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 “.手機”域名再次摘得GDS年度受歡迎中文域名

作者:騰訊新聞網

6月15日,由華為、火山引擎、百度智能雲、商務中國等機關聯合主辦的GDS·2023數字産業大會在無錫召開。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數字經濟領域的領軍企業、企業領袖、業界專家等約2000名代表,圍繞域名、雲計算、AI應用、數字營銷、跨境電商等熱門話題展開深入交流與探讨。

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 “.手機”域名再次摘得GDS年度受歡迎中文域名

目前,大陸數字經濟正蓬勃發展,2022年大陸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億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占國内生産總值比重提升至41.5%。數字經濟具有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寫性,不僅是新的經濟增長點,更是改造提升傳統産業的支點,可以成為建構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而以域名等為代表的數字新基建,在協同推進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賦能傳統産業轉型更新、培育新産業新業态新模式等方面,底座支撐作用日益凸顯。

在域名分會場,來自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ICANN(網際網路名稱與數字位址配置設定機構)、CNNIC(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域名注冊管理機構、域名注冊服務機構、域名交易平台等域名相關行業的上司嘉賓,從全球域名的發展現狀及趨勢、國家政策指引扶持下域名行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域名交易領域多元化發展、New gTLDs的發展情況與新思考、資料資産安全與應用等次元進行剖析碰撞,探讨在數字經濟大背景下,域名如何更好地發揮網際網路基礎資源的作用,為數字經濟發展築牢根基,助力推動網絡強國建設及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

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 “.手機”域名再次摘得GDS年度受歡迎中文域名

國家高度重視中文域名的應用普及。工信部《網際網路域名管理辦法》指出,推動中文域名和國家頂級域名發展和應用,促進中國網際網路健康發展;國務院辦公廳《政府網站發展指引》要求,政府網站要使用以.gov.cn為字尾的英文域名和符合要求的中文域名,不得使用其他字尾的英文域名;工信部《“十四五”資訊通信行業發展規劃》強調,完善中文域名應用環境,進一步推動中文域名推廣應用。

據大會公布的資料顯示,截止2022年底,中國域名保有量為3639萬,全球排名第二,在全球97個IDN(多語種)新gTLD(通用頂級域名)中,中文gTLD數量為57個;中文域名在全球IDN gTLD域名保有量中占比達到85.9%,繼續領跑全球多語種域名。

作為曆屆大會備受矚目的環節之一,組委會公布了“GDS2023年度受歡迎中文域名”名單,“.手機”等中文域名榮獲此項殊榮。據悉,中文域名作為網際網路域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符合中國人語言習慣,能有效降低中文使用者上網門檻;中文域名具有豐富的文化内涵,推動中文域名在網絡上的暢通使用,對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具有深遠意義。

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 “.手機”域名再次摘得GDS年度受歡迎中文域名

兩度榮獲“GDS年度受歡迎中文域名”的“.手機”域名注冊管理機構,代表中文域名發表了“基于‘.手機’域名的數字辨別應用”的主題演講。其市場負責人表示,品牌是企業競争力的綜合展現,品牌的數字化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一環,而域名作為品牌在網絡上的數字辨別和流量入口,屬于企業重要的戰略資産;“.手機”等中文域名,能與品牌名保持一緻,在資料激增的數字時代,中文使用者更容易通過中文域名快速識别、持久記住品牌,且降低上網搜尋門檻;針對數字時代,企業的微信、微網誌、抖音等移動應用日益增多,且名稱不盡相同,缺乏統一高效的宣傳路徑,“.手機”域名對應用模式進行創新,在浏覽器通路企業的“.手機”域名,即可直達彙集了各種移動應用的導航頁,進而一觸即達移動應用,通過這種簡單易記的數字辨別,去提升品牌推廣的效率效果。

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 “.手機”域名再次摘得GDS年度受歡迎中文域名

目前數字化轉型已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産業長遠發展的“必修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不僅需要數字技術向“高精尖”發展,也需更務實下沉,惠及作為社會經濟“毛細血管”的中小微企業。針對企業線上推廣面臨的曝光度、信任度、推廣效率低但推廣費用高的轉型難題,“.手機”域名融合中國信通院企信碼數字新基建、百度搜尋展示權益打造了數字化營銷産品——百度企信直達号,在百度浏覽器搜尋與品牌名相關的特定關鍵詞,企業的官方應用、主體資訊、認證辨別等将以“名片”的形式在搜尋結果優先展示,助力中小企業線上化、數字化轉型更新,為企業高品質發展提供新動能。

中共中央、國務院今年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指出,要夯實數字中國建設基礎,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網際網路是承載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而域名更是基礎中的基礎。加快推進中文域名的應用普及,不僅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底座支撐,也是掌握網絡話語權、實作網絡強國戰略、彰顯文化自信的有效抓手,将在縮小全球數字鴻溝提升網絡包容性和多樣性、建構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程序中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力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