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Meta Platforms:人工智能領域的上司者

作者:CMU123

Meta Platforms(原Facebook)是一家總部位于美國加州的跨國科技巨頭,旗下擁有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等多款産品和服務。Meta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之一,也是美國十大上市公司之一。Meta在人工智能(AI)領域有着深遠的影響力和創新力,其開源政策、人才引進、全球創新和規模效益使其在AI領域處于領先地位。AI對Meta的使用者體驗和收入增長有着積極的作用,這從其2023年第一季度的财報中可以看出。Meta的财務狀況也顯示了其業務模式的韌性,盡管面臨挑戰,但仍能保持穩定的收入增長和股東價值。

Meta Platforms:人工智能領域的上司者

Meta的AI之旅

Meta從2013年開始進入AI領域,由Yann LeCun上司其AI研究實驗室。從那時起,它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其中一個重要的貢獻是開發了PyTorch,一種領先的AI程式設計語言。

PyTorch對AI行業的影響是深刻的。它因為其靈活和直覺的設計而受到全球AI研究人員和開發者的廣泛采用,它加速了AI模型開發過程,促進了AI的創新和進步。

為了支援社群發展,Meta還公開分享了30多個AI模型和架構,包括最近開發的大型語言模型(LLaMA)和計算機視覺模型。這種開源政策使得先進的AI工具能夠普惠大衆,推動了整個AI社群的進步。

Meta Platforms:人工智能領域的上司者

AI已經成為Meta内部變革的力量,将使用者體驗從以社交圖譜為導向轉變為以智能推薦引擎為主導。此外,我們認識到Meta不斷增長的AI驅動廣告工具的潛力。這些工具有望抵消蘋果公司(Apple)應用程式跟蹤透明度(ATT)政策的影響,并促進收入增長複蘇。

Yann LeCun作為基礎AI研究實驗室的負責人,更多地關注Meta的AI項目的學術方面。與此同時,在産品方面,我們看到Ahmad Al-Dahle帶頭前進。Al-Dahle是蘋果公司(Apple)的資深員工,向産品總監Chris Cox彙報,後者于2020年重返公司,并直接向首席執行官Mark Zuckerberg彙報。

Meta在開源AI方面的立場

在我們的分析中,Meta對開源社群的持續奉獻明顯地将其定位為該領域的上司者。該公司将其AI模型開源不僅展示了其對透明度的承諾,而且通過允許研究人員和開發者使用、改進和基于其工作進行創新,加速了整個AI社群的發展。

最近釋出的LLaMA LLM模型和突破性的視覺模型,如Segment Anything、DINOv2和Animated Drawings,都證明了Meta促進社群發展的動力。這些模型不僅拓展了AI的可能性,而且将它們公開給公衆,激發了創新,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突破,惠及整個科技生态系統。

Meta的開源政策與其他科技巨頭,如Alphabet(Google)、Microsoft(MSFT)和Amazon(AMZN)有明顯的不同。Meta沒有将其軟體基礎設施私有化,而是通過其開源工具建立行業标準。從本質上講,Meta正在培育一個共享進步的生态系統,其中每個人都受益——與其他公司更為封閉、競争的政策形成鮮明對比。

這種政策最顯著的例子之一是開發和開源PyTorch,它現在已經成為行業标準工具之一。通過向更廣泛的開發者社群提供這種工具,Meta建立了一個基礎,使外部開發者所做的任何改進或創新都可以輕松地內建到其自己的系統中,進而形成一種互惠關系,提高整個AI開發生态系統的效率和效果。

然而,需要澄清的是,并非Meta的所有工作都是或将是開源的。該公司意識到需要在自己的産品中創造獨特的價值。他們似乎已經找到了一個良好的平衡,在為開源社群做出貢獻和保持自己産品差別于衆的專有技術之間。

在我們看來,Meta對開源的承諾不僅是對科技社群的貢獻,也是一種帶來衆多戰略利益的精明舉動。Meta的開源政策是吸引頂尖人才的強大磁鐵。工程師和研究人員更喜歡使用他們熟悉的工具和平台。通過将其AI模型和工具開源,Meta實際上為潛在雇員提供了一個遊樂場,在那裡他們可以使用Meta的技術進行學習和創新。這是一種培養下一代AI專業人士的巧妙方式,他們已經适應了Meta的生态系統。

此外,很明顯,Meta的開源政策不僅是為了促進友好或建立行業标準——它是一種保持AI創新前沿的聰明方法。通過向世界開放其技術,Meta有效地利用了全球研究人員和開發者的集體智慧。在這個社群中使用Meta的模型和工具所做的每一項創新都是該公司技術武器庫中潛在的增加項,将全球開源社群變成一個事實上的研發部門,它不斷運作,并由激情而非利潤驅動。

這種方法的另一個重大優勢是實作規模效率。通過鼓勵廣泛使用其工具,Meta可以将與開發、更新和故障排除相關的成本分攤到更大的使用者群中。這不僅降低了Meta自身的支出,而且降低了所有使用者的成本,進而提高了工具的可及性和吸引力,進而推動了使用者群進一步擴大。

Meta Platforms:人工智能領域的上司者

2023年第一季度财報揭示了AI能力的寶庫

Meta的2023年第一季度财報清楚地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公司戰略願景中的核心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兩個并行的技術浪潮支撐着Meta的增長路線圖——目前并占主導地位的AI浪潮和預期的元宇宙浪潮。這些見解為股東提供了Meta戰略路徑的清晰視角,并在我們看來,為公司的穩健基礎提供了保證。

公司龐大的推薦和排名基礎設施,是其AI戰略的雙重支柱之一,影響着所有産品線。其好處已經開始顯現。事實上,在電話會議上透露,AI現在從非關注來源推薦Facebook和Instagram資訊流中超過20%的内容,在Instagram整體上則達到了驚人的40%,這表明了AI在Meta平台上的有效整合。然而,我們認為Meta應該密切注意確定這種AI策劃的内容保持相關性和不侵擾性,以避免可能遭到重視其精心策劃的社交資訊流的使用者的反對。

Meta在使用者參與和收入增長方面的AI投資真正閃耀之處是其影響。随着Reels的推出,AI推薦驅動了Instagram上花費時間顯著增加24%,這是Meta的一個顯著勝利。貨币化效率同樣令人印象深刻,在Instagram上季度增長超過30%,在Facebook上增長超過40%。Advantage+購物活動每日收入在六個月内增長了七倍,這是一個明确的信号,表明Meta的AI投資不僅提高了使用者體驗,而且推動了強勁的收入增長。在我們看來,這些都是有形的成果,應該讓投資者對Meta的AI戰略有所信心。

Meta在生成式基礎模型方面的工作,是AI重點領域之二,具有巨大的潛力。我們對這些模型能夠改變各種應用和服務感到非常好奇,可能開辟新的使用者參與和收入增長途徑。然而,在不同平台上實施這些模型,如WhatsApp和Messenger,将需要謹慎執行,以確定無縫的使用者體驗。

我們認為将AI代理內建到商業消息和客戶支援中是一個令人興奮的發展,具有巨大的前景。随着這些工具的發展,我們預期它們将延伸到Meta的元宇宙工作中,提升虛拟空間的互動體驗。

财務與估值

注:本節中所有曆史資料均來自公司10-K檔案,所有共識資料均來自FactSet。

Meta Platforms:人工智能領域的上司者

Meta 2023财年第一季度财報給投資者帶來了一縷清新之風,在公布後股價飙升13.9%。該公司成功超出共識收入預期3.5%,報告同比增長2.6%,達到286億美元。Meta在如此具有挑戰性的市場環境中超出收入預期值得贊賞,表明其業務模式的韌性。

然而,Meta的營業利潤率為25.2%,低于去年同期的30.5%,表明營運成本增加。在我們看來,這是一個值得密切關注的領域,因為利潤率下降可能會損害長期的盈利能力。盡管如此,Meta仍然實作了每股2.20美元的收益,同比下降19%,但仍超出共識8.9%。這超出了預期,表明該公司能夠在利潤率受壓的情況下創造股東價值。

考慮到财務趨勢,Meta的收入增長由過去三個财年的18.2%複合年增長率驅動,突顯了該公司一貫擴大其營收規模的能力。雖然賣方共識預測今年的增長将放緩至8.0%,明年将達到10.8%,但這是一個現實的預期,考慮到該公司的規模和市場飽和度。盡管如此,我們仍對Meta保持穩定的收入增長能力持樂觀态度。

令人擔憂的是,該公司的息稅前利潤(EBIT)利潤率在過去三個财年中收縮了9.1個百分點。值得高興的是,共識預計Meta的EBIT利潤率将在今年擴大540個基點,在明年進一步擴大262個基點。如果實作,這将是Meta盈利能力的一個積極信号。

有趣的是,在過去三年中,Meta将其收入的8.6%用于股票報酬。這被該公司強勁的股票回購計劃所抵消,在同一時期内,攤薄後普通股數量減少了8.7%。然而,過去三個财年的每股收益增長率為10.1%,落後于收入增長,暗示了潛在的效率問題。未來每股收益增長預計為37.8%(今年)和23.7%(明年),将是一個需要密切關注的重要名額。

Meta對本财年的自由現金流(FCF)預測為234.53億美元,相當于FCF利潤率為18.6%,低于四年前的28.8%。然而,考慮到該公司曆史上平均FCF利潤率為27.5%,我們認為Meta目前的FCF利潤率是一個異常值,并期望它回歸接近平均水準。我們還注意到Meta的資本支出占收入的21.4%,表明其資本密集度相對較高,暗示着基礎設施和業務擴張方面的重大投資。

憑借16.0%的投資回報率和336.81億美元的淨現金,Meta為未來增長投資做好了準備。我們也對該公司過去一年令人印象深刻的股票表現感到鼓舞,其回報率比标普500指數高出35個百分點。

Meta目前的估值是混合的。以4.6倍的企業價值/銷售額(EV/Sales)倍數、14.1倍的企業價值/息稅前利潤(EV/EBIT)倍數、18.1倍的市盈率(P/E)倍數和24.3倍的自由現金流(FCF)倍數計算,Meta在某些名額上處于溢價狀态,在其他名額上處于折價狀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