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杜聿明默許手下向我軍投降,為何不讓邱清泉知道?

中央電視台熱播電視劇《大決戰》第43集中,徐州“剿總”副司令官杜聿明率領邱清泉、孫元良、李彌3個兵團共計30萬人離開徐州後,被華東野戰軍包圍在陳官莊(今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陳官莊鄉)。

由于多次突圍受挫,後勤保障嚴重缺乏,國軍官兵人心惶惶,暗地裡投降華東野戰軍。李彌向杜聿明反映這種情況:“司令官,有很多兄弟已經投共了,他們還跑回來拉攏其他兄弟,長官們也不管,這個事該怎麼辦?”

杜聿明的回答是:“隻要是沒帶武器的,就預設他們逃跑了。不過這事不要讓邱司令知道。”

杜聿明默許手下向我軍投降,為何不讓邱清泉知道?

杜聿明是一個厚道的人。他很清楚,自己的部隊被華東野戰軍包圍後,能夠突出重圍的機會幾乎為零。與其讓大家跟着自己送死,不如放他們一條生路。不過,杜聿明為何格外提出一條,不讓邱清泉知道這件事呢?

這是因為,邱清泉極力主張頑抗到底,絕不允許部下向華東野戰軍投降。

邱清泉是黃埔軍校二期畢業生,又被派到德國陸軍大學深造過,是國軍五大王牌軍之一第5軍的軍長,被視為嫡系中的嫡系。邱清泉性格暴躁狂妄,行軍作戰極為兇悍。

杜聿明默許手下向我軍投降,為何不讓邱清泉知道?

1939年,邱清泉擔任國軍第5軍新編第22師師長一職,随第5軍參加了昆侖關戰役,與日本第21軍第5師團作戰。日軍有100多架飛機和70多艘軍艦配合作戰,擁有絕對的海空中優勢與陸軍裝備優勢,是以注定是一場激烈的惡仗。

期間,邱清泉擅作主張将日軍步兵21聯隊放進九塘,随即切斷日軍的後路,再以坦克部隊對包圍圈内的日軍發動猛烈攻擊,将日軍步兵21聯隊打得潰不成軍,屍橫遍地。邱清泉這樣的戰術前所未有,是以被稱為“邱瘋子”。

杜聿明默許手下向我軍投降,為何不讓邱清泉知道?

在解放戰争中,邱清泉率領第5軍先後與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作戰,成為我軍的勁敵。當然,邱清泉也沒得意多久,就被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揍得鼻青臉腫。特别是在淮海戰役爆發前的豫東戰役中,邱清泉因為坐視友軍黃百韬部不聞不問,遭到痛罵“與友軍相處,不解圍,不互救,殊堪痛恨”,不得不冒死救出黃百韬部。

淮海戰役爆發後,邱清泉的好日子徹底結束了。

1948年11月下旬,徐州“剿總”副司令官杜聿明帶着第2、第13、第16兵團共30萬人離開徐州西進,意圖去解救被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圍困在雙堆集的黃維第12兵團。杜聿明萬萬沒有想到,自己不但沒有救出黃維,反而成“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被華東野戰軍圍追堵截後,圍困在陳官莊。

華東野戰軍在加強戰場攻勢的同時,不失時機地向杜聿明集團的官兵們勸降。他們在包圍圈内放出一條便于控制的隘路,設上幾層火力網後,允許裡面的官兵和難民逃出來。

杜聿明默許手下向我軍投降,為何不讓邱清泉知道?

杜聿明、李彌出于減輕後勤壓力和人道主義的想法,默許手下的官兵向我軍投降。李彌曾經對9軍軍長黃淑說:“要秘密地向師、團、營長說明,士兵願意到共軍那裡,就随他去吧,吃飽了回來也好,不回來也好,唯一的要求是不準帶武器去。”

就這樣,半個多月時間,就有1.4萬人國軍官兵悄悄向我軍投降,差不多相當于兩個師的兵力。

可是,邱清泉卻絕不允許手下的官兵向華東野戰軍投降,一經發現立即軍法處置。

當時,我軍曾經給杜聿明集團的進階将領寫信,勸告他們早日投降:“指令部下停止抵抗,切實保護武器彈藥資财,實行有組織的繳械投降。隻要能如此做、我軍當可保證汝等及全體官兵的生命安全。”邱清泉收到信件後,當即就燒毀了。李彌收到信件後,轉交給杜聿明。杜聿明為了試探邱清泉的态度,把信件交給他。邱清泉拿過來二話不說就燒毀了。

杜聿明默許手下向我軍投降,為何不讓邱清泉知道?

在這種情況下,杜聿明就算默許手下官兵向華東野戰軍投降,也不會讓邱清泉知道,免得橫生枝節。

其實,邱清泉也動過投降的念頭。有一次,邱清泉對第2兵團參謀長李漢萍說:“隻有歐洲人打仗最好,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降。不像我們中國,明知道不能打,也非打下去不可。”

不過,最終邱清泉還是選擇了頑抗到底的道路。1949年1月10日,當華東野戰軍發起最後的總攻後,邱清泉在突圍時被擊斃,時年47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