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守護哀牢之巅的綠水青山

作者:金台資訊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原創稿

亘古以來,彜族先民在哀牢深山世代繁衍生息,在秀山碧水間求生存謀發展。彜族有句諺語叫“靠山吃山,種樹得林”,正是這句古訓,彜族群衆堅守千年,在哀牢山書寫了“綠色傳奇”,守住了綠水青山。

哀牢山的彜族群衆以山為生,主要有兩筆收入,一筆是林下收入,一筆是種煙收入。

立秋過後,雲南省楚雄州南華縣各類野生菌大量上市,無論是縣城還是山區鄉鎮的山林裡,或多或少都能采摘到新鮮出土的野生菌,良好的生态環境,不僅為煙葉生産奠定了良好的發展條件,也為這裡的彜族群衆創造了不菲收入。

據公開資料顯示,南華縣境内已知野生食用菌種類有290多種,野生食用菌種類占全國的31.2%、占雲南省的43.3%、占楚雄州的96.7%,野生食用菌資源年蘊藏儲量1萬多噸。

近年來,楚雄州煙草專賣局(公司)采取生物防治系列措施,幫助老百姓找到金山銀山的同時,守護好煙區的綠水青山。

據介紹,傳統的煙葉蟲害防治主要靠噴施藥劑,在殺死害蟲的同時,也殺滅了一些有益的昆蟲及害蟲天敵,久而久之,還會對周邊生态系統造成破壞。

為有效保障生态環境,楚雄州煙草專賣局(公司)全力做好綠色防控技術推廣,積極發揮“以蟲治蟲”生物防控技術優勢,用不同類型的天敵昆蟲對煙田害蟲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項防治。

在南華縣龍川鎮煙農汪德玉家的煙田裡,一株株進入大團棵期的煙苗生機盎然,長勢喜人。煙田間,煙草部門的技術人員正在釋放叉角厲蝽,手把手教煙農如何放置容器。

“我們利用天敵昆蟲控制害蟲,創新多種天敵昆蟲協同控制多種害蟲的‘網式協同調控’新途徑,探索建立了一個較為穩定且能自我維持,并可持續降低害蟲種群水準的煙田生态系統,減少了示範區化學農藥使用量,增加了煙區天敵生物群落多樣性,有效降低了煙葉農藥殘留超标風險和農藥對煙田環境的污染。”楚雄州煙草專賣局(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方亮說。

楚雄州煙草專賣局(公司)在南華縣建設了叉角厲蝽規模化繁育基地,積極引進、繁育、推廣天敵昆蟲,讓越來越多的“天敵生物”加入“昆蟲特工隊”,開啟“以蟲治蟲”綠色防控之路。目前已經建立了一條年産100萬頭叉角厲蝽的規模化生産線,自2019年開始投入使用,已累計釋放6萬餘畝。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也是将信将疑,藥都打不完的害蟲,幾棵僵蚜苗能防得住?但就是這些僵蚜苗,這幾年别說煙田,連我們菜地裡的蚜蟲都明顯變少了。”汪德玉說的僵蚜苗指的是煙草部門已推廣多年的蚜繭蜂防治技術。

為了讓煙農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煙草部門的技術人員還開設了“田間課堂”,去到田間地頭開展綠色防控宣講,切實做好“為群衆辦實事”。

守護哀牢之巅的綠水青山

圖為技術人員在田間指導煙農釋放叉角厲蝽。張靜梅攝

“這些年農業蟲害少了,多虧了煙草部門推廣的綠色防控技術。”汪德玉說。

南華縣種煙曆史悠久,生态也一直保護得很好。“野生菌對生長環境極為挑剔,一旦生長環境遭到破壞,再生的可能性非常小。”南華縣林業草原局多年從事野生菌保護研究的工程師自正權說。

家住南華縣五街鎮咪黑們村的羅興保每年都上山采摘野生菌,他說:“20年來,村裡的生态保護得好,松茸的菌窩總體呈上升趨勢,産量肯定會有保障。”

這些年來,楚雄州煙草專賣局(公司)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煙葉生産各個環節,并加速向大農業輻射延伸,生态優勢凸顯,綠色崛起的底氣就更足了。

“通過三年調查,南華縣、楚雄市兩個示範區比輻射區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少36.6%,降低防治成本468.6元/h㎡;示範區對鱗翅目害蟲綜合防治效果達到75.32%,較傳統防治提升12.42%,并将病蟲危害控制在較低水準,蟲害損失率低于0.02%。”楚雄州煙草專賣局(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方亮說。

如今,順着煙田望去,一塊塊藍闆、一個個誘捕器像防蟲“戰士”一樣立在田間地頭。遠處,一座座為保護生态而改良的生物質燃料烤房背後是一片晨霧缭繞的青山。(張靜梅、陳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