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複旦大學分别在《nature》和《Cell》發表2023年第一機關科研論文

6月14日,複旦大學分别在《nature》和《Cell》發表科研論文。截至目前,複旦大學2023年以第一機關和通訊作者身份發表頂刊2篇(自然和細胞各1篇);以共同一作(非第一機關)和通訊作者身份發表頂刊2篇(自然和細胞各1篇)。

(1)《自然》發文介紹

6月14日,複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徐書華教授、陸豔副教授與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資訊學部葉凱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所褚嘉祐教授等研究組合作,以“A pangenome reference of 36 Chinese populations”為題,對基于36個族群的中國人泛基因組參考圖譜進行研究,成果為東亞現代人基因組中的古人基因滲入研究乃至整個古DNA領域提供了新的線索。

複旦大學分别在《nature》和《Cell》發表2023年第一機關科研論文

論文第一作者:複旦博士後高揚(排第一);西交大楊曉飛副教授;中科院營養與健康所博士生陳豪、譚昕江;中國醫學科學院楊昭慶研究員;複旦大學青年研究員鄧戀

第一機關通訊作者:複旦徐書華教授、陸豔副研究員

複旦大學分别在《nature》和《Cell》發表2023年第一機關科研論文

徐書華,1978年出生,複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特聘教授(二級),主要從事人類群體基因組學研究。

1996進入湖北大學完成本碩畢業。2006年在複旦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同年入職中科院-馬普學會計算生物學所工作。曾任中科院特聘研究員,2012年入選國家萬人計劃科創領軍人才計劃,2015年獲國家傑青資助。曾獲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第2完成人)。2021年7月起任職複旦大學。

複旦大學分别在《nature》和《Cell》發表2023年第一機關科研論文

陸豔,複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研究員,博士生生導師,長期從事群體遺傳學和基因組學相關研究。

2012年獲複旦大學遺傳學博士學位後,入職中科院上海生科院。2020年起入職複旦大學。入選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揚帆計劃,研究成果入選中國生物資訊學十大科學進展。

複旦大學分别在《nature》和《Cell》發表2023年第一機關科研論文

(2)《細胞》發文介紹

6月14日,複旦大學生物醫學院陳海威博士與耶魯大學醫學院Noah W. Palm教授科研組合作,以“Highly multiplexed bioactivity screening reveals human and microbiota metabolome-GPCRome interactions”為題,以RESOURCE形式,線上發表研究論文。研究成果為多種疾病的分子診斷和病理學機制研究提供了技術支撐。

複旦大學分别在《nature》和《Cell》發表2023年第一機關科研論文

陳海威博士為論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Noah W. Palm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陳海威,複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青年研究員,主要從事基因測序開發工作。2010年大學畢業于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016年在北大生命科學學院獲得博士學位,耶魯大學博士後(2016-2018)。曾任耶魯大學副研究員(2018-2022),2022年9月起任職複旦大學。

複旦大學分别在《nature》和《Cell》發表2023年第一機關科研論文
複旦大學分别在《nature》和《Cell》發表2023年第一機關科研論文

了解更多頂刊發表消息,謝謝關注[玫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