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科普—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巡講”
——走進鄭州市金水區農科路國小北辰校區
人工智能正在快速走進人們的生活,國家政策也倡導青少年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人工智能科普活動走入中國小校園是推廣智能教育的重要方式與手段。為了讓國小生充分學習人工智能基礎知識和感受人工智能科技魅力,2023年6月9日下午,依托河南省科協“i科普”科技志願服務科普項目,項目組成員河南牧業經濟學院能源與智能工程學院教師張冰、徐衛星和機器人專業學生葉富鑫、白瞻琳等人走進鄭州市金水區農科路國小北辰校區,開展“i科普—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巡講”活動,該校150餘名學生參加了此次科普活動。活動旨在引導學生形成正确的價值觀念,使其成長為發展大陸未來科技社會的一股中堅力量,成為一批有理想、有信念、有責任的新時代青年。此次活動包括人工智能基礎知識講座、人工智能産品現場示範和互動問答暢想未來三個環節。
首先,張冰老師做了主題為“i科普—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巡講”講座。講座從什麼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出現及發展、人工智能的應用和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前景四個方面展開,讓學生們更直覺的了解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對先進的人工智能科技有了初步的認知。
接下來,葉富鑫、白瞻琳兩位大學生為孩子們進行了人工智能産品示範。示範的産品包括仿生蜘蛛六足機器人、麥克納姆輪Ros智能小車、go1機器狗和xgo2機器狗,示範後邀請孩子們上台進行操作,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科普的效果。
最後,在互動問答暢想未來環節,孩子們暢想未來将設計出具備哪些功能的人工智能産品,湧現出許多想法和創意。有些孩子認為未來的人工智能産品應該可以自動完成家務,為人們提供更便捷的生活方式,比如打掃衛生、做飯等;有些孩子認為未來的人工智能産品可以擁有情感,能夠與人類進行更深入的交流和互動;還有些孩子認為,可以開發一些應急機器人,幫助人們處理緊急事件,比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
此次内容豐富、形式多樣、精彩紛呈的科普活動使農科路國小的孩子們近距離接觸了人工智能技術,開拓了孩子們的眼界,弘揚了科學精神,激發了孩子們的科學夢想和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