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行業解讀 | 面對SEC的連環“絞殺”,加密行業将何去何從?

作者:自在多米尼克9E9

前言:近日,兩家世界最大的加密交易平台Binance、Coinbase相繼被 SEC 起訴,十多種主流加密貨币被劃定為證券并納入 SEC 監管範圍。受此影響,當時比特币價格在消息爆出後24小時内跌幅超過5%,跌破26000美元關口。币安币(BNB)也跌幅超過10%,跌破300美元關口。其他主流加密貨币如以太坊、萊特币、瑞波币等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

01.SEC重拳出擊的背後,是對權力的追逐

6 月 5 日晚,加密交易平台 Binance 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Binance」)及其 CEO 趙長鵬(以下簡稱「CZ」)因涉嫌違反證券交易規則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以下簡稱「SEC」或「委員會」)起訴。這是繼 3 月 28 日,Binance 及其 CEO CZ 因涉嫌違反交易和衍生品規則而被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CFTC 起訴後,再一次被美國監管層起訴,并引發加密貨币市場的劇烈波動。

行業解讀 | 面對SEC的連環“絞殺”,加密行業将何去何從?

6 月 6 日,美國 SEC 在紐約聯邦法院起訴加密交易平台 Coinbase,稱其營運未注冊的交易平台,且其質押服務未經注冊。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訴訟中聲稱,一直以來,Coinbase 賺取了數十億美元的收入,但缺乏注冊所需的披露和保護。Coinbase 自 2019 年以來一直作為未注冊經紀人營運,包括招募潛在投資者,處理客戶資金和資産,收取基于交易的費用;也作為未注冊的交易平台營運,包括提供市場,彙集了多個買賣雙方的加密資産和比對并執行這些訂單。

事實上,從指控文書便可以看出,SEC這次精準把握了“認定某些加密貨币是非注冊的證券”這一灰色地帶,并且明确指出的十多種代币都為排名靠前的主流币。看得出在FTX事件後,SEC對監管的決心和對監管領域以及政策的研究。

行業解讀 | 面對SEC的連環“絞殺”,加密行業将何去何從?

換個角度來說,如果有合理的監管政策,對于投資者平台使用者來說固然是一件好事,規範交易所的行為,保護資金安全,規避像FTX這樣暴雷的事件對金融行業的打擊挫傷。那麼就需要有一個最權威的最專業的監管機構,而SEC想要扮演這個角色,掌握加密世界更大的話語權。

正如 CFTC 主席 Rostin Behnam 說的那樣,加密資産的監管處于真空狀态。那麼獲得先手的監管機構不僅可以掌握主動權,獲得更多的權力,能拿到手的利益也是顯而易見的。對監管機構來說,在美國财政赤字嚴重,舉國上下都在談論債務上限的大環境下,找到自己的「現金奶牛」顯得愈發重要。

02.SEC與CEX的糾紛,由來已久

一般來說,CEX(加密貨币交易所)與 SEC 發生糾紛基本上有兩種方式。一種好的方式是因為營運非法的證券交易所而陷入麻煩(即提供未經注冊的證券)。

早在今年四月,SEC 對 Bittrex Inc.提起了據稱非法營運證券交易所的訴訟;對 Bittrex 案件的任何合了解讀都可以明确看出,類似的案件也會對 Coinbase 和币安提出。在 SEC 看來,隻要是在美國的加密貨币交易所,都是非法的。

行業解讀 | 面對SEC的連環“絞殺”,加密行業将何去何從?

而另一種不好的方式是因為竊取客戶資金而陷入麻煩。去年十二月,SEC 對一家大型加密貨币交易所 FTX Trading Ltd.提起了訴訟。這是 SEC 針對 FTX 的指控,因為當時FTX 據稱竊取了客戶的所有資金。當交易所竊取資金時,SEC 會将重點放在這一點上;當沒有竊取所有資金時,SEC 會關注非法證券交易所的問題。

是以,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問題:SEC 到底是因為 Coinbase 和Binance是加密貨币交易所而起訴它們,還是因為它們是作惡的加密貨币交易所?并且,這裡的指控是“你們允許人們交易加密貨币,我們認為這是非法的”,還是“你們吸引人們交易加密貨币并竊取他們的本金”?

另外,SEC 在訴訟中曾明确闡明它的觀點:大多數 Crypto Token——不是所有,BTC 除外,但其中大多數——在美國法律下屬于證券。Coinbase 的觀點當然是,其中許多 Token 不是證券。在此問題中,問題的關鍵在于列出的一些熱門 Crypto Token——SEC 引用了一系列 Token,包括 Solana 的 SOL、Cardano 的 ADA、Polygon 的 MATIC、Filecoin 的 FIL、Decentraland 的 MANA、Algorand 的 ALGO、Axie Infinity 的 AXS 和 Voyager Digital 的 VGX——它們是否屬于證券。

行業解讀 | 面對SEC的連環“絞殺”,加密行業将何去何從?

盡管在監管FUD下,Robinhood 立刻表示将在一周内下架被定義為證券的 Token。而額外面臨 SEC 資産當機申請的 Binance.US 更是在一個晚上下架了上百個 Token 交易對。但實際上,兩起訴訟本身很難在短期内取得任何實質性成果。這一點,相信 SEC 自己也很清楚,畢竟連 Ripple 案都拖了數年之久,更何況這次是單挑行業的老大和老二。

在上周的聽證會上,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CFTC) 主席 Rostin Behnam曾表示,「SEC 應對被分類為證券的資産具有權威。但事實上,最大的代币比特币是一種商品,這是由美國法院确定的。并且在美國法律下,它是不受監管的... 而鑒于現在大多數交易平台列出的加密商品資産很少被正式分類為商品,是以迫切需要賦予監管機構對加密商品領域的額外權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段發言中,Behnam并沒有使用「數字資産」(Digital Asset)一詞,而是「數字商品資産」(Digital Commodity Asset)。Behnam 承認,SEC 對所有被劃分為證券的資産都擁有監管權,但他并不承認數字貨币應該被劃分為證券。在發言中,Behnam 也一再暗示:隻有讓 CFTC 以商品的方式監管加密貨币,才能解決行業目前存在的監管真空。

行業解讀 | 面對SEC的連環“絞殺”,加密行業将何去何從?

那麼Binance 和 Coinbase 上市的加密代币到底是否屬于證券。如果它們被認定為證券,那麼很可能 Coinbase 和Binance(以及 Bittrex 和其他所有交易所)都在營運非法的證券交易所;如果它們不是證券,那麼一切都沒問題。

顯然,這将是一場長期的拉鋸戰,且關乎着加密市場的未來走向。

03.監管的尺度,在于合理

由于SEC突如其來的監管指控,以及指控對象Binance 、Coinbase都作為币圈舉足輕重的平台,去年FTX的陰影讓投資者們對風險極其敏感。

根據資料統計,6月6日、7日,鍊上DEX交易量有個小幅增長,這就是大盤震蕩後投資者為了規避風險的資産流出,停止挖礦質押等行為,保持暫時的觀望狀态。

許多外媒和業内大V都出來擁護币安Coinbase,表示對它們的信賴和信心。由于引起的市場喧嘩和币價震蕩,引起許多人的不滿。

Blockworks直接專欄抨擊SEC主席Gary Gensler,認為他破壞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由于暴露了他在監管加密貨币的能力不足,反而采用激進的政策來扼殺創新。大V媒體們認為數字資産是必然的趨勢,如果SEC用如此“我懷疑你涉嫌,我先指控,但我還沒有公開直接證據”這一監管方式的話,簡直是在把Web3革命驅趕出美國。

無獨有偶,6 月 13 日,美國俄亥俄州衆議院參議員 Warren Davidson 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将立法罷免 SEC 主席 Gary Gensle。Warren 在推文中提到:「美國資本市場必須受到保護,不受 SEC 主席的影響。這就是為什麼要引入單一立法,以解決持續的權力濫用問題,并確定在未來幾年内保護市場的最大利益。現在是真正改革,并解雇 SEC 主席 Gary Gensler 的時候了。」

如今,SEC與CEX的戰火硝煙已經蔓延到整個加密行業,甚至有人爆出Gary Gensler曾經對于加密貨币截然不同的看法。6 月 13 日,據《财富》雜志報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 Gary Gensler 曾于 2018 年出席彭博社和富達舉辦的以加密貨币為主題的機構投資者活動時表示,「Bitcoin(BTC)、Ethereum(ETH)、Litecoin(LTC)、Bitcoin Cash(BCH)不是證券。」

行業解讀 | 面對SEC的連環“絞殺”,加密行業将何去何從?

盡管很多行業人士強烈反對SEC對于加密行業幹涉過于“粗暴”,但仍有市場分析人士表示,SEC這一有意義的行動标志美國開始轉向受監管的加密貨币市場基礎設施,将有助于行業向前發展。

在這裡,筆者并不反對監管,但也希望SEC的監管力度能夠恰到好處,而非一杠子打死。畢竟在加密世界中,仍有不少優質的項目在書寫它的加密故事,諸如像zkSync 、Arbitrum、PlugChain、Optimism等極具的新興公鍊,不正是一點一點的在為加密世界的“基建”添磚加瓦?

結語:總的來說,SEC的監管對加密行業是好事,避免了Binance 成為下一個FTX,體量太大,如果監管跟不上,确實會造成難以想象的後果,這應該也是美國監管邏輯背後的考量。顯然監管,是搞不死Binance 的,能搞死Binance 的,隻能是币安自己。隻要Binance有類似FTX的行為,就肯定會有相關消息被挖出來。

相反,正如尼采曾說:「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對于Binance來說,未必不是一次考驗和機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