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蔡崇信的第一把火!菜鳥推出自營快遞,對标順豐京東,通達系何去何從

作者:澎湃新聞
蔡崇信的第一把火!菜鳥推出自營快遞,對标順豐京東,通達系何去何從

菜鳥入局自營快遞,能否攪動萬億快遞市場?

6月28日,菜鳥集團宣布推出自營快遞業務“菜鳥速遞”,主打半日達、當次日達、送貨上門和夜間攬收等服務,覆寫大件、中小件和微小件等全重量級包裹。在全國近三百城提供晚到、破損必賠,不上門必賠,在途攔截和在途更改目的地等五個100%承諾。

這也被外界視為蔡崇信執掌菜鳥後燒出的第一把火。阿裡為什麼要燒這把火?這把火對于順豐、京東兩大現有的自營快遞巨頭,對于原來深度綁定阿裡和菜鳥網絡的“通達系”,乃至對于萬億快遞市場又意味着什麼?

“中國快遞市場發展得足夠快、也足夠大,需要物流行業提供多層次的供給,菜鳥希望打造更具成本效益的品質服務,滿足商家不斷出現的新需求。”6月28日,菜鳥集團CEO萬霖在2023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作出上述表述。

截至6月28日收盤,順豐控股(002352.SZ)跌0.29%,京東物流(02618.HK)漲1.43%;中通快遞港股(2057.HK)跌2.06%、圓通速遞(600233.SH)漲5.04%、申通快遞(002468.SZ)股價收平、韻達股份(002120.SZ)漲0.73%。

六年前着手自營起網,現已逐漸更新為全國性快遞網絡

據官網顯示,菜鳥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全球化産業網際網路公司。目前面向消費者、商家和物流合作夥伴三類客戶的五大核心服務闆塊是全球物流、消費者物流、供應鍊服務、全球地網、物流科技。

成立之初,菜鳥網絡是阿裡巴巴旗下的大資料物流協同平台,由阿裡巴巴集團、銀泰集團聯合複星集團、富春集團、申通集團、圓通集團、中通集團、韻達集團等共同組建,幾家快遞公司各出資5000萬元,各僅占股1%,菜鳥網絡向快遞公司提供資訊、資料支援,以及諸如能夠自動分揀快件的智能機器人等智慧物流産品。

通達系與阿裡的綁定,早就引發過競争對手京東的質疑。京東老闆劉強東在2016年就曾評價,菜鳥網絡本質還是要在幾個快遞公司之上,搭建資料系統,說得好聽一點就是提升這幾個快遞公司的效率,說得難聽一點,最後,幾家快遞公司的大部分利潤,都會被菜鳥物流吸走的……一旦被菜鳥網絡踢出去,快遞公司50%的包裹量可能就沒有了。

對此,菜鳥網絡當時回應中提及,“一家沒有平台共享思維的企業,眼界隻能停留在榨取合作夥伴利潤養活自己上,不可能了解賦能夥伴、提升行業、繁榮生态的意義。”菜鳥網絡當時也對澎湃新聞表示,菜鳥網絡和快遞公司互相依存,菜鳥網絡的平台建設離不開快遞公司,快遞公司也需要菜鳥提供的服務和資料。

十年後,阿裡、菜鳥與通達系之間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據澎湃新聞記者梳理各家2022年财報和最新公告發現,菜鳥供應鍊持有申通快遞股份25%;阿裡系持有圓通速遞股份超20%,其中阿裡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持股11.02%,杭州阿裡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9.10%;阿裡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持有中通快遞股份8.8%;杭州阿裡巴巴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韻達股份1.99%。

蔡崇信的第一把火!菜鳥推出自營快遞,對标順豐京東,通達系何去何從

阿裡系持股通達系的最新資料

值得一提的是,兩大巨頭當年的口水仗開打後不久,菜鳥就開始着手搭建落地配網絡,逐漸自營起網,以支撐天貓超市等阿裡内部自營業務的發展。

6月28日,澎湃新聞記者從菜鳥内部人士處獲悉,此次推出的“菜鳥速遞”就是此前自營品牌“丹鳥”的更新,曆經長達六年的發展,由服務于天貓超市的區域性落地配網絡,逐漸更新成為全國性快遞網絡。6月28日是首次品牌更新釋出,新的品牌形象“菜鳥速遞”釋出之後,将會在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完成相關工作,逐漸落地。

為何選擇這個時機推出自營快遞

菜鳥自營快遞為何此時落地?據菜鳥方面透露,不斷有商家提出希望菜鳥開放自營物流能力。随着菜鳥搭建全國性的幹線運輸、轉運網絡,全面将落地配網絡更新為具有跨區域配送、攬派一體的全國性快遞網絡,菜鳥速遞正式推出。

此次菜鳥集團自營快遞的落地,恰好處在分拆上市前的微妙時間節點。

今年3月底,阿裡巴巴宣布建構“1+6+N”的組織結構,其中菜鳥就是六大業務集團之一。5月18日晚,集團宣布菜鳥将啟動探索上市,預計在未來12-18個月内完成。當晚菜鳥集團CEO萬霖發出全員信稱,希望全體菜鳥員工加快能力建設,開啟新的創業征程,争取未來十年成為全球領先的綜合數智物流集團,一家受人尊重的好公司。

财務資料方面,2023财年第四季度(自然年2023年第一季度)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響後,菜鳥的收入同比增長18%至136.19億元。經調整EBITA為-3.19億元,虧損同比收窄65%。

在6月28日,全球智慧物流峰會現場,認養一頭牛、青島啤酒、添可、歐珀萊、盒馬和銀泰百貨等客戶與菜鳥速遞簽約,意味着菜鳥速遞已全面向市場開放。同時菜鳥速遞也接入菜鳥供應鍊,與菜鳥倉組成了優選倉配半日達服務,為商家提供倉配一體化的品質服務。

蔡崇信的第一把火!菜鳥推出自營快遞,對标順豐京東,通達系何去何從

據悉,菜鳥速遞是今年菜鳥重點建設的國内物流業務産品,而菜鳥還在加快國際快遞和海外本地快遞的建設。

在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阿裡巴巴集團董事會執行副主席蔡崇信首次以菜鳥集團董事長的身份分享了他對于中國智慧物流及菜鳥發展戰略的思考,也是阿裡宣布交棒後蔡崇信首次談菜鳥。

蔡崇信在視訊演講中表示,接下來菜鳥會堅持戰略方向,持續投入建設部門能力。第一,菜鳥将立足中國根基,着眼全球市場,建構全球化的物流網絡。第二方面,菜鳥将進一步擴大數字化、智能化的領先性,保持作為智慧物流領軍企業的科技特色。第三方面,菜鳥将全力投身物流産業化營運,深入客戶服務場景中錘煉物流能力,為客戶提供更有競争力的服務。

“人工智能正飛速發展,生成式AI成為今年最火熱的科技話題。我們相信經過大規模包裹訓練的中國物流技術,将會幫助更多客戶降本增效。此外,消費依然是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動力,網絡零售又是消費的主場景之一,阿裡巴巴希望繼續通過消費促進經濟,物流高效營運支撐尤其重要。”蔡崇信表示。

蔡崇信的第一把火!菜鳥推出自營快遞,對标順豐京東,通達系何去何從

圖左為菜鳥集團董事長蔡崇信。6月20日,在阿裡巴巴集團宣布換帥當天,有菜鳥員工在辦公區偶遇正在上班的菜鳥集團董事長蔡崇信。

萬霖也在峰會上提出,未來十年智慧物流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菜鳥将全力投入建設一張全球領先的智慧物流網絡,打造包括國内物流、跨境物流和海外本地物流在内的三大長鍊物流網絡,形成末端驿站、物流地産和物流科技等三大短鍊業務。

菜鳥速遞入局,通達系何去何從?順豐京東如何應對?

據國家郵政局資料顯示,2022年快遞業務量完成1105.8億件,同比增長2.1%。快遞業務收入完成10566.7億元,同比增長2.3%。快遞業務收入占行業總收入的比重為78.2%,比上年下降了3.5個百分點。

目前,快遞市場主要分成以順豐、京東為主要陣營的中高端直營快遞和主打經濟性的“通達系”加盟制快遞。而背靠淘寶天貓集團、自帶流量的菜鳥集團入局自營快遞,會掀起多大的浪?

6月28日下午,菜鳥集團副總裁、國内供應鍊事業部總經理帥勇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獨家采訪時表示,“菜鳥速遞”對标順豐和京東的高品質快遞服務,定位TOP 3,但會在價格上更有優勢。一方面菜鳥速遞是新進入者,另一方面,此前由于曆史原因,高品質的快遞服務普遍較貴,導緻本身(市場上)就有廣泛的一批可能有需求的客戶、消費者和商家,

澎湃新聞記者還從一位接近菜鳥的内部人士處獨家獲悉,菜鳥速遞确定自營,重資産投入,成本高,主要對标順豐和京東。産品來源為天貓超市、淘系高端件和三方品牌客戶,比如唯品會、得物、小紅書等,和通達系沒有業務交集。

該上述人士還表示,菜鳥速遞短期内不考慮網點招商加盟,想加強管控。此外,目前人員處于飽和狀态,人員招聘與否取決于後續業務發展情況。

菜鳥速遞和通達系快遞有何不同?帥勇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兩者是完全不同的體系,通達系是加盟制的經濟型快遞,菜鳥速遞是高成本效益的自營快遞服務,服務品質有非常多的不同。

那麼,淘寶天貓集團平台業務量未來是否會更偏向“菜鳥速遞”?菜鳥集團副總裁、國内配送事業部總經理孫建接受澎湃新聞記者獨家采訪時表示,主要看商家自己的選擇,本身幾家快遞的模式确實不一樣,目标的客群也不同。

盡管菜鳥聲稱自營快遞“菜鳥速遞”與通達系業務在市場上沒有交集,但也給了深度捆綁阿裡和菜鳥網絡的“通達系”一定壓力。

一位業内人士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直營網絡核心在于末端的服務品質更高,通達系快遞的末端網點是加盟的,網點的法人主體和總部會存在一些博弈,導緻在末端管控上相對偏弱。而像菜鳥速遞全鍊路都是自營團隊,在終端的差異化派送、終端時效的真實性、送貨上門等方面,品質會更高。

菜鳥速遞的價格方面,澎湃新聞記者從另一位接近菜鳥的知情人士處獨家獲悉,菜鳥速遞價格更具備競争力,目标去做順豐的品質、通達的價格,“通達的價格根據客戶單量大小去劃分,菜鳥速遞目前對标一些腰部以下的客戶。而腰部以下的商家,順豐和京東報價比菜鳥速遞要高。”

菜鳥速遞的推出對通達系的電商業務量會産生多大的影響?

“我們還是祝福菜鳥。”申通快遞總裁王文彬接受澎湃新聞記者獨家采訪時表示,和菜鳥速遞相比,申通和它是不同的定位區分,前者是直營網絡,而申通是經濟型網絡。

王文彬進一步表示,未來就看菜鳥速遞能(發展)多“大”,短期不至于對申通的業務量有影響。其實申通跟順豐等直營快遞,本身市場就是隔開的,是以基本上不是同一個目前客戶群體。

“阿裡菜鳥和通達還是互為股東的關系,快遞企業壓力一直挺大的,關鍵是做好自己。”據一位通達系快遞的内部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通達系把經濟型快遞的效率成本做到極緻了,菜鳥不會再做了。菜鳥自營業務瞄準的顯然還是順豐和京東的市場。

對标順豐,未來是否會搶占順豐等中高端快遞時效件的市場佔有率?6月28日下午,澎湃新聞記者緻電順豐控股證代,從業人員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對于日後順豐業務量影響方面,我們目前肯定也不清楚菜鳥速遞未來具體能起到多少量,他們到底多快能夠把全國性的網絡搭建起來,沒有辦法現在給到一個準确的答案。”

上述從業人員還表示,順豐目前不好點評菜鳥推出自營快遞業務相關的新聞,公司也會繼續關注相關的一些資訊。從順豐自身公司的角度而言,在中高端快遞深耕多年,本身也是時效件起家,也有自己的全國級資源,今年還會投運一個中樞紐的轉移中心。是以順豐做時效、中高端快遞這方面的壁壘是非常高的,服務品質以及品牌也都已得到一些驗證和認可,市占率也挺高,作為時效件起價的快遞公司一直走在前列,這些投資者也是有目共睹。

“菜鳥速遞對快遞市場來說是一種有益補充,實質上也是響應市場的需求,并不會與通達系等經濟型快遞形成直接競争關系。”快遞行業專家趙小敏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不構成直接競争,是基于菜鳥自身的成長路徑以及各項品質服務推出。此外,從阿裡巴巴和淘寶天貓整個體系來講,自營快遞“菜鳥速遞”的消費市場流量足夠大。菜鳥速遞的推出,的确直接自帶流量,這對于淘寶天貓集團的商家而言會有更多的選擇,對于“三通一達”快遞而言,他們也需要在服務提升上加大投入。

“整體市場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菜鳥的很多戰略也還需要看IPO後會否有新的改變。”趙小敏進一步表示,從品質上來看,目前仍是順豐一家獨大,其他快遞想要完全趕超仍有一段距離,目前,在順豐、京東、郵政以及通達系之間,菜鳥可能會成為一個新的第三方勢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