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政要紛紛訪華後,歐洲心态有了哪些變化

作者:華輿

“歐洲政要紛紛訪華後,中歐關系會走向何方?”帶着這樣的問題,以及促進中歐民間友好的目的,5月中下旬,全球化智庫(CCG)專家代表團一行6人走訪愛沙尼亞、德國、法國和比利時。在為期15天的歐洲“二軌外交”調研系列活動中,代表團參與多場高端論壇、研讨會,并與數十位政要、國際組織與智庫負責人進行深入對話,既廣泛傾聽國際聲音,也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與主張。從塔林的倫納特·梅裡會議到柏林的全球解決方案峰會,從與阿斯彭研究所、歐洲政策研究中心等機構對話,再到與歐盟對外關系的主管部門——歐盟對外行動署(EEAS)交流,代表團成員在親身體會國際關系風雲變幻的同時,也對歐洲對華真實且複雜的心态有了更多了解。

政要紛紛訪華後,歐洲心态有了哪些變化

▲為期兩天的2023年全球解決方案峰會在德國柏林開幕。(圖檔來自中新社)

波羅的海國家想“重新開機新生活”

這是CCG在一年内的第四次歐洲之行。2022年6月底,我們在疫情的重重陰影之下先飛往美國,随後前往柏林、巴黎和布魯塞爾,尋求打破中國與西方國家之間的交流障礙。去年11月和今年2月中旬,我們又兩度赴歐,參加第五屆巴黎和平論壇、第59屆慕尼黑安全會議。我們本次行程中增加了愛沙尼亞首都塔林一站,參加在那裡舉辦的以愛沙尼亞前總統倫納特·梅裡的名字命名的國際會議——倫納特·梅裡會議。

瀕臨波羅的海的塔林,曆史上曾是連接配接中東歐和南北歐的交通要沖,被譽為“歐洲的十字路口”。由于曆史原因,愛沙尼亞等波羅的海國家對俄烏沖突進展和俄羅斯的外交走向感到十分焦慮。本次倫納特·梅裡會議主題是“重新開機新生活”。據說這一主題取自歐洲文藝複興時期意大利詩人但丁的作品《新生》,與當下大背景結合,有重組國際安全秩序的寓意。據我們觀察,這次會議實際上讨論的還是俄烏沖突對國際安全秩序的影響。

我們是本次倫納特·梅裡會議現場僅有的中國智庫學者,并見到今年4月剛剛連任的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以及立陶宛總理希莫尼特、拉脫維亞總理卡林什。會議期間,波羅的海國家上司人都表現出強硬的對俄态度,甚至主動維護美國推動北約參與俄烏戰争的上司地位。相對來說,現場發表演講的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韋斯塔格女士語調緩和一些,但在對俄立場上同樣也沒有絲毫松動。

我們拜訪愛沙尼亞議會,在同議長胡薩爾以及議會國防和對外委員會主席等人交流時發現,波羅的海國家高層非常關注中方今年2月24日釋出的《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同樣,他們對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别代表李輝5月中下旬對烏克蘭、波蘭、法國、德國、歐盟總部和俄羅斯的通路非常期待。這次歐洲之行,我們明顯感覺到,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歐洲精英人士認可中國在勸和促談中可以發揮的積極作用。

因俄烏關系陷入僵局,越來越多的歐洲人士認識到單獨依靠西方難以結束沖突,其中一部分人士轉而向中國尋求解決方案。在同歐盟著名智庫歐洲政策中心(EPC)共同舉行的研讨會中,一位歐洲專家認為,歐盟部分成員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看法,越來越向中國、印度、巴西和南非等金磚國家靠攏。

是“重新挂鈎”,還是“去風險”?

在德國首都柏林,當地政府機構、博物館、圖書館等公共機構大多還懸挂着藍黃兩色的烏克蘭國旗,這與我們今年2月參加慕安會時所見相同。但在2023年全球解決方案峰會現場,基調已有所變化。如這次峰會主題是“重新挂鈎:邁向可持續、包容和共同的未來”,大會專刊還專門發表了我們撰寫的有關“堅持多邊主義,推動全球治理”的文章。

德國總理朔爾茨出席全球解決方案峰會并發表主旨演講時,我們都坐在前排。令我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演講中強調“多極化的世界已經到來”。朔爾茨說,單極世界已不複存在,有效的國際秩序必須反映目前多極世界這一現實。會議期間,我們還和美國及歐洲的智庫學者舉辦了3場中西對話。

巴黎和布魯塞爾是調研歐洲對華真實心态的必訪城市。在法國和比利時,我們與歐方人士交流的話題越來越多地集中在“去風險”和“戰略自主”兩個關鍵詞上。顯然,4月初法國總統馬克龍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訪華引發的歐盟外交政策大讨論餘波未盡。我們在巴黎與法國阿斯彭研究所聯合舉辦了中歐關系研讨會,邀請到法國多家智庫總裁和前總理拉法蘭等重要嘉賓。

此外,在法國期間,來自巴黎和平論壇、經合組織(OECD)、法國亞洲協會、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巴黎經濟學院等機構的學者與我們交流時,都對馬克龍中國之行,以及法國更加強調歐洲戰略自主的理念表示非常贊賞。對CCG提出的中美歐可以舉行G3對話,就全球議題和幫助南方國家開展對話與合作的建議很多人也很欣賞,認為“歐盟可以起到協調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接觸到的歐洲人士大多會提到馮德萊恩提出的“去風險”之說,并就“去風險”與“脫鈎”之間的差異不停地進行解釋。有的強調,歐盟“去風險”并非專門針對中國,而是歐盟根據自身經濟和安全環境評估後作出的戰略決策。有的最後把話題繞回到俄烏沖突上面,認為正是因為俄烏沖突更新,才會引發歐盟“去風險”的思考。有的則解釋,歐盟“去風險”很大程度上也是針對俄羅斯來說,對于中國而言,他們認為“去風險”也就是保持多元化的意思,歐盟需要根據市場和企業自身發展需要來決定對中國的态度。

在歐盟總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我們參加了歐亞中心為歡迎CCG舉行的午餐會,與歐亞中心副主席、聯合國前副秘書長索爾海姆(挪威籍)、歐盟對外行動署中國部門負責人多米尼克·波特等人展開交流和讨論。CCG還與長期對話夥伴——歐洲政策中心(EPC)舉行3場研讨會,分别讨論了中歐關系、氣候變化和健康合作。馮德萊恩在訪華前到EPC發表演講,可見該智庫在歐洲特别是對華政策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看得出,歐方想通過這3場對話展現出“精心的平衡”:在讨論完“長期危機時代背景下的中歐關系”後,還要突出雙方未來的兩大重要合作方向——氣候變化和衛生健康。從這些精心的準備和安排,不難看出中歐關系正在進入一個微妙時刻。

“美國印太概念是‘印不印,太不太’”

微妙之處就在于,歐盟現在看待中歐關系的心理是非常沖突的:一方面,無論是與我們會面的歐盟對外行動署亞太總司長貢納爾·維岡還是多米尼克·波特等人都表示,歐盟及中國最近這幾個月頻繁的交流和重新開機相關機制讓他們感到欣喜,并期待中國在調停烏克蘭危機方面發揮更大作用;但另一方面,一些歐洲人士還在重彈歐盟2019年給中歐關系定下的老調。一位EPC的專家對我們說,中國是“對手”“競争者”“夥伴”的三重定位在中歐關系中的權重分布不一樣,但這一兩年來,“對手”的權重是上升的。

過多地将中國看成“對手”,讓歐洲很多人士有所擔心:“歐盟是否跟随美國太緊?”他們認為,歐洲尋求戰略自主政策由于俄烏沖突更新而受挫,如果中國勸和促談能加快危機的和平解決,那麼将會極大改善中國與歐洲,甚至和整個西方世界的關系。

同歐盟對外行動署亞太總司長貢納爾·維岡的會見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們對歐盟訴求的認知。維岡是德國人,身材高大,說話彬彬有禮。在跟我們交流時,他說在座參加會見的六七位歐盟官員都來自不同的歐洲國家,很多同僚的祖輩可能以前都互相厮殺過。他表示:“歐盟不希望在祖輩互相打仗後,後輩還在繼續打仗。”談及烏克蘭問題,維岡提到歐盟的價值觀,認為歐盟本身就是一個很成功的和平項目,各方緻力尋求和平。在歐盟内部通過經濟聯盟實作了和平,由此建構了歐盟最大的軟實力。

在巴黎南郊的讓·莫内故居,讓·莫内之孫、讓·莫内研究所董事長熱情接待了我們。讓·莫内被認為是與戴高樂比肩的“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法國人之一”,他最大的成就是參與了1950年《舒曼聲明》的簽署,宣告了歐盟前身“歐洲煤鋼聯盟”的誕生。交流中,我們談到“中歐在很多地方是有共同點的”,如“中國始終支援歐洲一體化程序”是中國對歐外交政策中的常見表述。2017年,馬克龍提出歐盟要實作戰略自主後,支援歐盟走向戰略自主也成為中國對歐政策的基本态度之一。

然而,時至今日,歐洲似乎仍在糾結于何為“戰略自主”。無論是在巴黎,還是在布魯塞爾,歐方均提到歐盟對美和對華并非“等距離外交”,并表示歐盟肯定會更傾向于美國。德國總理朔爾茨提出的“多極世界”,在歐盟内部也不乏反對的聲音。不過,也有歐方人士向我們表示,許多歐洲政府的前官員或與政府有着千絲萬縷聯系的人,不願意卷入中美之間的對抗之中。他們表示,作為盟友,美歐有共同價值觀,但和中國又有巨大的經濟利益,歐盟自身不希望在中美之間選邊站。

在追随美國的同時,歐盟又對美國的一些對華戰略概念沒有明确的認知,或者說,利益訴求尚未明确。這次在歐洲我們也聽到一些很有意思的說法,很多歐洲人士對美國挂在嘴邊的“印太”概念有不同認識,他們表示:“印太概念是‘印不印,太不太’(Indo-Pacific is neither Indian nor Pacific),其中印度洋地區不包括非洲和中東,太平洋地區不包括中國和拉美。”

希望到中國實地體驗“中國故事”

一年内先後4次到歐洲調研,很多歐洲人士向我們提出希望多到中國走走看看、實地體驗“中國故事”的強烈願望。一些人希望,在後疫情時代到訪中國時能更加友善,少一些“堵點”。比如,有歐洲朋友結合自身經曆說,中國的移動支付便利性領先全球,以至于到了中國會産生“代差”。有的建議,中國鐵路部門可以為使用外國護照的遊客提供購票、進站、登車等全方位便利,入境旅遊簽證和144小時免簽過境的門檻還可以再降低,如将免簽過境的時間進一步擴大到288小時。

按照這些歐洲人士的說法,大幅降低“入境遊”的門檻是中方反“脫鈎”效費比最高的選項。這是因為“來華始有知華,知華始有親華”,中方既可以獲得經濟收入,也可以改善外國人對華觀感。有人引用馬克·吐溫的話說,“旅行對偏見、偏執和狹隘是緻命的”。還有人引用英國作家奧爾德斯·赫胥黎的話說,“旅行就是發現每個人對其他國家的看法都是錯誤的”。

一些歐洲朋友說,過去3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一些歐洲國家的公民對中國的好感度有所下滑,但相比年長者,年輕人對中國的觀感普遍來說相對較好。年輕人是未來的希望,無論是智庫學者還是普通遊客,他們應當是中方多做工作的對象。

在國際局勢緊張情況下可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正在成為世界和平與穩定新的壓艙石。此次歐洲之行,中歐雙方都為促進民間交流出謀劃策。明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兩國政府決定共同舉辦中法旅遊文化年。此外,中方還歡迎法方擔任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和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主賓國。我們也向法國同行提出中法可互相邀請青年到對方國家旅遊,增進中法人文交流的建議。(作者分别為全球化智庫[CCG]理事長、秘書長)(完)

作者/王輝耀 苗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