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B站使用者最沒商業價值”,真假?

作者:新營銷NewMarketing

編者按:

他們坐擁海量使用者,他們彙聚廣泛資源,他們掌握先進科技,他們引領新潮玩法......他們,是媒體平台。

作為Marketing無法避開的核心環節,媒介興衰至關重要。

新營銷推出“2023廣告平台掃描”系列策劃,這裡是第三篇。

衆多營銷平台中,B站一直是個神奇的存在。而近來,“B站使用者最沒商業價值”之說在圈裡議論紛紛。

“各大網際網路公司都應該給B站捐點錢,因為它把全中國最沒價值的使用者都圈在了自己這裡,有效保障了其他公司的商業價值。”

“B站使用者最沒商業價值”,真假?
“B站使用者最沒商業價值”,真假?

昨天,B站釋出了今年Q1的财報,總營收50.7億,與多數網際網路平台恢複增長的情況不同,同比增長僅0.3%,幾乎陷入增長停滞。

再加上之前的“UP主停更”事件,B站再次成為話題點:

學生黨沒有錢?

白嫖成性還要罵“資本家黑心”?

品牌投放ROI低穿地心?

那為什麼二次元使用者養活起了原神這樣的氪金大遊戲?

B站使用者到底有沒有商業價值?

B站是品牌的應許之地嗎?

消費能力低?

很多人都在說“B站使用者沒有商業價值”,但大家指向各異。

有人是說錢,認為B站使用者消費能力低。在新營銷看來,這個點,既是,也不是。

把B站人群一分為二,學生黨和工作黨。看前者,B站無疑學生含量很高。在QM2023TRUTH報告的00後月活使用者規模TOP20偏好榜中,擁有4543.3萬00後的B站以180.1的活躍滲透率高居第一。學生嘛,手裡錢不多正常。

但“貧民窟男孩女孩們”(褒義)照樣成就了很多大生意,比如拼多多、蜜雪冰城......是以,這個群體在經濟實力上沒毛病,他們也是很多品牌正在找尋的天菜TA。

工作黨則無需多言,老二次元出了名的願意為信仰充值、舍得為熱愛花錢,強烈的圈層粘度讓他們搶購價格不菲的手辦、為喜歡的手遊氪金。

而B站的3.26億月活人群,也是微信、抖音、淘系、優愛騰等其他網際網路平台的使用者。@今晚要吃5碗飯就是一位資深B站玩家,他的行為軌迹或許可供參考:買東西用拼多多和淘寶,買水果用抖音直播,想要看地方攻略或者教程分享選小紅書,明星吵架選微網誌,在B站看曆史、大學教授講課等,不點贊,但給原神、王者榮耀等花了很多錢。

人群是相同的,但在不同平台上,人們面對商業展現出的寬容度天差地别。

對廣告态度苛刻?

對待廣告,使用者在B站上以嚴苛著稱。

優愛騰常見的貼片廣告,B站使用者強烈抵制。這或許與B站起于UGC的發展曆程有關,也注重使用者體驗,在很多白嫖黨義正言辭表示“因為沒有貼片廣告才選擇 B 站”的背景下,平台希望打造“純淨的網際網路桃花源” “深度”氣質。其高層留下過“B站永不加視訊貼片廣告”、“未來可能會倒閉,但絕不會變質”的名句。

在軟廣方面,使用者也比在其他平台更加挑剔。一個著名的“恰爛錢”遭反噬案例來自知名遊戲UP主@敖廠長。幾年前,他為遊戲《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做宣傳,在視訊中形容其“吸取了日美動作遊戲的精華”、“獨一無二的國風動作遊戲”,遊戲實機體驗卻令人大跌眼鏡,被衆多玩家指控為消費情懷的商業欺詐,瞬間UP主人設崩塌、遭遇信任危機。

他們隻願意為非常有趣的商業創意埋單,欣賞“軟飯硬恰”。以知識區UP@小約翰可汗為例,總能從各種曆史事件的講述中“絲滑”切換到為金主爸爸打廣告,讓觀衆“猝不及防”;且造梗能力極強,會圍繞品牌生産出諸多名梗,比如念完廣告後打一個嗝,以自嘲“吃飽了”;不少粉絲也參與到玩梗過程中,或戲稱UP為“約翰那厮飽”,或刷屏感謝品牌“資本催更”。

“B站使用者最沒商業價值”,真假?
“B站使用者最沒商業價值”,真假?

對廣告内容要求如此之高,這就讓品牌壓力山大了,需要非常耗費腦力、心力與财力,反複打磨。

“在B站上做營銷,除非你是雷軍、釘釘這樣的網紅企業家或者網紅品牌,天生自帶流量,不然隻有兩條路可走——要麼極緻卷内容,要麼極緻卷預算。”卡思學苑&卡思咨詢創始人李浩說。後者的典型代表如拼多多,誕生了“拼多多百億補貼UP主”的玩笑梗。

不僅如此,卷生卷死做出來的品牌植入,還要過“省流管家”這關。彈幕中的“空降指揮部”,會告訴觀衆“空降”的時間,精準跳過廣告,“空降成功,感謝指揮部”的留言時常刷滿螢幕,也讓企業本就不高的ROI再往後挪一個小數點。

從廣告上看,B站是缺乏商業氛圍的,而對于電商,B站使用者的态度也較為嚴格。

抵觸直播帶貨?

去年6月,500萬粉的UP主@大祥哥來了 曾嘗試直播帶貨,預告階段就有不少觀衆表示抵觸,當天更有衆多粉絲留言“落魄了”“取關”表達失望。

當然,也有一些取得了不錯銷售成績的UP主,比如家居家電品類主播@ Mr 迷瞪等。但對比其他平台達人紛紛湧入帶貨大潮的盛況,B站UP們普遍較為猶豫,既擔心引發粉絲不滿甚至脫粉,又害怕翻車損毀信譽。

加之B站本身在這方面有許多先天不足,比如流量孱弱、生态角色欠缺、供應鍊不完善等,平台迄今為止并沒有形成完整的商業閉環。

綜上不難看出,品牌在B站做營銷其實是“hard模式:素材創作門檻高、氛圍對商業不友好、沒有打通全鍊路(這個鍋不能讓使用者全背)、效果無法衡量。雖然這些年,我們時不時地聽聞一些品牌在B站賺得盆滿缽滿,但大多依賴的是品牌或者UP主自身的特質,缺乏普遍的可複制性。當經濟環境趨緊,品牌營銷愈發追求“算得過賬”來時,B站很難進入首選梯隊。

對于“小破站”來說,未來的商業化之路,任重而道遠。

(本文在撰寫過程中得到了潘達、嶽守初兩位B站6級硬核使用者的大力支援,特此感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