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嘴鉗背後,看不見的女性之痛
人物
2024-06-03 20:56釋出于北京人物官方賬号

你曾經受過鴨嘴鉗帶來的恐懼嗎?
不久前,我們發起了征集「由鴨嘴鉗想到的在婦科檢查中的痛苦時刻」,一小時之内,就收到了400多份回信,感謝各位的信任與分享。在最終回收的1188份問卷中,「捅」這個字眼出現了40次,幾乎是出現最頻繁的動詞。這個動詞背後,是受檢者感受到自己正在被粗暴對待。
問卷中99%的讀者表示,鴨嘴鉗給她們帶來了糟糕的身體感受——「冰冷」「疼痛」「撕裂」「出血」頻頻出現。鴨嘴鉗造成的異物感、疼痛感、恐懼感,在許多女性生活中揮之不去。
而比起鴨嘴鉗帶來的身體不适,一半以上的讀者提到,在婦科檢查過程中,與醫生的互動也直接影響着自己的心情。當受檢者将隐私部位暴露出來,醫生卻冷漠、不願聽取自己講述的時候,她們的緊張感會加強,疼痛感也會是以加劇。
不舒适、不體面的感受給女性帶來了漫長的隐痛和傷害,并影響着她們未來的生活。一個很簡單的細節是,在所有回信中,有20多位讀者提到,每次體檢的時候,要把婦科檢查留到最後,留給自己充足的心理建設時間。甚至有人因為糟糕的婦檢經曆,對性生活恐懼、對生育遲疑、對健康失去掌控。
幸運的是,仍有一些讀者感受過來自婦科醫生的溫度——@于小魚 記得,當自己在婦科手術後,無法下地時,有一位大夫曾拉了她一把,她忘不了當時的感動。@潇潇 則在檢查過程中被男醫生悉心地照顧到了隐私。
事實上,在脆弱的時候,女性完全有喊痛的權利和自由,在不安的時候,她們需要的是科學的指引,是了解、關懷、充分的尊重與包容。這一次,我們選擇将女性在婦科檢查中的經曆與感受如實呈現,讓疼痛與傷害被言說、被看見。這些經曆和體驗或許不能代表全部,但被聽見、看見,就可能推動更良性的改變。
(注:本文不含任何醫學建議,如有不适,請及時就醫)
文|令頤
編輯|魚鷹
「不要說都是女的沒關系,
每個人都有保護自己隐私部位的權利。」
在回收的問卷中,有将近一百位讀者提到,在婦科檢查過程中,自己的隐私沒有得到妥善保護。很多情況下,檢查室隻是用布簾子隔出來的一個閉塞空間,簾子之外的人可以清晰地聽到自己與醫生的交談,甚至看到她們的待檢部位。這讓她們從躺在檢驗床上的第一秒開始,就已經心存緊張和恐懼。
@x 20歲
在國中的時候因為外陰瘙癢去看過婦科。環境很糟糕,醫生随意和别人聊天,檢查的房間隻用一個簾子擋了一下。醫生随意地「開玩笑」問我是不是因為性行為導緻的問題來看婦科的,引起了旁邊一群人的笑聲。
@可可 27歲
沒有結婚之前做過婦科檢查。當時我沒有經驗,顯得很害怕又手忙腳亂,結果被旁邊在等檢查的人笑。醫生看我很緊張,問是不是沒有性生活,我說沒有。旁邊等着做檢查的人笑得更開心了,還說都沒有性生活要做什麼婦科檢查。當時我簡直覺得自己好像做了什麼丢臉的錯事,回家之後我就哭了。
@那夏 27歲
我和另外一個女生并排做檢查,醫生檢查完我再檢查另一個,非常流水線,全程我也插不上話,更别提喊痛了,隻能忍着。
@KK 35歲
醫院哪怕有叫号系統,看診室門口也常擠滿烏泱泱的候診人群。檢查時,提出希望醫生能讓人群退出去并拉好簾子,醫生不鹹不淡,陰陽怪氣說人家要求隐私,麻煩你們退退。
@Cling 26歲
有一次遇到醫生帶實習生給我做婦檢。我的感受就是像一個死掉的标本一樣,人人檢視我的内部。檢查開始前沒有任何人詢問過我的意願,也沒有人征求過我的同意。
@zanzan 32歲
第一次婦科檢查就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心理陰影。一進門醫生就讓脫褲子,大冬天穿得多,又害怕醫生等急了,還沒來得及給自己做好心理建設就已經脫光了。這時又進來了另一位來體檢的大媽,站在旁邊圍觀我檢查。門也沒關緊,過道裡一男一女的閑聊聲近在耳邊。我感到很不安,但醫生似乎對這些都毫無察覺,當着大媽的面問我結沒結婚、做沒做過。實在太難堪了。接着用了鴨嘴鉗,我感到下體很痛,問醫生能不能輕點。醫生很不耐煩,說你做沒做過,做過還這麼矯情,一會就好了。我并不知道還需要忍耐多久,也沒有勇氣再問了。之後醫生一直強調不要緊張,越緊張越看不清。可這不是我能控制的。
後來醫生不耐煩道,到底做不做了。我也不想再忍下去了,就說我不做了。
穿衣期間大媽和醫生還在一旁冷言冷語,眼神攻擊。出了門果然不出所料,門口對門裡發生的一切一清二楚,我被三五個女性目光鎖定,對我指指點點掩嘴嘲笑。之後尿檢時我發現尿液裡摻有血絲,在醫院衛生間的小隔間裡我還是很不争氣地掉眼淚了。
@芋圓 24歲
每次做B超的時候在後面排隊,床上正在做的病人是完全暴露在排隊的人眼裡的,隻是腹部也罷了,如果前面是在做陰超,她的隐私部位會全部暴露在别人眼裡。不要說都是女的沒關系,每個人都有保護自己隐私部位的權利。
@嘉嘉 25歲
在北京一私立醫院體檢,醫生一邊做一邊和同僚談論體檢人的私生活。缺乏人文關懷的背後是強烈的性羞恥以及厭女情緒。後來舉報,醫生停職一個月。
@小D 32歲
我前幾年第一次做婦科檢查時,出檢查室把樣本遞給檢查視窗,站在走廊,眼淚就快流出來了。
整體不适來源于:
1. 我對婦科檢查一無所知,不要說鴨嘴鉗,我甚至沒有想到做婦科檢查是要岔開腿以這樣的姿勢被人檢視的,完全沒有心理準備;
2. 現場是一位四五十歲的女醫生帶一位年輕男醫生。雖然我明知男醫生是本着科學的态度來完成自己的工作,但對第一次做婦科檢查的我來說既震驚也不适;
3. 醫生的人文關懷确實不夠,由于我非常緊張,醫生一直讓我放松,說「你以後還要生孩子呢,孩子的頭更大,這個才多大」;
4. 把樣本送給檢查視窗的過程非常麻煩,如果是一個人做婦科檢查,你要挎着包、拿着很多單據、手指拿着很多試管,還要先找社保卡、找機器付款、拿付款發票,然後把試管和付款發票交給視窗。東西完全沒地方放,還擔心試管掉落,簡直恨不得長四隻手來幫忙。整個過程你就這樣拿着自己的私處分泌物試管在人群中穿梭。
5.視窗的從業人員态度也并不好。
當天檢查結束後,我就近找了咖啡館休息,爆哭一通。希望硬體裝置能提升,能站在患者角度考慮一下:如何能友善地拿起那麼多試管,如何在拿試管的同時能找到醫保卡去機器付款。除了婦科檢查,做尿檢的廁所沒有放尿管的圓孔,女生必須一隻手拿着尿管,一隻手提褲子、穿褲子。這些明明很容易從硬體上提升,很多醫院卻都沒有考慮到。
圖源電影《從不,很少,有時,總是》
「一聽到鐵盒子的聲音,
整個人就開始顫抖」
鴨嘴鉗是一種婦科檢查器械,有不同型号,有大小長短之分,有塑膠和金屬之分,還有手術和檢查之分。鴨嘴鉗可能給使用者造成痛感,小腹可能因鴨嘴鉗的介入而脹痛,下體則可能有出血狀況。有人在診室中聽到金屬相撞的聲音,就會開始發抖,有人曾在檢驗過程中暈厥。
@程梓鳴 35歲
肉包鐵,涼,痛
@李娜 43歲
疼,感覺鉗子的弧度特别不合适。
@小C 32歲
以前宮外孕過,再度備孕必須做輸卵管造影。記得那天外面豔陽高照,我進去躺在造影台上,當鴨嘴鉗放進去的時候我整個身體發着抖。為了放入打造影液的管子,鴨嘴鉗打開的角度感覺比以往婦科檢查還大,覺得自己快要暈過去了。
@跳跳 27歲
婚檢時第一次見識,痛,撕心裂肺地痛,冷汗滿頭,走出醫院都感覺自己顫顫巍巍。
@小格 32歲
用過鴨嘴鉗,體驗非常糟糕。有一次是一次性的透明塑膠鴨嘴鉗,在撐開的瞬間,斷在我裡面了,醫生把碎片夾出來,又換了一個新的,繼續塞進去撐開檢查,我的内心十分崩潰。
@阿述 28歲
生寶寶的時候,我感染了大腸埃希菌。打了十來天消炎藥,以為退燒就行了,但沒想到出院後不到一周,又回去了。第二次住院後,幾乎就沒停止過使用鴨嘴鉗,每天都要撐開清洗。整個過程非常痛苦,特别是使用非一次性鴨嘴鉗的時候。冷冰冰的物件捅到身體裡,拉扯、撕裂。如果不是神經比較粗,應該每次檢查都得哭。
到後來,一聽到鐵盒子的聲音,整個人就開始顫抖,反射性腿軟。檢查結束後半個小時,都還不太合得攏腿。其實沒覺得特别羞恥,更多是心理折磨。
圖源劇集《倫敦生活》第二季
「都結婚了還這麼矯情」
婦科檢查因為方式特殊,關系着受檢人的心理狀态。有讀者是以開玩笑稱:「應該在檢查室旁邊再安置一個心理疏導室。」除了面對鴨嘴鉗帶來的恐懼,一些醫生會忽視受檢人的緊張、疼痛感受,對此不以為意,「忍一忍就過去了」,并指責她們「矯情」「嬌氣」。這些言語讓受檢人灰心。躺在婦檢床上,一些受檢者會有全方位被審視的感受——從性生活到年齡,從外貌到氣味——都會被評判、被貶損。
@小野 39歲
使用鴨嘴鉗之前我特意清晰地詢問:可否換成小号的?可是醫生并沒有理我,一聲不吭,就讓我脫褲子躺上去。在這種生硬的氛圍下,可想而知,我也無法完全放松,導緻她轉動鴨嘴鉗的時候異常疼痛。
@大敏 25歲
第一次我感到疼痛以後,跟醫生說我好痛。醫生沉默了一會,面對我持續呼痛,醫生說:「哎呀我們是在檢查呀,你看不看,後面還有好多人呢。」我越來越緊張,隻想趕緊結束檢查。檢查結束後,當時的男朋友問我怎麼了,在外面聽到我喊痛。我一下子特别委屈地哭了,眼淚止不住地流。
@米拉 30歲
我的小姐妹告訴我,她的婦産醫生當時看着緊張的她,輕飄飄一句:這有什麼好緊張的,你不是順産了8斤的娃嗎。
@阿言 35歲
有次太疼了我說麻煩輕點,醫生說:都結婚了還這麼矯情。
@蒜蒜 25歲
22歲時用過一次鴨嘴鉗和陰道鏡。那些醫生覺得這就像把體溫計夾在腋下一樣不痛不癢,每個人都該忍着,痛也不要吱聲。但是痛是真真實實的啊,當時我真的很想反駁她,但我怕她不給我做,就忍着沒說話。
可是醫生越來越兇,說我為什麼不排尿不老實,我無奈地說我尿過了,她就指着螢幕說:你看啊!可是我就是沒有感受到尿意能怎麼辦呢。她又說我不配合,還想不想檢查了。我忍着沒說話。她說其他人都不是這樣的,她們都能忍住。
那個瞬間,我就想起小時候去蘭州看病,醫生往我兩邊膝蓋窩裡打針,好深的針頭,猛地紮下去,我疼得叫了出來,站也站不住。醫生說:你還哭了?那麼小的小孩都不哭。
長大後,一模一樣的場景又重制了,我依然沒辦法去化解這樣的問題。喊痛被認為是矯情,被鄙視、被看不起。掙紮是不配合,隻有忍着,默默忍着才符合大家的期待,無論多疼也不能叫出來,沒有人會共情。
固然有很多人對痛覺不那麼敏感,可是背上矯情罵名的就非得是忍不了痛的人嗎?作為女人,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來自女人以及整個社會的刻闆印象和壓力。我希望每個人都不要被這樣對待,忍不了痛不是什麼丢人的、不好的事情,我希望至少能有人懂:喊痛不是矯情,而是真的感到不舒服。
圖源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
@小米 29歲
工作後,體檢時在機關校醫院做過婦科檢查,是年紀較大的醫生,她的醫學知識稍顯落後,每次都會用一種異樣的語氣說:你有些宮頸糜爛诶,小姑娘。每次聽到「糜爛」那種語氣,包括這個詞本身,都讓人心裡很不舒服,仿佛我是個行為不檢點的人。
記得在張羽醫生寫的科普讀物《隻有醫生知道》,還有網紅六層樓醫生的科普裡,都提到過,「宮頸糜爛」不是病,隻是你的「宮頸」形态不是平滑的,是呈現褶皺狀。今年體檢時,她又這樣說,我說「哦,我知道」,她便沒有了下文。
@小葵 25歲
第一次使用鴨嘴鉗的時候,特别緊張,特别冰冷,而且很硬,像一塊鐵硬生生塞進你的喉嚨。醫生特别不耐煩,很多患者等着,是以醫生脾氣很暴躁,導緻我更不敢多詢問用藥方式。當時什麼也不懂,慌張羞恥地沒聽清醫生的話,上藥方式不對,導緻病情進一步加重……
@小天使 38歲
體檢做婦科項目,因為太抗拒,現在幹脆說自己來例假放棄這些項目。
@四月天 22歲
去中醫院看痛經,一個大夫身邊圍着六七個實習生,包括男性,陪同的還有我媽媽。當大夫問到「有沒有性生活」的時候,我整個人呆滞了五秒鐘,說了「有過」,媽媽的表情瞬間變得很難控制。下一個問題是:「懷孕過嗎?近半年有過性生活嗎?」接着一群實習生掏出手機拍我的病曆。走出診室之後自己找了一個走廊哭了半個小時。隻能說毫無隐私保護的婦科門診/婦科檢查是非常傷人的,自此之後再也不願意走進婦科。
圖源劇集《戀愛先生》
「有一位大夫曾遞給我一隻手拉了我一把,她知道我起身困難。」
在1188份問卷中,有不到40人與我們分享了她們還算體面的婦科檢查經曆。在這些經曆中,檢查空間是私密的,醫生每深入一點之前都會确認感受,探測頭也是暖的,「讓我在每一步之間都能有喘息的機會」。還有一些受檢者切實地感受到了醫生對自己的尊重——他們會留下充裕的準備時間,觀察她們的呼吸,感受到病患不适時及時調整動作。很多時候,并非技術的更新讓人舒适,而是被尊重、被關照的過程讓人有接受不适的底氣。
@周女士 32歲
剛好是在網絡争議的這幾天去做的檢查。用鴨嘴鉗的檢查是難受的,但是醫生的态度非常好,一直引導放松,不用強迫自己,如果受不了可以停下來。
特别是要做活檢的時候會提前告訴我,做好準備,可能會有點疼。雖然我會有一些身體上的不舒服,但是醫生的态度和檢查過程中對我的安撫,讓我覺得忍忍也能過去。
醫生一直在觀察我的呼吸,聽我呼吸稍微重一些就會問我,這樣的互動很好。
@Mae 30歲
我主要想分享一下我在日本的一次婦科檢查。首先,檢查空間非常私密,問診區和檢查區是各自獨立的。女性叫到号進入檢查區後會進入小隔間換下身衣物,裹上一條毛巾進入檢查室。坐上檢查椅後,醫生會在我面前拉上一道簾子,這樣就不會看到醫生和操作的過程,隻需通過聲音交流。
醫生每深入一點之前都會确認我的感受,檢查用的探測頭是溫暖、柔軟的。檢查結束後,醫生會告訴我可以起身了,然後她們會主動離開,給我空間整理儀表。等我回到小隔間換好衣服以後,去到醫生的辦公桌區域,才會開始正式的病情交流。最舒适的就是空間感,讓我在每一步之間都能有喘息的機會。
@雨凡 28歲
我去的這家醫院不是私立醫院,是本地比較權威醫院的分院。在進行婦科檢查的時候,有古琴的背景聲,當時出于好奇還問了一下檢查的醫生為什麼要放這個音樂,醫生說是為了讓我們放松心情。
@于小魚 35歲
生孩子之前,婦科檢查很多。檢查過程是否舒适與大夫直接相關。有的大夫會很着急地催促,或者讓調整位置。躺在床上起不來時,有一位大夫曾遞給我一隻手拉了我一把,當時我真的很感動,她知道我起身困難。
@潇潇 33歲
十年前HPV感染,找朋友約了國外的醫院,直接到國外做的檢查和手術,國外醫生的診室有單獨的檢查房間,房間内還有一個衛生間,病人可以先在衛生間裡做清潔,換上浴袍一樣的衣服,躺到檢查的椅子上之後由女護士幫你腰部以下蓋上一塊白布,擋住你的隐私部位,然後才會叫醫生進來檢查。
檢查過程中醫生會先用潤滑劑再放入鴨嘴鉗,還會一直确認你是否感到不适。女護士會全程陪同。
還有一點他們做得非常細心,任何陪同人員進入檢查室,不允許站在直接可以看到患者私處的位置,隻能站在患者的身邊。醫生在給患者看電子顯示屏上的檢查畫面時,也會避免讓陪同人員直接看到畫面。我非常感謝我的醫生,他全程安慰我這不是什麼大病,而且我還年輕,隻要我積極配合治療會很容易痊愈。對的,盡管是男醫生,但我也充分感受到了他對我作為患者的尊重和關心,并且非常了解患者對自己病情的焦慮。
@一隻小貓 34歲
去年因為太過勞累引發了婦科發炎,挂了三甲武警醫院當天唯一的副主任醫師号,是個男醫生,當時就覺得還是挺害羞的,但是病必須治。好在,就診室的女護士語調輕松活潑,指導我做檢查前的準備工作,甚至跟我開了玩笑,逗我放松。男醫生在詢問過我症狀之後,就出去了,直到我按照護士要求躺好,他才重新進來。
檢查過程中,他目光平靜,語調平靜,拿了一次性的鴨嘴鉗,往裡放的時候我略微哼了一下,有點不适,他立馬拿出,說我給你換個小号的,于是重新拆了一個新的,迅速幫我檢查完畢,就出去了。全程沒有任何跟我的目光接觸和對我的凝視,讓我覺得他真的太好了,沒有因為他的性别給我造成任何的不适,專業素養特别好。整個過程他也特别冷靜,平靜,眼神溫和,這種calm的氣質讓我就診體驗特别好。
@momo 24歲
有一次婦科檢查的體驗很好。是位中年女醫生,進門之後會讓我先鎖上門,接着向我講解接下來要做的事情:褲子脫到哪裡,坐在哪裡,她會用什麼儀器做什麼操作,我可能會有什麼感覺。然後讓我放松,深呼吸,很快很輕松地完成了檢查。我基本上沒什麼異樣的感覺。檢查完之後我還問她,我的大小陰唇不對稱是為什麼,她說在她看來很正常,還問我是誰這樣問我的,為什麼會這樣覺得,這不是什麼大問題等等。估計是怕我被男朋友PUA什麼的,特别貼心。
@艾女士 38歲
因為做子宮肌瘤的手術,我接受過宮腔鏡的檢查。因為上了塗抹式的麻藥,是以在大概15分鐘的檢查過程中,痛感有被降低,而且當時的主治醫生是很溫暖的人,全程我從螢幕上看到自己身體内部是很有趣的體驗,醫生會跟我講解,同時告訴我下一步要做什麼。在取組織化驗的時候,需要刮宮,是真的很疼,但因為醫生的态度,讓我覺得我們是一個團隊,而且我疼的時候醫生允許我叫,是以,疼痛是可以忍耐的。
@涼面 36歲
有過三次婦科檢查的經曆。第一次是26歲時,闌尾手術後導緻盆腔炎,去社群醫院,被問到性生活,回答沒有,遭到女醫生的嘲笑,她跟同僚調侃,真清純呀,26歲還是處女。雖然她給我開了婦科檢查單,但是我沒做,羞恥心作祟離開了醫院。
第二次是28歲時,盆腔炎複發,去了更大的醫院找醫生,這次被問是否有性生活史,回答了有,但不多。醫生開了婦科檢查的單子,坐在那個椅子上,她取出鴨嘴鉗,我就知道自己肯定忍受不了。果然,她試了兩次我都因為緊張和疼痛,不受控制地下意識閃躲,太痛了,她說你這樣根本沒法檢查,又說了很多指責的話,大概就是不配合什麼的,最後開了些消炎藥給我。
比較好的體驗是今年年初去醫院檢查雌激素水準,遇到了我的人生婦科醫生。我很坦誠地跟她說了我的情況。她建議我可以做一些基礎的篩查,白帶正常,tct和hpv,并耐心講解了我的病因。我的戒備心一下就消除了,但還是會怕無法忍受鴨嘴鉗。醫生建議說,她先幫助我取樣,如果沒有成功我不要去繳費,如果成功我再去。心理的戒備又放下一層。
她在取樣前給我看了她選用的鴨嘴鉗,是最小号,還耐心講解這是給絕經後婦女使用的,說如果能夠忍受兩指應該是可以的。過程依舊很緊張,她幫我調整姿勢,并不停地建議放松,調整呼吸,經曆了兩次,全部檢查采樣成功。當時真的很開心,終于順利完成人生第一次完整的婦科檢查。整個過程中她都沒有責怪我,也沒有不耐煩,一直在科普和講解,并傾聽我的苦惱,來消除我的警戒心理。
最後的檢查結果也都很健康,她還給了很多保養的建議,也建議我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從醫院出來一直很想哭,覺得以前受了很多不必要的委屈,還有就是這次真幸運。
@jing 34歲
其實真的隻是一句溫柔、耐心的事前提示:可能會有一點疼,不過很快的,深呼吸,放松,放松,馬上體驗就不一樣了。
@X 39歲
我是婦産科醫生。我完全了解患者檢查時的恥感和對器械、檢查的恐懼。
在患者脫衣服上檢查床時,我不會盯着她們看,給她們一點時間空間适應。開始檢查後我會當她們面拆開一次性耗材,消減她們對于「是否幹淨」的疑慮。我會告訴她們我要稍微撐一下,請她們放松,完全放松的狀态不會很難受。
操作到每一步,我會告訴她們:我現在要刷取一點點脫落細胞;我現在要做一下内診等等。讓她們知道我要做什麼,大概持續多久。了解過程、知道進度,也會大大減輕她們的恐懼。我的大部分病人從婦科檢查床起身以後都會跟我說:醫生,你查真的不疼!我會說是你放松得好,我是女醫生,我會善待我的女患者,因為在這個身份之前,我是一位女性。
圖源劇集《機智醫生生活》
檢視原圖 502K
-
鴨嘴鉗背後,看不見的女性之痛 -
鴨嘴鉗背後,看不見的女性之痛 -
鴨嘴鉗背後,看不見的女性之痛 -
鴨嘴鉗背後,看不見的女性之痛 -
鴨嘴鉗背後,看不見的女性之痛 -
鴨嘴鉗背後,看不見的女性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