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尿酸高就會引起痛風?”“喝啤酒吃海鮮也會導緻痛風?”這樣的話題屢屢引起大家的關注。今天醴陵市中醫院就給大家介紹一些關于痛風的誤區,以便大家更好的了解痛風,進而正确認識痛風!
誤區一:隻要關節不痛,血尿酸水準再高也不用管它。
不及時有效控制尿酸水準,痛風發作率會增加,并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發展。

誤區二:血尿酸降到正常,隻控制飲食,不用繼續服用降尿酸藥物,可以嗎?
飲食控制隻能減少外源性尿酸的量,對内源性尿酸的産生無任何影響,停止服藥後,大部分患者血尿酸會上升,血尿酸降至正常後,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誤區三:一旦得了痛風,終生與酒肉無緣。
在痛風緩解期時,不是嚴格忌口,而是适當控制飲食,不可能以犧牲機體營養需要為代價,定期醫院随診。
誤區四:治療過程中,痛風反而發作越來越頻繁。
在血尿酸水準的突然下降引起關節滑膜或軟組織中的尿酸鹽晶體脫落,迅速誘發局部的發炎反應,引起急性痛風發作作,稱為“轉移性痛風”,其實尿酸鹽結晶的清除,有利于關節的恢複。
誤區五:高尿酸一定會引起痛風,尿酸不高就不是痛風。
沒有高尿酸就不會有痛風,但尿酸高未必一定會發生痛風;痛風急性發作時會比平時甚至正常。
誤區六:急性痛風,打幾瓶消炎藥就可以了。
痛風屬于無菌性發炎,使用抗生素治療不是細菌引起的發炎,不僅不對症,還是濫用抗生素,痛風發作所說的抗炎藥,實際上是非甾體抗炎藥,比如:塞來昔布、依托考昔等。
誤區七:痛風的藥物毒副作用大,可以不吃嗎?比如秋水仙堿。
藥物的副作用遠小于痛風對機體的損傷,在醫生指導下定期複查也能避免;覺得秋水仙堿副作用大,可能是劑量過大,小劑量的秋水仙堿與大劑量相比所起到的治療作用差不多,但是大大副作用發生的情況。
誤區八:尿酸危害這麼大,那我降得越低越好嗎?
尿酸能夠刺激大腦皮層,增強智力,同時還是一種抗氧化劑。是以,尿酸并不是洪水猛獸也不是越低越好。建議:降尿酸治療時血尿酸不低于 180μmol/L。
(編輯ATU。圖檔來源網絡,侵删)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 醴陵市中醫院 經典科 李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