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志武:對當下的中國經濟和商業的幾點認識

作者:正和島

當今世界經濟社會動蕩,中國企業發展的内外環境充滿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正和島内容推出了新的"問路"經濟專欄,聚焦和探讨中外曆史和現實中的重要事件,為商界領袖和廣大讀者描述經濟地圖走向未來。

在第二期中,我們采訪了中國經濟學家、香港大學馮教授基金會主席和亞洲全球研究所所長陳志武教授,并就"産權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讨。在采訪中,陳教授就跨境産權保護與糾紛、億萬富翁背後的股權機制、中國企業出國上市的必要性等問題發表了自己獨特的觀點。

以下是本次采訪内容的彙編,不代表平台觀點,歡迎大家進行辯論和讨論。

陳志武:對當下的中國經濟和商業的幾點認識

作者:陳志武,中國經濟學家,香港大學馮氏基金會講座教授,亞洲全球研究所所長

編輯:楊宇軒

來源:正和島商業洞察

(ID:正和道山玥)

01、中國應該抓住美國、日本、歐洲這些"大客戶"

在《财富的邏輯》一書中,我提到中國的外交政策應該與其主要貿易夥伴美國、日本和歐洲國家以及更多的"客戶"國家保持關系。當然,這并不是要忘記和放棄自己的利益,中國可以與西方讨價還價,但主題是合作和談判,以確定中國的利益。

長期以來,美國、日本和歐盟作為中國三大貿易夥伴,已超過中國對華直接和間接貿易總額的50%。從通常意義上的"客戶服務"來看,這些國家和地區都是中國最大的"客戶",應該是中國最重要的關系對象。

現在中美沖突仍在繼續,世界正在演變成"兩極"秩序,國際貿易成本大大增加,但我的判斷沒有改變。企業是否知道,如果他們的公司想要生存,與大客戶的關系必須專注于關懷。否則,公司的大客戶就跑掉了,工資要付多少錢?員工的家庭依靠什麼來維持生計?

1978年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成功,離不開全球化的國際秩序。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将世界變成了一個統一的無國界市場,使中國等勤勞的大國迅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如果世界被分成兩個陣營,在經濟層面上,這将意味着兩塊世界市場,就像冷戰期間一樣,這當然會對大出口商造成損害。是以,應該努力改善國際秩序,但不要把它拆成碎片。

今天,中國面臨着如何拓展海外、開拓海外市場、在海外尋找資源的問題,面對英國和後來的美日等挑戰,中國需要考慮自己的"海外利益"。今天的海外産權保護體制與過去不同,對中國企業海外利益的保護得益于國際貿易體系和世界貿易組織和聯合國的國際政法秩序。

02、如何看待發達國家企業産權受到挑戰?

在當今的國際環境中,我們需要考慮保護中國的海外利益。

目前,許多中國企業已經或将要進行海外投資,特别是中國的能源和資源企業,投資地點主要集中在落後的亞非國家法律環境,隐含産權和貿易風險非常高。此外,中國企業如何不僅通過投資這些國家,而且通過派遣大量員工來確定自己的生命和财産安全,這個問題越來越重要,這是中國政府在任何時候都沒有遇到過的問題。

其實我們也可以看到,過去,對管理者的資産沒收和扣留大多發生在不尊重産權、不償還債務的開發中國家,但現在這些可能發生在發達國家。如何看待跨國産權保護問題?世界法治是否發生了變化?

在我看來,随着運輸技術和資訊技術的快速發展,跨境交通大大增加,保護跨國産權應該說越來越可行。雖然個别案例有時會由于這樣的原因而出現,但它們通常會變得越來越好。原因很簡單:國家之間利益的交換和利益的滲透既衆多又複雜,任何企業和個人,甚至任何國家,如果違法行為或破壞他人的财産權,執法的手段和手段将很多,難以逃脫。

以前的情況是,國家之間的互相交流和互相滲透并不多,彼此掌握的承諾也不多,是以可以無法無天,對方難以制裁。現在不一樣了。這一點,包括銀行間轉賬、跨境逃稅等,在今天的國家聯網背景下很難實作。這些都證明,跨國産權保護、利益保護已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03. 中國的知識産權保護還不夠,這是可以了解的

如今,西方國家正在将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移植到中國等開發中國家,并專注于産業鍊的前端和底層,這是經濟中增加最多的部分。在此背景下,西方國家更加注重各種制度的完善。

根據北國開發研究院周啟仁教授楊曉楷對産權保護的看法,"如果國家不走上正軌,私有産權将難以發揮作用。私有财産不在軌道上,整個市場的基礎也不在軌道上。"那麼,中國對私有财産的保護是否走上了正軌?"

事實上,自從9000年前中國進入定居農業以來,它已經學會了尊重私有财産權,保護他人,保護自己的财産權。是以,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社會與财産權保護的關系已經很久了,并不新鮮。

這些年來,其他社會紛紛指責中國知識産權保護不足,主要是指涉及"技術"和"知識"的知識産權保護。由于這些"技術"和"知識"是看不見的,習慣于農業社會的人很難意識到這些東西是有價值的,或者它們屬于私有制。

例如,中國社會的識字者曾經認為知識應該是自由的,屬于社會的每一個成員,不應該受到知識專有的發明者的保護;其原因是,在過去,在農業社會中,食物和其他物質生産活動以外的事物不應受到保護。

在工業革命之前,歐洲社會并沒有保護"技術"和"知識"的财産權,而隻是從工業革命開始;

是以,我想說,中國不是100%意識到"技術"和"知識"産權保護是可以了解的,因為它隻是在過去二十年左右的時間裡才走出農業社會,進入工業化社會,但轉型過程進展迅速,多年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我樂觀地認為,今後情況會越來越好,特别是随着法治的進步和法律界的擴大。

04、對于民營企業保留海外上市管道,是非常必要的

在1940年代和1970年代,開發中國家正在驅逐外國跨國公司和外國投資,但今天情況恰恰相反:每個人都想立法改善自己的投資環境,盡量吸收最多的外國資本,在"吸收外國投資"的競争中。幾十年來,這項政策已經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仿佛它改變了世界。

正是在這樣的世界背景下,中國企業開始"走出去"。與此同時,中國過去40年吸引外資的能力也很強,主要是因為經濟增長的步伐很快,特别是地方政府通過稅收優惠和土地優惠互相競争吸引外資。

中國股市在一定程度上向外國投資者開放。轉型期國家的股票市場被稱為"新興市場",由于缺乏互補的立法、行政和司法制度,是以受到不同的對待。

股票市場等大衆市場的成敗恰恰取決于一個國家的法治程度和司法效率。判例法國家(英國、美國等國家)之是以發達證券市場,是因為它們法治性強,對中小股東的權益得到更好的保護。證券市場的發展需要從建構配套市場機構和機制入手。

直到1986年,英國才有了真正的證券監管機構,當然,美國早在1934年就成立了證監會。但在100多年前,他們的股票市場依靠"純法院"模式來協調所有證券交易,總體上發展良好。他們為什麼成功?這些都值得我們思考和研究。

中國證監會主導的證券立法、執法和公正程度仍然相當高,法院參與證券市場的程度仍然很低。是以,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正因為如此,為了保持創新創業的活力,尤其是高科技的發展,我個人認為民營企業要繼續保留海外上市的管道是非常必要的。這個管道極其重要,否則創業和創新所需的風險投資将停止或服務不足。

05、隻願意讓孩子接手,隻會切斷公司的生命

中國國有企業50年或80年的實踐證明,隻有靠道德要求而沒有制度支援,當進入中國的"職業經理人"後來會變成"非職業"經理人時,管理者很可能隻注重實作短期利益,采取很多短期行為。即使在今天,中國的大多數企業家也不接受"職業經理人"。

據我所知,中國民營企業大多還在創始人的控制之下,還不是第一代。任何經曆過企業遺産的人都知道,他們的孩子很少最适合接管自己的公司。特别是在獨生子女政策下,企業家幾乎沒有或根本沒有繼任選擇,隻有一個繼任者。

想想看,在20世紀初之前的古代中國,可以有三個妻子和四個孩子,曾經做生意的人可以有很多繼承人可供選擇,但即便如此,古人還是來了"富三代"的經驗總結。現在一夫一妻制,加上獨生子女,繼承問題能比中國古代解決得更好嗎?我不這麼認為。

我知道,大多數企業家仍然會接替他們的孩子,而不是職業經理人和公司治理,隻有極少數企業會真正出售。到目前為止,亞洲社會通過出售企業解決的繼承問題并不多,都在等待企業無法繼續銷售。是以我想說,在解決職業經理人繼任和公司治理問題之前,大多數中國民營企業都沒有長期投資價值,很少有企業能夠長期生存,閃光燈是主流。

其實,國内企業的人應該想開一些,正如彙源老闆朱新立所說,"企業如子,像豬一樣賣。隻有達到這個水準,你所成立的公司才能長壽。另一方面,如果自己企業愛情太多,隻願意讓自己的血肉繼承,那種愛情隻會切斷公司的生命。

06、現在是"沒有股權很難緻富"的時代

這些年來最受關注和最令人興奮的話題是億萬富翁蓋茨,貝佐斯,馬化騰和馬雲的财富程度。蓋茨的個人财富早年超過600億美元,蓋茨二十多歲,羅賓·李在三十多歲時成為億萬富翁!

與傳統社會相比,這些數字甚至不是普通人所想象的。2019年,中國城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将達到3萬元左右。馬雲家族的個人财富2750億元,相當于917萬城鎮居民一年的可支配收入。對于傳統社會和今天的人民來說,這些都是天文數字。

為什麼這些企業家如此富有?他們的财富機器和傳統商家有什麼差別?在我的書《财富的邏輯》中,我提到制造産品、銷售産品和服務隻能帶來少量财富,而現在"沒有股權很難緻富",從股權中賺錢比從傳統商業中賺錢要快得多,财富的規模也很大。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賣一個産品,賣一個服務,隻能得到一個收入,然後隻能生産更多的産品,更多的服務,才能獲得更多的收入,還需要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實作這些收入。

而如果你創業,讓公司未來的收入預期能夠永久且非常好,那麼,當你出售公司股權時,就是出售未來無限年的收入流貼現總價值,不必等到未來年複一年才能實作收入,而是提前通過股權市場向未來無限收入流現金。

對于那些有能力創辦公司、管理公司、建立健全治理結構的企業家,以及有能力選擇職業經理人的企業家來說,這是賺錢的方式,并不适合所有人。這就是為什麼更多地了解現代企業系統和現代管理模式很重要的原因。

07、保險和房地産投資,就是要更好地防範風險

對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群體來說,保險産品和房地産仍然是家庭資産最合适和最重要的資産。一個原因是,這些是解決未來風險和治療養老的最直接環節,另一個原因是這些投資比股票、債券和基金等金融産品得到更好的管理和應對。

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比較容易出現欺詐,而房地産和保險雖然經常存在欺詐,但騙相對困難一些,這些都是看得見的利益,摸投資商品,保險也是金融産品,但畢竟病假、财産着火、車禍等事件容易判斷。我知道很多人不認真對待保險,這個教訓應該填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