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際網路+時代IT管理者的轉型

近期,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熱潮真是一浪接着一浪,它實際上是一次政府和企事業的自我改革,利用網際網路+的思維與技術對生産模式、流通模式與營運模式進行全新的變革,商業的本質是沒有變的,隻是穿了個馬甲來表演,我們是真的很落後,否則就不會讓政府來扛旗呐喊,這本該是市場行為,所有的變革應該都是為了提高效率産生利益,至于用什麼手段與工具真沒有必要搞來搞去。毋庸置疑,現在這個時代是創新創業的重大機遇,人們掀起了、一定還會掀起一次次的創業創新高潮。

    作為IT企業,是會迎來越來越多的機會以及越來越大的市場空間,傳統的軟體開發與産品越來越沒有了市場,無論是政府還是企事業,都會從資訊化到智能化最後到智慧化,資訊化是手段,智能化是能力,智慧化是生态,面對新時代新思維新模式,IT管理者需要自我革命,才能讓企業與客戶跟得上時代的步伐。

 1.沒有了老闆,樹立服務形象

在以80後90後為主的團隊裡,最好不要高高在上指點江山,就算你若幹方面都很牛逼,也要保持謙遜的态度,認真傾聽各種聲音,盡可能提供更好的關懷和服務,員工就是您的使用者,您的上帝,如果您連服務好員工的能力都不夠,那麼你如何能服務好使用者?

2.大部分時間花在使用者體驗上

網際網路+時代是一個體驗為王的時代,如何讓使用者在半分鐘内愛上你的産品并且越用越愛是至關重要的,要做到這一點,涉及的次元很多,有美學,心理學,行為學等等,作為管理者,你應該花大部分的時間在使用者體驗上,去學習,去體驗,去快速得到回報并及時調整,去思考如何讓使用者快樂地參與到産品疊代過程中,産品最終的體驗效果是由使用者來決定的,而不是你的閉門造車。

3.多與使用者交流,了解使用者真正的需求

網際網路+時代,個人認為創業容易挂掉的原因有:一是逆勢而上,沒有成功的企業,隻有時代的企業,當時代與市場變化時我們沒有及時調整,進而被使用者抛棄。二是遠離您的使用者,無法給使用者提供真正實用與高體驗感的産品與服務。是以,管理者應該要主動去研究趨勢,要麼形成生态要麼加入生态,一單一單接項目的道路越來越窄,試圖獨食也越來越不文明,閉門造車自以為是一廂情願的東西最終都比較容易自我崩盤。管理者還應該多與使用者交流,快速擷取使用者回報,真正去了解使用者的需求,不斷疊代産品與服務。

4.關注與打造新型的企業文化

去過一些網際網路公司,包括牛逼的BAT,發現這些公司通常是工作環境個性化,氛圍輕松,給員工優質的生活服務,營銷政策與動作兇狠,超級崇拜企業創始人等等文化現象,相比傳統企業,網際網路企業的文化具有很大的創新性,讓人眼前一亮,他們的主動學習、快速創新、迅速響應、分享價值等特色企業文化值得學習與推廣。

5. 下放權力,把日常營運管理交給職業經理人

既然管理者要做這麼多不一樣的事情,那麼另外其他的工作就要舍得放權,把企業日常管理與營運交給忠誠的職業下屬去做,張瑞敏說過:“消滅管理層,不僅可以和使用者實作零距離,還能充分放權給員工,并與所有合作方共生共榮。”

以上都在講IT管理者的轉型,回到企業本身,其實不必驚慌,在沒有想清楚之前真沒有必要找這個專家找哪個服務商來幫助實作網際網路+,個人認為最終你要實作網際網路+的核心營運,一定是靠你自已,技術與苦力可以靠别人,是以你要思考清楚你的企業應該如何去實作營銷模式、産品模式、管理模式與商業模式的網際網路化。其實我們很多時候都在泛泛的談着網際網路+,那隻是盲目跟風,都比較片面,夜深人靜時你還是需要”針對自己企業的性質對症下藥,了解自己産出與消耗最大的環節,多尋找網際網路上可以幫助提升該環節的産品、能力或者方式,以此來展開自己的網際網路+程序。”

網際網路+時代IT管理者的轉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