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推進同城化發展 共建“成德”城

作者:德陽熱點

四川新聞網(張曉偉記者陳思周紅)北至成都,是最近的城市——德陽。抓住城餘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機遇,德陽加速承德城鎮化發展。

交通、工業、服務業...兩座城市的建設和共享,成果越來越讓人體來到兩地,承德兩地"如住一城"迅速成為現實,"投資德陽就是投資成都"已成為廣泛的共識。

交通共建編織兩處"網絡"

在廣漢市的天府大道北延伸站總是很忙。勞工們加緊了有序建設,争取早日完成建設,為兩地人民帶來交通便利。

這條20多公裡的北燕線德陽段向南延伸,直接連接配接成都中心天府廣場。2022年完工後,從德陽市中心到達杜尚環路需要半個多小時。

如果30分鐘感覺太長,那麼有23分鐘可以直接到達都铎車站。目前,承德兩地每日有100多列火車線路,高峰時段最短的發工廠中的房間隔隻有5分鐘,真正實作了公共交通的營運;

而正在籌建的城市鐵路S11線開通,從德陽到成都火車北站的時間将進一步縮短...真正在軌道上實作城市化。

此外,在雙流國際機場線開通後,在雙流國際機場新線的基礎上,兩條專線共運送旅客近18萬人次,承德開通三條城際公交線路,"斷頭路"已開通3條,"天府通"實作互利共赢。

加快承德城市化發展,建構密集暢通的交通網絡,是關鍵。德陽努力打造"10高18快13軌"承德通城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已建成6高5快4鐵綜合交通網絡。

密集的交通網絡正在編織,未來兩地交通将越來越便利,最終實作城市與城市在空間上的無縫對接。

産業融合深化經濟"繁榮"

交通便利使兩個經濟體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2021年8月24日.m 11時51分,一列載有50個集裝箱的X8086貨運列車離開德陽國際鐵路物流港前往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标志着德陽-中國從一開始就向中歐地區轉移的正常化。

依托成都國際鐵路口岸,德陽貨物與成都貨物攜手出國,在德陽打開了一扇新的經濟之窗。這是承德經濟共榮的一個縮影。

"共榮"首先必須是"共融合"。德陽重裝資本,與成都共同打造承德高端能源裝備産業叢集成功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叢集;德陽與天府新區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共同打造總部基地;廣漢聯合新資本西南石油大學打造全省首個跨城油氣産業生态圈。

由四川宏華石油裝備有限公司、西南石油大學、中石油四川青鑽工程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高校、行業共有44家企業組成,四川省油氣鑽井産業聯盟在科技成果對接活動、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生産、研發合作和科技教育訓練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據悉,2019年,由宏華集團、西南石油大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共同建設的世界首個海洋非岩天然氣水合物固流開采實驗室在中國西南石油大學揭牌。該項目有望開發出一套适合淺層天然氣水合物提取的裝置,該項目将填補國内空白,處于國際領先水準,并可用于各種海上裝置,将科技創新能力推向一個新的階段。

"油氣鑽井産業聯盟在産業鍊上下遊、硬體裝置、技術解決方案、政府機構、科研機構等衆多環節之間建立了交流平台",宏華集團相關人員,以高端技術為龍頭,整合企業産業鍊,促進企業整體發展,配套發展, 營造和諧的産業發展環境,促進油氣鑽井産業聯盟企業的發展壯大和産業鍊的實力。

據不完全統計,成都生産工具、成飛電子科技、成都鉑钛業等512家企業為德陽東汽、東電、國機重裝等重點企業提供産業化支援。和德陽中國雙、淩峰航空、宏華石油等190多家企業為成飛、成發、中石油西南公司等350多家企業提供支援。龍宇、英傑電氣、東方水利等33家企業在成都設立研發機構...

2020年以來,成都地區投資項目111個,總投資384億元,初步形成了"總部基地"、"研發制造"的産業協同格局。

承德城鎮化程序加快發展,政府和企業都在全力推動兩地經濟一體化發展,真正實作從融合到共同繁榮的融合。

服務共享消除兩地之間的"心理差異"

最近,在中江工作的周志勇通過公積金貸款在成都買了一套房子,未來可以用中江的公積金還清成都的抵押貸款。這是住房公積金配合城市貸款政策給他帶來的便利。

如果說交通便利就是消除承德與城市的距離,那麼,生活的便利就是消除承德與城市的心理差距,真正實作"住在德陽就是住在成都"。

要實作這一目标,就要實作醫療、教育、政務等服務的共享,讓德陽市民的生活充滿獲得感和幸福感。

目前,承德85對學校要建,誠國外德陽校區建成招生,成都師範學院拟建德陽校區,四川老師綿竹附屬學校于9月正式投入使用。一系列合作推動德陽教育資源的不斷優化,讓德陽學生得到更好的教育。

在承德城市化的推動下,德陽的醫療水準有了很大的提高。全市20多家醫療機構與華西、省立醫院等雙向轉診、遠端會診、醫協建設等合作,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德陽分院項目正式簽約,省人民醫院成功管理全市第二醫院,華西承辦綿竹市人民醫院,城德梅首都25家醫院取得74家互檢結果 識别。

程德美跨城工作項目100項,讓群衆在四個地方不必跑長路,做事更友善。其中,德陽廣漢市和成都市青白江區率先突破行政地域限制,實作跨區域審批服務工作項目已達270餘項。

推動承德與城市共同發展,德陽永不止步,未來将如何進行?将會發生什麼?讓我們拭目以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