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白鹿原

站在西北黃土高原上的土塬上向遠處張望,任何人的心裡都會産生一種油然而生的感歎,仿佛早已忘掉了這千裡土塬的貧瘠,心裡是此起彼伏的感懷。這高高的黃土堆,我們把它叫做塬,塬中間的叫做川道,川道顧名思義就是河流流過的地方。千百年,甚至上萬年來,我們的祖先就生活在這裡,這貧瘠的土地上卻也養育着中國最古老的人群。

我們在這古塬上世世代代的生活,這千裡的土塬就是我們的母親。人們在他的身上耕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當久别故鄉的遊子看到他闊别多年的故鄉,看到故鄉的這由青青麥苗覆寫着的塬的時候,他的眼裡應該充滿了淚水。因為他仿佛看到了他的父母親,看到了家鄉的親人耕作的背影。大風一起,吹起了漫天的黃土,這曾經埋葬這千千萬萬生活在這裡人們的泥土,隻有他記錄着這裡的曆史。多少年以前或許曾經有兩軍對陣,厮殺慘烈,現在他們在泥土裡,多少年前那些指點江山的能人,現在他們在泥土裡,那頂出家的花轎,那隻耕種的老牛,現在他們都在土裡。千百年來,我們将自己的先人埋在這高高的黃土塬上,這樣他們才可以睡得安心。

塬上塬下的村落裡發生過多少故事啊,這些故事大多數不在流傳千古的史書裡,不在文人墨客的佳句裡,就在那窯洞前靜坐這的老太的皺紋裡,慢慢的也随之進入了着千萬裡的黃土裡。袅袅的炊煙升起,太陽落下來了,就這樣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在關中平原上橫亘着數不清的土塬,那條白鹿跳躍過的土塬,人們把它叫做白鹿原,其實,以前更多的人們叫它灞陵塬。就陳忠實先生的書裡,我們知道了這個塬上的白鹿村,知道了白 鹿兩姓人家,知道了那些故事。有仁義村之稱的白鹿村,是關中數不清的村落中的代表,這些故事既是這片土地上曾經上演過的生活。

    舊的禮儀道德造就了白嘉軒永遠挺直的腰杆,同時也害死了田曉娥。不知道白嘉軒在自己兒子白孝文堕落後,在自己的腰杆被黑娃打折後,有沒有産生過疑問,這些自己信封尊崇的禮儀道德有沒有出現問題。其實,所有的禮儀道德,所有的大衆價值,有一天終會消亡,終會為新的代替,誰對誰錯早已沒有意義,我們感歎更多的是這份滄桑,是人的命運。感歎的是這片土地上的故事曾經就發生在我們的腳下,曾經與我們的先人那麼攸關。我們喜愛的不是或新或舊或對或錯的禮儀章法,我們隻喜歡這片土地,這千裡的土地總有一片是我們的家,總是我們可以回歸的地方,是以,他是這麼的親近。   

下一篇: 石花洞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