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元好問一問問千古

  • 元好問,字裕之,号遺山,世稱遺山先生,有《元遺山集》存世。
    • 清代大文學家史學家趙翼在《題遺山詩》中說:“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 如果人間正道是滄桑,那麼豈不是,人間正道便是師賦工整;

1. 摸魚兒·雁丘詞

乙醜歲(時年 16 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雲:“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壘石為識,号曰“雁丘”。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宮商:宮商角徵羽)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别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有語:

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莺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 乙醜歲:金章宗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以天幹地支紀年為乙醜年,當時元好問年僅十六歲。
  • 識(zhì):标志。
  • 直教:竟使。許:随從。
  • 雙飛客:大雁雙宿雙飛,秋去春來,故雲。
  • “就中”句:這雁群中更有癡迷于愛情的。
  • “橫汾”三句:這葬雁的汾水,當年漢武帝橫渡時何等熱鬧,如今寂寞凄涼。漢武帝《秋風辭》:“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箫鼓鳴兮發棹歌。”平楚:楚指叢木。遠望樹梢齊平,故稱平楚。

    -“招魂”二句:我欲為死雁招魂又有何用,雁魂也在風雨中啼哭。招魂楚些(suò):《楚辭·招魂》句尾皆有“些”字。何嗟及:悲歎無濟于事。山鬼:《楚辭·九歌·山鬼》篇指山神,此指雁魂。

  • 暗啼:一作“自啼”。
  • “天也”二句:不信殉情的雁子與普通莺燕一樣都寂滅無聞變為黃土,它将聲明遠播,使天地忌妒。

2. 論詩三十首

  • 二十:

    謝客風容映古今,發源誰似柳州深?

    朱弦一拂遺音在,卻是當年寂寞心。

    這首詩是論及柳宗元(柳柳州)與謝靈運,主要是論柳宗元,是說柳近似于謝。謝靈運是第一個大力寫山水詩的詩人,他政治失意,縱情山水,肆意遨遊,在山水中尋求慰藉,與當時“淡乎寡味”的玄言詩相比,後人認為謝靈運的詩歌自然清新,有高古之風。元好問推崇謝靈運,認為柳宗元詩歌淡泊古雅,深得謝靈運之遺音。前兩句在一起是說,謝靈運詩的風神容态,照映古今,後世詩人,誰能像柳宗元一樣有謝客風容,并深有所得呢?後兩句是說柳宗元的詩淡泊簡古,如清廟之瑟,朱弦一拂,唱歎餘音宛在,此冷寂神境,以暗喻道出,恰是如同當年謝靈運寂寞心境的寫照。

  • 第六首

    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甯複見為人。

    高情千古閑居賦,争信安仁拜路塵!

    這首絕句通過評論西晉太康詩人潘嶽批評、嘲諷潘嶽做人做詩的二重性格。元好問從詩寫真情出發,鄙視詩寫假話,言不由衷的作品。潘嶽的作品描繪自己淡于利祿,忘懷功名,情志高潔,曾經名重一時,傳誦千古。但是他的實際為人,卻是躁求榮利,趨炎附勢,鑽營利祿,谄媚權貴的無恥小人。是以元好問認為,揚雄說的“心畫心聲”,以文識人是不可靠的,會“失真”,即言不真誠,言行不一的問題。識人,不能隻觀其文,還要看是否言行一緻,心口如一。

    所謂“言為心聲”、“文如其人”,不能絕對化,因為人的思想感情是複雜的、充滿沖突、發展變化的,有時也會出現假象。這樣就要善于分析複雜的沖突現象,善于識别假象,才能獲得正确的認識。詩歌史上詩與人不統一的現象不獨潘嶽,元好問的針砭是深刻的。

  • 第五首

    縱橫詩筆見高情,何物能澆塊壘平?

    老阮不狂誰會得?出門一笑大江橫。

    這首詩評論了西晉正始詩人阮籍。阮籍所處時代正是魏晉易代之際,司馬氏屠殺異己,形成恐怖的政治局面。阮籍本有濟世之志,但不滿司馬氏的統治,姑以酣飲和故作曠達來逃避迫害,做出了不少驚世駭俗的事情,世人以為阮籍狂、癡。但元好問深知阮籍“不狂”,看到了阮籍心中的“塊壘”,認識到了阮籍詩中的真情郁氣(“高情”)。元好問認為阮籍的詩筆縱橫,如長江奔流,神與俱遠,正是他高尚情懷、胸中不平之氣的表現。這說明元好問認識到了寫詩須有真情實感,反映了他對阮籍狂放品格的稱許,對阮籍在黑暗統治下隐約曲折、興寄深遠的風格也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