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付新上司,“三做四不做”,害人害己惹小人,吃虧是自己!

現在企業,鐵打的營盤,流水的上司。國企,經常交流幹部;民企,經常空降總監。作為職員,如何應對一茬又一茬的新上司,也是對綜合适應能力的考驗。職場上,新上司也是凡人,即使胸懷再大,也不喜歡下屬做這四件事。明白這些道理,做好三個方面,繼續延續自己的職業前途。否則,不但傷上司,害自己,還容易惹小人,被小人火上澆油、落井下石。

【一】不要頂着個大腦袋到新上司辦公室

在職場上,你與老上司經過長時間的磨合,已經形成一定的默契。老上司讓你去辦公室,你晃着腦袋就去了,交辦的事項,一個眼神就明白了。新上司不熟悉情況,再讓你去辦公室,你可别習慣成自然,隻帶着耳朵去接收新訓示。新上司巴拉巴拉說半天,由于對他的思路不熟悉,回來的路上可能就丢了一半。是以,新上司到位,一定帶着本子和鋼筆去他辦公室,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認真負責的姿态,也能留下較好的第一印象。

PS:學會與上司相處這門技術,就去領英(全球領先的職場社交平台),咨詢行業專家,優選學習課程,自我技能診斷,提升關鍵能力,走好職業發展的每一步。
【二】不要當面反駁新上司“原來的上司都是這麼做的”

在職場上,新官上任三把火,一般都會展現出與老上司不一樣、與舊做法不一樣,“否則讓我來幹什麼,就是要開拓創新的”。你可千萬别死腦筋、不轉彎,抱着過去的習慣做法不撒手。新上司交待事務,沒等說完,你就搶話把,“我們以前都是這麼做的”。其實,你隻是習慣了以前的做法而已,并非抵制新上司;如果換位思考,新上司會認為你就是在抵觸他。

【三】不要背後發牢騷“新上司的做法不如前任有水準”

在職場上,貨比貨得扔,人比人得死。新上司最煩别人說他“沒有前任有水準、不如前任幹的好”。職場上有些職員習慣了過去的做法,換個新思路新要求往往不适應,以前罵前任,結果換個新人“一窩不如一窩”,又懷念起老上司來,喜歡湊一起開“控訴會”,尤其是“失寵”的老臣更是處處挑新上司的刺。世界上本來就是百花齊鳴,換一個人換一個做法是客觀規律,多多适應,少對比,少罵娘,傳達新上司耳朵裡,有你好果子吃。

【四】不要與新上司置氣“擺老資格、吃老本”

在職場上,有些職員是前任的得力幹将,過去深受信任和重用。換了新上司,以前打下的基礎一切歸零,總有一種“失寵”的酸味。有個别不開眼的老員工,很容易擺老資格,與新上司磨合不力、不對路,如果新上司不照顧老面子,很容易與新上司賭氣、擰着來。在職場上,不管多老的資格,不能适應新上司、迎合新上司,很容易被新上司挂起來、靠邊站。新上司都急于表現,抓緊培植新生勢力,沒有精力去适應老員工,那些故意賭氣、不服氣、制造障礙的老資格,很容易打入冷宮。

出現以上四個不适應情況,主要還是職員的心态問題。一是習慣了過去的職場文化,新上司的到來打破了自己的舒适區;二是自以為非常專業,新上任不熟悉情況,内心不自然地排斥新上司;三是與新上司磨合起來苦不堪言,産生抵觸抗拒情緒;四是以前是骨幹,現在歸零,一時很難重新博得新上司的歡心,不甘心、不舒服。

有的職員會反問,新上司作為上司,應該保持寬容寬厚的胸懷,主動去适應團隊、維護好團隊。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第一,新上司不會延續做法,否則自己的業績何以展現。第二,新上任要對上負責,核心任務就是盡快出業績。第三,新上任要樹威信,對挑戰者必須露頭就打。第四,新上司要培植自己的班底,對老資格有天然的防備之心。第五,上司就是上司,必然要導入自己的職場文化,不會去适應下屬。

PS:學會與上司相處這門技術,一是靠工作實踐感悟,二是靠學習别人經驗。學習優秀精英的經驗,就去領英。LinkedIn(領英)是全球領先的職場社交平台,咨詢行業專家,優選學習課程,自我技能診斷,提升關鍵能力,走好職業發展的每一步。

以上分析了職員和上司兩個方面的原因。如何對付新上司,要做好以下三點:

第一,正确對待新上司的新做法,主動調整自己。充分認識到換了新上司,代表舊上司的離開,一切都要重新洗牌,主動适應新格局才是生存王道,不能抱着過去的習慣思維和做法不放,這基本就是作死的節奏。

第二,要換位思考,樹立“成績歸零、能力不歸零”的思維。不要被習慣綁架,不要躺在功勞簿上,隻埋怨新上司“不識貨”,好漢不談當年勇,要勇于擔當,展現才華,重新赢得新上司的信任和重用。

第三,要擺出高姿态,要做輔佐之臣,不做守舊之臣。職場中,有的人不管環境怎麼變都能迅速适應?有的職員面對環境稍有改變就生不如死?這跟新上司的做事風格沒有關系,主要的原因在于自己适應環境能力不強。新上司既要培植自己的班底,也要平衡舊部勢力,是以當好輔佐之臣,不是什麼丢人的事,而是職場上的正能量,也是主流價值觀。

PS:不管你信不信,不管是體制外還是體制内,跟上司相處是一門藝術,為人處世能力的權重高于專業技術能力。主要原因是,大家智商水準基本都可以滿足崗位需要,最終拼得就是情商水準和為人處世能力。是以,首先推薦一套你不得不看的叢書,肯定能助你一臂之力,有用沒用看了才知道,再說了,哪怕幫助你一丢丢就值了,不是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