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家發改委區域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區域戰略一室負責人、副研究員張燕談兩個合作區建設:更大力度推動對接澳門、香港深度合作

作者:海外網

來源:南方日報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橫琴粵澳深合作區建設總體規劃》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

國家發改委區域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區域戰略辦公室主任、副研究員張岩認為,這兩份檔案的出台充分展現了中央政府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廣東發展的高度重視。 香港和澳門。橫琴、前海将利用各自的優勢和條件,推動與澳門、香港的深度合作,這将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乃至全國深化改革開放中發揮重要作用。

為大灣區建設注入新動力

南方日報:這兩份重要檔案的意義何在?

張岩:這兩個檔案是國家在區域發展中的又一重要布局,是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又一重大部署,充分展現了中央政府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粵港澳發展的高度重視和高度期望。

橫琴、前海将利用各自的優勢和條件,促進與澳門、香港的深度合作,這不僅對橫琴、前海、珠海、深圳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示範作用, 帶動,也要支援港澳更好地融入國家整體發展,推動大灣區率先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

南方日報:橫琴、前海的重要任務是什麼?

張岩:建設橫琴新區,初衷是為澳門工業的多元化發展創造條件。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适度多元化的新産業,加強城市營運合作,建設新家園,友善澳門居民生活和就業,放開"一線"商品,"二線"管制,完善粵澳共同管理和共享新制度, 所有這些都具有重要的改革探索和實踐價值。

前海還強調,要推進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加快科技發展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營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深化與港澳的貿易自由化,擴大金融業的開放,并強調要進一步檢驗改革開放的整體深化。

南方日報:改革開放以來,從建立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到發展開放一場全國性的棋局,地區從小到大。既然國家再次将重點放在區域發展布局中重要城市的重點領域,那麼這種變化又如何了解呢?

張岩: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通過經濟特區建設,形成了豐富的改革開放成果和經驗,并逐漸推廣到全國。目前,向高品質發展、改革創新邁進的任務更加艱巨、要求更高、更加繁重。對此,檔案有三個特點,一是在戰略規劃上有很強的前瞻性,二是在深化改革中具有很強的系統性,三是在任務部署上有較強的示範性,以"點"為"面"更好地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為産業發展提供新空間

南方日報:兩個合作區有不同的優先次序,橫琴着力于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體制,前海地區大為擴大。

張岩:是的。橫琴提出了健全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體制,是重大突破,可以成為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為了更好地發揮兩地的優勢,下一步是繼續完善在地域管理、權益共享、産業協同效應等方面的措施,落地效果。

前海"擴張",從不到15平方公裡到120多平方公裡,有利于更多的市場參與者參與前海改革開放事業,形成多元化、創新的合作機制,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和潛力。

南方日報:橫琴合作區提出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業,這将對澳門經濟适度多元化發展、推動珠江西岸建設起什麼作用?

張岩:橫琴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業、文旅會展貿易産業,以更便捷的人才交流、要素流動促進粵澳要素彙合,有助于破解澳門單一經濟結構問題,也有助于提升橫琴作為廣東合作大平台的地位, 港澳發揮推動引擎作用,進一步釋放珠江西海岸在科技創新、産業發展等方面的潛力。

南方日報:前海更注重金融業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哪個是香港長期穩定發展的國際金融中心?

張岩:金融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領域,前海應通過改革實驗和重大政策,率先探索與香港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和人民币跨境使用。關鍵是要寫一篇關于國際化的文章,一方面要提高前海在金融服務領域的國際化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應盡快采取配套措施

南方日報:橫琴、前海的發展、廣東建構新的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起什麼作用?

張岩:兩個合作區都位于國内外雙循環互相促進的關鍵交彙點,對促進雙循環有很大的作用,主要展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發揮動力引擎在系統建設、重點項目落地、重大改革試驗等中的作用,二是在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的重大舉措和重大改革中發揮主導作用,三是在對接港澳方面發揮視窗和環節作用, 對接國際前沿。

南方日報:廣東應該如何推動這兩份檔案盡快取得成果?

張岩:要落實這兩份檔案,廣東有很多任務,包括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制定合作清單、推進重大項目等等。特别是,盡快在稅務、金融、工業、交通對接等方面出台強有力的營運扶持政策,使兩個方案盡快落地為具體制度、舉措和項目,将大布局轉化為真正的新發展勢頭。

廣東還應與廣州南沙保稅區、中新廣州知識城、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等重點平台,促進兩個合作區的聯合協調發展,更好地促進廣東乃至全國的高品質發展。

南方日報記者王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