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

作者:貴州市場監管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與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密不可分,是築牢中國式現代化物質基礎的動力源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發展。這既是基于對全球工業化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也展現了對大陸國情和發展階段的準确把握。全面認識新型工業化,必須從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角度,科學把握新發展格局下新型工業化所蘊含的時代内涵、所處的曆史方位,抓住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關鍵要素,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不斷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

  全面認識新型工業化,要從全球産業演進的主要方向和内在規律出發。随着資料進入生産要素的程度和範圍日益加深,以數字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突飛猛進,正在對制造業的傳統組織方式産生重大影響。在這輪産業變革浪潮中,大資料、人工智能、雲計算和物聯網等新技術在制造業中的應用日益廣泛,不僅使産業邊界日益模糊,也深刻影響了制造業的投入産出效率,極大地提升了人類社會的生産力水準。正是由于現代産業組織範式的颠覆式變革,全球主要國家都把新型工業化視為未來大國競争的戰略制高點,紛紛出台支援措施予以推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制造強國建設作出了一系列訓示,為大陸新型工業化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總體來看,我們現在強調的新型工業化是一種展現新發展理念的頂層設計,其重點聚焦于解決制造業要實作什麼樣的發展以及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這是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機遇重構競争新優勢的必由之路,是大陸實作産業融合發展的重要創新實踐,也是統籌發展和安全的重要抓手。

  新型工業化的核心是高端化更新,關鍵是數字化賦能,基底是綠色化轉型。推進新型工業化,要堅持系統謀劃、統籌安排和整體推進,把建設制造強國同發展數字經濟、産業資訊化等有機結合,讓創新成為内生動力,讓協調成為根本要求,讓綠色成為鮮亮底色,讓開放成為關鍵抓手,讓共享成為典型特征。一方面,随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風起雲湧,新技術、新業态、新模式不斷湧現,國家間的技術優勢加快變遷,全球産業分工與競争格局經曆深度調整。必須搶抓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技術創新視窗,加快提升産業創新能力,增強在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自主可控能力,擴大在未來前沿領域的領先優勢。另一方面,數字浪潮向各産業各領域廣泛傳播和滲透,正在深刻改變經濟社會運作模式,必須依托數字技術為制造業賦能賦智,把資料要素更好地融入制造業生産全過程,促進經濟社會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發展,讓智能制造、柔性制造、綠色制造的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衆。

  新型工業化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把高品質發展要求貫穿始終的工業化,意味着走品質更優、效率更高和動力更強的制造業發展之路,需要用創新的方式營造有利于新型工業化發展的生态體系。我們既要瞄準長遠目标,也要立足目前存在的問題,在切實落實具體措施上多下功夫。

  一是以創新引領為動力。實作新型工業化,創新是核心動力。世界科技強國在研發投入、人才隊伍和支援配套政策等創新生态體系建設中的經驗顯示,推動形成支援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是一套涉及主管部門、經營主體、行業協會、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等的複雜系統。形成有助于新型工業化發展的創新體系,要全面深化科研體制改革,從科研評價體系、科研資源配置設定、人才隊伍建設和創新成果轉化等方面綜合施策,形成以國家發展需求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和創造性為抓手、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良性發展格局。

  二是以數實融合為主線。利用數字化技術挖掘自身潛力,進行全生命周期的流程化再造,是企業不斷擷取新競争優勢的關鍵。資料作為生産要素進入生産函數,是新型工業化重要的動力源泉。但讓資料跑出“加速度”卻并非易事,這需要我們下大力氣搞好資料治理,健全公共服務,讓“沉睡”的資料要素真正“活起來”。資料治理的重點是加速推進資料确權工作,制定完善的内容采集、加工、流通和應用等不同環節相關主體的權益保護規則,暢通資料要素進入生産全過程的管道。

  三是以産業安全為重點。目前,全球産業鍊供應鍊的縱向壓縮和橫向整合趨勢越來越明顯。推進新型工業化,就是要瞄準大陸在全球産業鍊供應鍊中的“卡脖子”技術,聚焦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從根本上掌握半導體晶片、生物醫藥、航空發動機、數控機床、工業軟體等關鍵核心技術,提高在基礎零部件和關鍵性基礎材料等領域的供應鍊韌性,最終建立以我為主和安全可靠的産業鍊供應鍊體系。

  四是以改革開放為支撐。新型工業化發展是一個長期的動态過程,這需要通過持續不斷深化改革,着力打通各類先進優質的生産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産力順暢流動的通道。要以建構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為契機,加快提升規則、規制、管理和标準等制度型開放水準。持續放寬市場準入,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搭建形式多樣和内容豐富的制造業國際合作平台,鼓勵外資投向先進制造業和高新技術領域,吸引全球創新要素向中國集聚。

(肖 宇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

來源:經濟日報、新華網

編審:官超

審簽:蒲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