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家发改委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区域战略一室负责人、副研究员张燕谈两个合作区建设:更大力度推动对接澳门、香港深度合作

作者:海外网

来源:南方日报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合作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

国家发改委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区域战略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张岩认为,这两份文件的出台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广东发展的高度重视。 香港和澳门。横琴、前海将利用各自的优势和条件,推动与澳门、香港的深度合作,这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乃至全国深化改革开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大湾区建设注入新动力

南方日报:这两份重要文件的意义何在?

张岩:这两个文件是国家在区域发展中的又一重要布局,是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又一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粤港澳发展的高度重视和高度期望。

横琴、前海将利用各自的优势和条件,促进与澳门、香港的深度合作,这不仅对横琴、前海、珠海、深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示范作用, 带动,也要支持港澳更好地融入国家整体发展,推动大湾区率先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南方日报:横琴、前海的重要任务是什么?

张岩:建设横琴新区,初衷是为澳门工业的多元化发展创造条件。发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的新产业,加强城市运营合作,建设新家园,方便澳门居民生活和就业,放开"一线"商品,"二线"管制,完善粤澳共同管理和共享新制度, 所有这些都具有重要的改革探索和实践价值。

前海还强调,要推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加快科技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深化与港澳的贸易自由化,扩大金融业的开放,并强调要进一步检验改革开放的整体深化。

南方日报:改革开放以来,从建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到发展开放一场全国性的棋局,地区从小到大。既然国家再次将重点放在区域发展布局中重要城市的重点领域,那么这种变化又如何理解呢?

张岩: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通过经济特区建设,形成了丰富的改革开放成果和经验,并逐步推广到全国。当前,向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迈进的任务更加艰巨、要求更高、更加繁重。对此,文件有三个特点,一是在战略规划上有很强的前瞻性,二是在深化改革中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三是在任务部署上有较强的示范性,以"点"为"面"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为产业发展提供新空间

南方日报:两个合作区有不同的优先次序,横琴着力于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体制,前海地区大为扩大。

张岩:是的。横琴提出了健全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体制,是重大突破,可以成为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为了更好地发挥两地的优势,下一步是继续完善在地域管理、权益共享、产业协同效应等方面的措施,落地效果。

前海"扩张",从不到15平方公里到120多平方公里,有利于更多的市场参与者参与前海改革开放事业,形成多元化、创新的合作机制,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潜力。

南方日报:横琴合作区提出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业,这将对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推动珠江西岸建设起什么作用?

张岩:横琴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业、文旅会展贸易产业,以更便捷的人才交流、要素流动促进粤澳要素汇合,有助于破解澳门单一经济结构问题,也有助于提升横琴作为广东合作大平台的地位, 港澳发挥推动引擎作用,进一步释放珠江西海岸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潜力。

南方日报:前海更注重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哪个是香港长期稳定发展的国际金融中心?

张岩:金融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领域,前海应通过改革实验和重大政策,率先探索与香港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和人民币跨境使用。关键是要写一篇关于国际化的文章,一方面要提高前海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国际化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应尽快采取配套措施

南方日报:横琴、前海的发展、广东构建新的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起什么作用?

张岩:两个合作区都位于国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关键交汇点,对促进双循环有很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挥动力引擎在系统建设、重点项目落地、重大改革试验等中的作用,二是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重大举措和重大改革中发挥主导作用,三是在对接港澳方面发挥窗口和环节作用, 对接国际前沿。

南方日报:广东应该如何推动这两份文件尽快取得成果?

张岩:要落实这两份文件,广东有很多任务,包括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制定合作清单、推进重大项目等等。特别是,尽快在税务、金融、工业、交通对接等方面出台强有力的运营扶持政策,使两个方案尽快落地为具体制度、举措和项目,将大布局转化为真正的新发展势头。

广东还应与广州南沙保税区、中新广州知识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重点平台,促进两个合作区的联合协调发展,更好地促进广东乃至全国的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王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