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鄧小平因何警告撒切爾:香港問題,不要做絕了

作者:湖北衛視大揭秘

1982年9月22日,英國首相撒切爾率團前往北京,對香港進行為期五天的正式通路。但在與鄧小平對峙之後,滿懷野心的撒切爾夫人不得不回來。

鄧小平因何警告撒切爾:香港問題,不要做絕了

撒切爾夫人不願失敗,在離開北京前往香港後,她仍然聲稱,英國統治香港所依據的三項條約在國際法下是有效的,單方面的脫離關系是絕對不允許的。雖然中英上司人的會談已經結束,但鄧小平和撒切爾之間的競争通過雙方的談判代表團繼續進行。

鄧小平因何警告撒切爾:香港問題,不要做絕了

英國談判代表科利達

當時的英國談判代表科利達(Kolida)在她的回憶錄中記錄了一段話,撒切爾夫人在傳回倫敦後想到了所有可能的手段,甚至是最極端的武力手段,并打電話給國防部長,但在考慮到撒切爾夫人決定采取更溫和的方法之後。什麼樣的方式?也就是說,她的智囊團提出的"用權力取代主權"的建議。

什麼是"主權治理"?也就是說,1997年,香港被五星紅旗取代,但繼續将整個香港租給英國50年以上,英國繼續控制它。一些香港報紙将此舉描述為使中國成為名譽主席,而總經理是英國高管。中國當然不會同意這個計劃!在激烈的辯論中,那是1983年7月,日益焦慮的英國人再也坐不住了。

鄧小平因何警告撒切爾:香港問題,不要做絕了

英國人急什麼?原來,撒切爾訪華時,鄧小平已經定下了兩年的談判期限,之後香港問題就不可能和平解決。香港靠近中國大陸,遠離英國大陸,淡水等必需品主要由大陸供應,英軍沒有防守的可能。此時,10個月過去了,雙方代表仍在談判桌上紅着臉戰鬥,沒有任何進展。面對中方如此堅決的态度,略顯被動的英方派出了新的信使!

鄧小平因何警告撒切爾:香港問題,不要做絕了

鄧小平遇熱

1983年9月10日,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希思。愛德華·希思(Edward Heath)于1970年至1974年擔任英國首相。他對中國有着極大的熱情和良好的感情,正是在他的推動下,英國于1972年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自1974年卸任以來,希思多次訪華,每次來,都會與鄧小平會面。

鄧小平因何警告撒切爾:香港問題,不要做絕了

兩位老朋友給了一個溫暖的寒意。當談話轉向香港時,氣氛突然變得特别沉重。鄧小平對英國政府的談判方式極為不滿。他說:主權根本不可行,請撒切爾夫人改度,我不會在這個問題上屈服,不要把問題擺出來!

英國将如何回應鋼鐵公司鄧小平的警告,即他不應該把問題推向死胡同?

鄧小平因何警告撒切爾:香港問題,不要做絕了

這就是撒切爾夫人在她的回憶錄《唐甯街歲月:傑弗裡》(The Downing Street Years: Geoffrey)中所說的話。豪和外交部希望走得更遠。他們強烈建議我在談判初期讓步,并表示英國将不再繼續在香港統治。我認為沒有理由作出這樣的讓步。我想使用我們手中的每張可以讨價還價并充分利用的卡。但很快就發現,我們的牌太少了。

發生了什麼事導緻英國局勢暴跌,撒切爾夫人甚至對最後一絲幻想都感到失望?原來,1983年9月24日,香港股市遭遇黑色星期六震蕩,港元大幅下跌,物價開始飙升,人們紛紛抛售港元購買美元,商品被搶購一空,香港陷入混亂,群眾陷入恐慌。

鄧小平因何警告撒切爾:香港問題,不要做絕了

香港股市災難

原來,敏感的香港媒體已經嗅到了中英雙方的簡短聲明。1983年9月的第三輪和第四輪談判并不順利,香港社會有傳言說談判破裂了。當時,中英談判成為香港經濟的晴雨表,香港股市上漲時跌幅不大。于是,就在這時,所謂的"黑色星期六"出現在香港股市上。但是,香港股市的波動如何能讓強硬派撒切爾夫人低頭呢?因為股市再次下跌不僅會影響港元的崩潰,還會影響英鎊的頭寸。為了保持英鎊的地位,英國不得不将港元與美元挂鈎,這穩定了局勢。

随後,第八輪談判于1984年1月25日開始。對于中國和英國來說,這是一個分水嶺,在這一天,英國不再堅持主權換規則的談判方式,圍繞中國的提議開始談判,緩和了氣氛。那麼,下一次會談會像中國預期的那樣進行嗎?

明天,繼續為您解密:駐港部隊駐港,珍貴的視訊點燃了每一個中國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