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天梯圖,怎麼隻通過名字初步判斷CPU的好壞呢?
- 開頭的i7、i5、i3,bai這是性能分du級,i7最高,i3最低(當然酷睿i下面還有zhi更低級的奔騰和賽揚等),桌面處理器中,通常i3是雙核四線程,i5是四核四線程,i7是四核八線程,i7還有高端版本是六核12線程甚至更高規格的;台式的i3放筆記本上就是i5。
- 後面四位數字,例如“6700”,首位“6”表示代數,即第六代,第六代酷睿i處理器的核心代号是skylake,工藝是14納米,這個參數可以百度查到;
- 第二和第三位都是性能細分代号,1~3是為i3預留的,數字越大頻率越高,比例i3 4170和i3 4370,4~6是為i5預留的,比如i5 4460和i5 4690,7以上是為i7預留的,例如i7 6700和i7 6800k。
- 第四位通常是都是0,在酷睿i系列裡沒有意義,不過志強系列裡就有意義,末尾是0表示無核顯,末尾是5表示有核顯。
注意:
- 首先應該看是第幾代。i幾的性能分級是在同代的前提下的,不同代的情況比較i幾基本沒有意義
- 不一定是頻率越高性能越好。因為CPU性能還與執行每一條指令所需的時鐘周期數(Cycle Per Instruction,CPI)有關,主頻高隻是機關時間處理的次數多,但是架構好可能完成一條指令需要的次數少。簡單說一個頻率是100,一個是200;100的命中率是80%,200的是20%;50條的時間分别為 ,
怎麼初步比較CPU的好壞 ,頻率大的甚至會慢點。怎麼初步比較CPU的好壞
用于衡量計算機的運算速度。
一般來講,計算機CPU主頻速度越高,其計算速度越高。但是,主頻并非是決定計算機速度的唯一标準,它與CPU的實際運算能力并沒有直接關系。在一定的情況下,會出現主頻較高的CPU的實際運算能力較低的情況。CPI一定程度上更加準确的反映了計算機的運算速度。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