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備知識點:
1、發光二極管沒有電流通過也有壓降;
2、電容兩端電位會向着電容斷開時的電位變化;
3、電容兩端電壓不能突變,兩端電位可以突變;
電路:

第1步、初始時,C1、C2本身不帶電電壓為0,假設Q1先導通,則有:
節點4:0V(因為C1導通相當于接地,這時要配置适當的電阻使C1進入飽和狀态);
節點5:0V(因為C2本身不帶電,兩端電位差為0)-》則Q2截止;節點3:0.7V(集電極導通電壓);節點2:0.7V(因為C1本身不帶電,兩端電位差為0)
因為C1、C2電容兩端電位會向着電容斷開時的電位變化,則節點2、3、4、5的目标電位為:
節點4:0V;節點5:15V;節點2:13.4V;節點3:0.7V (1)
第2步、節點4,節點3已到達目标電壓;節點5在還沒變到15V時就變成了0.7V,使得Q2導通,又使得節點2還沒變成13.4V就變成0V;假設節點2變到0V前電位為V2fm,則C1電壓(節點2電位減節點3電位)為V2fm-0.7V,則2變到0V時,C1電壓還是V2fm-0.7V(因為電容兩端電壓不能突變),則節點3電位為-(V2fm-0.7V),則使得Q1截止。這時有:
節點4:0V;節點5:0.7V;節點2:0V;節點3:-(V2fm-0.7V)
以上過程導緻出現示波器的紅色小刀刺曲線
因為電容兩端電位會向着電容斷開時的電位變化,可以把Q1的3端斷開想節點3和4的電位,則節點2、3、4、5的目标電位為:
節點4:13.4V;節點5:0.7V;節點2:0V;節點3:15V (2)
則目标狀态(2)和(1)關于節點對稱相反
第3步、節點5,節點2已到達目标電壓;(通過上面的示例可以看出要使三極管導通就要使節點3和節點5輪流導通,即達到0.7V。)在節點3到達目标電位為15V前先到達0.7V,使得Q1導通(對應示波器的綠色直角倒三角)(另外和節點3、5連接配接的電阻較大,是以充放電慢,和節點2、4連接配接的電阻較小,是以充放電快;從示波器圖像看出節點3還沒放完電,節點4就已經充到13.4V了;電容兩端電壓絕對值增加就是充電,絕對值減小就是放電);Q1導通後,導緻節點4變為0V,因為電容C2一端電位降低而電壓保持不變,導緻另一端電位也降低,因為節點4從13.4V掉到0V,是以節點5也從0.7V掉到0.7V-13.4V,則使得Q2截止。這時有:
節點4:0V;節點5:0.7V-13.4V;節點2:0V;節點3:0.7V
(這時又回到了第1步的狀态,隻是各節點電位不一樣)
節點2、3、4、5的目标電位為(把Q2開路去掉;把C1、C2電容開路去掉):
節點4:0V;節點5:15V;節點2:13.4V;節點3:0.7V (3) 和(1)一樣
第4步、和第2步差不多,隻是節點5電位升高到0.7V需要的時間更多了(第2步節點5電位一下子就到0.7V了,你想看都看不到)。
問三極管進入放大和飽和狀态的條件,電阻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