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python自學_如何進行Python的自學

python自學_如何進行Python的自學

前浪給後浪的建議,線上學習python的幾點看法

很多剛開始學習Python的同學都向老師咨詢如何學習Python,感覺現在線上學習沒有頭緒,不知道如何入手,沒有集中授課時學習思路清晰,下面給大家提幾點建議。

1. 學習時間的改變

線上學習方式,最大的特點是提升自我學習的主動性。沒有了教師的強制學習要求,很多方式和内容都變為了自己可以選擇的内容。老師已經把課程的總體資源提供給大家,大家可以不拘泥于傳統授課時間的限制,針對自己的學習習慣進行安排學習時間。以我自己的線上學習為例,我喜歡集中一段時間快速學習一種知識,利用1個上午或者1天的時間學習完若幹的章節,保持知識學習的連貫性,就像運動員跑長跑一樣,持續一件事情,開始很痛苦,但是過了一個階段,就适應這個節奏了,越跑越遠。根據我的授課經驗,對于Python的學習,如果集中1周的時間學習,基本可以解決入門問題了。

2. 學習方式的改變

以前集中授課時,同學往往采用跟老師學習的節奏,利用老師提供的教材、試題和資料等,但是,線上學習改變了這一狀态。老師不再是教學資源的唯一擁有者,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獲得各種各樣的資源,可能獲得的内容比教師還要多樣和全面。是以,教師不在是知識的複讀者,“傳道授業”的功能在弱化,而更多的是“解惑”。我的觀點是,教材或者慕課中講解的很清晰的基礎知識,不需要老師重複,學生要通過線上資源自學解決基礎知識的學習。學生更多的是利用與教師的互動,提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老師在問題解答中發現學生的“個性”和“共性”問題,針對每個學生提供不同的指導方案。這是線上學習方式的優勢。

3. 具體學習方法

(1)通讀整本教材

利用1到2天的時間,快速概要的快速閱讀完整本教材,不要拘泥于具體的知識細節,要從整體上知道Python學習都要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是基礎、哪些内容是提高、哪些内容是擴充,包括哪些主要的知識點。例如 基礎資料類型、選擇、循環這些是基礎,函數、組合資料類型是提高,而檔案和第三分庫就是擴充。

(2)精讀基礎知識章節

基礎知識雖然簡單,但是有很多細碎的小知識點需要牢記。例如python中辨別符的命名方式、選擇結構的關鍵詞與書寫結構等。需要牢記。那是不是要開始就背下來嗎,我的建議,不需要。你需要記住的就是這個知識點有固定的要求,如果需要用了或者忘了,百度一下。用上十幾次,你就自然而然的背下了。對于提高和擴充知識,知道有這個事情,知道資料在哪裡,當用的時候能夠查到資料就足以。

(3)程式設計、程式設計、再程式設計

程式設計語言的學習沒有捷徑,唯一的通路就是動手程式設計。我給學生的建議是,“讀十遍書,不如編一次程”。Python的入門學習是枯燥的,需要不斷的練習。很多同學說“老師,書上的例子我都看懂了,但是就是不會自己寫程式”。我給同學們的建議是,不是“看”懂,開始的時候一定要自己把書中的例子敲一遍代碼,調試一遍。很不好意思的說,書上的例子代碼也有錯誤的,必須真正敲一遍代碼,你才知道程式設計的“坑”在哪裡。Python的學習,就是從掉進一個“坑”、爬出來、再掉進另一個“坑”的過程。當有一天,你經曆的“坑”足夠多了,知道“坑”從何而來,如何能繞過“坑”,那麼你就出師了。

4. 關于程式設計思維

很多同學說,老師我不是程式員,未來也不想當程式員,是以我不需學好Python。我的意見是,你說的真的很對,大家計算機都學的很好,那還需要計算機專業人員做什麼。“術業有專攻”說的就是這個事情。但是,現在是資訊爆炸的時代、是網際網路時代。誰都離不開計算機,Python語言可能現在你學習完了,你人生後面再也不會用它。但是,通過學習Python,可能會給你提供一個看世界的不同的角度、掌握一種嚴密邏輯思維的方式。我讀了22年的書,教了13年的書,一直在問自己“大學學習的是什麼?”。很多同學回答是“知識”。但是,10年後,20年後你還記得你當初學過的知識嗎,可能大部分都已經遺忘了。可能很多人大學畢業後也不從事學習專業的工作,那麼大學學習的意義在于什麼?我的回答是“能力”。“知識”和“能力”是兩個層面的東西,隻有通過“知識”的學習你才能掌握“能力”。“知識”是具體的量化的東西,你會了一種語言、記住了一個方程。而“能力”是抽象的東西,你掌握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你掌握了控制個人情緒的能力。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你在一點一點提升你的能力。是以,我覺得Python語言的學習,讓大家能夠通過具體的Python課程知識的學習過程,掌握利用程式設計來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大家能從程式設計的角度看到生活中不同問題的解決方法,可能它不是唯一,也不是最好的,但是它給你提供了一個不同看世界的角度。

“人生苦短、快學Python”

寫于2020.3.8,日後值得紀念的日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