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haim(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下一句人生百味)

chaim是什麼意思

chaim 網絡釋義左岸偏南

來自左岸偏南(Chaim) 左岸偏南(Chaim)發表于2009年05月04日

基于8個網頁-相關網頁

Chaim Weizmann 魏茲曼 ; 魏茨曼 ; 哈伊姆·魏茨曼

Chaim Soutine 柴姆·蘇丁 ; 蘇蒂恩 ; 法國畫家蘇蒂恩

Chaim Gvati 格瓦蒂 ; 哈伊姆·格瓦蒂chaim 源自希伯來語,從中世紀開始成為流行的猶太名字 意思是“生命,活力”

l'chaim 這個詞來自于 希伯來語 意思是“為了生命”剛開始流行時,是在訂婚的時候說的,祝福新人們幸福健康,是以可以解釋為“為了生命/健康”意思是哈伊姆

愛因斯坦詳細介紹。。。

愛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生于阿爾姆,1955年4月18日殁于紐澤西州普林斯頓。德國-瑞士-美國實體論實體學家。

愛因斯坦的父親是一位電氣裝置制造商,他經營失敗後,先把家搬到慕尼黑,于是愛因斯坦1889年便在當地上中學,後又把家搬到米蘭。愛因斯坦3歲才開始講話,9歲口齒尚不靈利,使得他的父母甚至擔心他可能是智力遲鈍的兒童,一點也沒有預示他後來的成就。據說在1894年愛因斯坦還被慕尼黑中學斥退,學校認為他“調皮搗蛋”。他在這方面的行為舉止實在是超出了一個15歲少年。他對德國的仇恨加深,不願再作一位德國公民。他說服他的父親,為他申請放棄公民資格,這個要求1896年得到當局準許。他事實上沒有國籍,直到1901年他才獲得瑞士公民資格。

愛因斯坦在瑞士阿勞受完中學教育後,1896年在第二次嘗試中通過了入學考試,進入蘇黎世瑞士聯邦理工學院。他因沒有得到一個學術職位,隻好以作家庭教師為業,直到1902年他才在伯爾尼瑞士專利局得到一個第三等技術員的職務。他在這裡繼續思考和研究實體學上的問題。1905年,他在《實體學年鑒》雜志上發表了4篇論文,都是指導20世紀實體學前進的著作。

他在1905年的第三篇論文是最著名的一篇;《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這篇論文最先把狹義相對論引入了科學。“狹義”是指這種理論僅限于一定的特殊情況,即對于靜止或相對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

狹義的相對論是用來說明當時實體學中的一個主要問題。在傳統上,力學中有一個處理相對速度的簡單程式。一個簡單例子是,一輛汽車沿着道路以每小時40英裡的速度行駛,而另一輛汽車朝着它以每小時60英裡的速度行駛。一位靜止的觀察者會說,第二輛汽車相對于他是以每小時60英裡的速度行駛,而第一輛汽車的司機卻會說第二輛汽車相對于他是以每小時100英裡的速度開來。這種根據常識來處理相對運動的方法就這樣建立起來,所含的數學方程叫作伽利略變換,這是從一個參照系到另一個參照系中變換速度的簡單方程。問題在于,這種方法看來并不适用于電磁輻射,電磁輻射那時被認為是麥克斯韋方程描述的以太中的一種波動,在麥克斯韋方程中,光速與光源或觀察者的運動無關。那時,艾伯特·邁克耳孫(albert michelson)和愛德華·莫雷(edward morley)已經作了一系列實驗,試圖探測地球對于以太的運動,但都得到否定的結果。是以亨德裡克·洛倫茲(hendrik lorentz)提出用一種運動物體的大小改變(洛倫茲-菲茨傑拉德(fitzgerald)收縮)就可以解釋這種結果。

雖然愛因斯坦不知道邁克耳孫-莫雷實驗,但他十分重視經典力學與經典電動力學之間的不相容性。他的解決辦法完全是根本性的。他提出在互相作勻速直線運動的一切參考系中,光速是一個恒量。他還提出他的“相對性原理”,即在互相作勻速直線運動的一切參考系中,自然定律都是相同的。為了協調這兩條原理,他放棄了伽利略變換,即加減相對運動物體速度的簡單方法。他放棄伽利略變換是通過讨論同時性的概念而達到的,他指出兩個事件之間的時間決定于所含物體的運動。愛因斯坦在狹義相對論中放棄了絕對空間和絕對時間的概念,後又提出用三維空間坐标和一維時間坐标,即一個統一的時空坐标來确定實體事物。

1905年,愛因斯坦還提出一篇更基本的論文;《物體的慣性同其所含能量有關嗎?》。他在這篇隻有兩頁的短文中提出,如果一個物體以輻射的形式放出能量e,則其品質減少e/c2(其中c是光速),進而得到著名的質能方程e=mc2。在短時間内,愛因斯坦關于相對論的工作就被廣泛認為是有獨創性的和意義深遠的。1908年他獲得伯爾尼大學一個學術職位,在這以後的3年中,先後在蘇黎世(1908)、布拉格(1911)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1912)有過重要職位,并于1914年在柏林獲得一個職位。這可能部分是由于他得到柏林實體學家馬克斯·普朗克和瓦爾特·能斯特(walther nernst)的推崇。

愛因斯坦在1911年預言,剛好擦過太陽的星光應當偏轉0.83弧秒,後來增加到1.7弧秒,這種偏轉雖小,卻在全日蝕中仍然應當是可以探測的,即星象從它的正常位置有明顯的位移。1919年發生了這樣的全日蝕,阿瑟·愛丁頓(arthur eddington)在西非的普林西比(principe)作了觀察,報告有1.61弧秒的位移,完全在實驗誤差範圍之内。從此,愛因斯坦在公衆中更加聞名,因為這種對于一種意外現象的戲劇性的斷言似乎抓住了大衆的想象。甚至倫敦《泰晤士報》也發表了一篇社論加以評論,似乎對一個偏執的政府說,“宇宙構造的科學概念應當改變”。

1916年愛因斯坦已經準備好出版他的廣義相對論最終的權威的形式《廣義相對論基礎》。這本著作為愛因斯坦赢得他提出了隻有很少的人能懂的理論的聲譽。愛丁頓在得知隻有3個人能懂廣義相對論時,據說曾經問道,“第三人是誰?”實際上,愛因斯坦在引力理論中引入了一種數學,是當時大多數實體學家都不熟悉的,是以出現了一種不懂的初始印象。愛因斯坦在一般相對論中采用了赫爾曼·闵可夫斯基(hermann minkowski)1907年引入的時空坐标,伯恩哈特·黎曼(bernhard riemann)1854年提出的非歐幾何,和格雷哥裡奧·裡奇(gregorio ricci)1887年出版的張量分析。愛因斯坦在數學方面得到了他的朋友格羅斯曼(grossmann)的幫助,提出的引力理論是根據空時的幾何的理論。簡單說來,概念就是一個物體“弄彎了”周圍的空間,使另一個物體沿一條彎曲的路徑運動(是以稱為空間被彎曲了)。1915年,愛因斯坦和格羅斯曼為水星近日點的微小進動(直到那時一直認為是異常的)成功地推導出一個很好的理論值。愛因斯坦那時寫道,“我好多天都欣喜若狂。”

廣義相對論還預言(1907),在一個強引力場中電磁輻射會向更長的波長移動,即愛因斯坦移動。1925年沃爾特·亞當斯(walter adams)用引力紅移解釋了天狼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231393732伴星的光譜,1959年羅伯特·龐德(robert pound)和格倫·雷布卡(glen rebka)在地球上用穆斯堡爾(mossbauer)效應證明了引力紅移,他們發現離出地面75英尺(23米)在高度上一個放射源的γ射線比在地面上有更長的波長。

愛因斯坦在用他的理論來建立宇宙的宇宙學模型方面成功不大。他假設宇宙是密度均勻的、靜止的、和沒有無限距離的。他發現他不得不在他的方程中加入一個宇宙恒量λ。1922年亞曆山大·弗裡德曼(aleksandr friedmann)指出,這個宇宙恒量可以去掉而求出一個解,得到一個膨脹宇宙,這個解終于為愛因斯坦所接受。

到了20年代初期,愛因斯坦的偉大工作實際上已經完成。他在1921年寫道,“宏偉的發現等待着年輕的人們……而對于我來說那已是過去的事了。”從20年代初期他就排斥量子理論,雖然對于建立量子理論他本人作了許多貢獻。他的基本反對意見是針對包括幾率解釋在内的後來形式。他說“上帝不玩骰子”,又說“上帝可能是精明巧妙的,但他不是故弄玄虛的。”他像路易·德布羅意(louis de broglie)一樣認為新量子力學雖然明顯是一種強大而成功的理論,但隻是一種不完備的理論,帶有一種根本性的沒有發現的宿命論的基礎。在他生活的最後30年,他還不斷探索一種統一場論,即一種統一解釋電磁場和引力場的理論。他發表過幾篇探索統一場論的論文,但全部都是不适當的,這個工作一直進行到他的去世。

愛因斯坦還卷入了大量的政治活動。當希特勒1933年上台執政時,愛因斯坦就在美國永久定居下來,在普林斯頓工作。1939年他被說服寫作給羅斯福總統,警告他關于原子彈的可能性,并催促美國研究。他到了晚年是一位虔誠的積極的和平主義者。他還強烈支援猶太複國主義事業,1952年哈伊姆·魏茲曼(chaim weizmann)死後,他還被推舉繼任以色列總統,但他拒絕了。

有人不禁想起了英國詩人波譜歌頌牛頓的詩句:自然界和自然界的規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說,‘讓牛頓去吧,’于是一切成為光明。他們在後面續寫道:但不久,魔鬼說,‘讓愛因斯坦去吧,’于是一切又重新回到黑暗中。愛因斯坦因他的光子理論而獲得諾貝爾實體學獎。其實愛因斯坦對相對論的貢獻遠為重要,但是諾貝爾評獎委員會對激進的相對論持謹慎的态度。事實上迄今諾貝爾獎從未為理論相對論家頒發過。引導愛因斯坦以及後代科學家生涯的最大動機,不是财富,不是名聲,也不是别的更高尚的目标。他們的主要動機是科學的好奇心和科學的美學。

愛因斯坦是曆史上繼牛頓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家。他是狹義相對論的重要發現者,他對量子理論的創立具有重大的貢獻,而廣義相對論,亦即現代引力論的建立,則應全部歸功于他。

十九世紀末期,麥克斯韋成功地把電學和磁學統一在他的電磁理論中,從他的方程推導出,電磁波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剛好是光速,于是他斷定光波應是電磁波的一種。麥克斯韋因為家族遺傳的疾病,隻活了四十八歲,是以沒有看到電磁波實驗的成功。在牛頓的絕對空間、絕對時間以及伽利略的舊的相對性原理架構中,隻有以無限速度運動的物體,在相對勻速運動的坐标系中才具有相同的速度,即無限速度。而牛頓的萬有引力認為是以無限速度傳遞的,是以在麥克斯韋之前,牛頓實體學被認為是自洽的,而電磁波是以有限速度傳播的,在舊的相對論架構中,它的速度會因坐标系的選取而改變,這樣他的方程隻能在一個特定的坐标系中成立,這個坐标系被認為是相對于一種稱為以太的媒介靜止。于是尋求以太的存在便成為科學的主題。邁克爾遜 —— 莫雷實驗的結果否認了以太的存在。愛因斯坦在 1905 年發表了一篇題為 “ 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 ” 的論文,指出如果将時間和空間組成四維的時空,而在參考系進行相對勻速運動時,時空坐标遵照所謂的洛倫茲線性變換,則一切實體定律包括麥克斯韋方程都應采取相同的形式。這樣一來,以太的存在便完全是多餘的。愛因斯坦在發

表狹義相對論之前是否知悉邁克爾 —— 莫雷的實驗仍是科學史上的一個懸案。

這篇論文抛棄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導緻實體學上的一場革命。由洛倫茲變換導出的尺縮、鐘慢以及雙生子佯謬都和人們的直覺相抵觸。而著名的質能等效公式則是核能乃至核武器的理論根據。

1900 年普朗克為了解決黑體輻射的紫外災難問題,提出了輻射的量子理論,即是光輻射必須采取一種稱作量子的波包形式。但是隻有在愛因斯坦提出光子理論之後,人們才真正接受光可以粒子即光子的形式存在。普朗克曾經是愛因斯坦關于狹義相對論第一篇論文的審稿人。既然光波可以作為粒子而存在,那麼電子等物質粒子能否以波動而存在呢?這是法國的一名研究所學生德 · 布羅依的設想,愛因斯坦得知後立即支援這一激進的假說。這些都是量子理論發現的前奏。愛因斯坦因他的光子理論而獲得諾貝爾實體學獎。其實愛因斯坦對相對論的貢獻遠為重要,但是諾貝爾評獎委員會對激進的相對論持謹慎的态度。事實上迄今諾貝爾獎從未為理論相對論家頒發過。終其一生,愛因斯坦從未接受量子理論為終極理論,他認為量子力學隻是一種唯象理論,而終極理論必須是決定性的。我們知道,就現狀而言,量子力學并不自洽。它仍然在忍受着愛因斯坦 —— 羅遜 —— 帕多爾斯基佯謬的折磨。近年的一些研究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解脫了薛定谔貓佯謬對它的折磨。

狄拉克把狹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相結合,得到了極富成果的量子場論。量子場論是描述一切微觀粒子的理論架構。從狄拉克方程可以場論。量子場論是描述一切微觀粒子的理論架構。從狄拉克方程可以推導出反粒子的概念。量子電動力學可能描述電子、光子、正電子的

湮滅、創生和互相轉變。人們由此進而發展出當代粒子實體學。

愛因斯坦說過,如果他不發表狹義相對論,則在五年之内必有他人發表。其實當時洛倫茲和彭加萊已經非常接近這個結果了。可惜洛倫茲無法掙脫舊的時空觀,而彭加萊又主要是一位傑出的數學家,是以隻有眼光敏銳、思維深邃的愛因斯坦擔任這項曆史任務。值得提到

的是,當時洛倫茲已是世界聞名的實體學家,彭加萊是法國首位數學家,而愛因斯坦大學畢業後,連中學教員的職務都找不到,借助朋友介紹才在伯爾尼專利局任一名職員。

他接着說,如果他不在 1915 年發表廣義相對論,則人們至少得等待五十年。這個估計是非常合情理的。廣義相對論是狹義相對論和引力論相結合的成果。它的一個實驗基礎是伽利略在比薩斜塔進行的自由落體實驗,即引力品質和慣性品質的等效性。但是為了充分闡釋其實體含義,人們等待了三百年之久,也就是等待到廣義相對論的發現。是以若不是愛因斯坦,再等待五十年是很有可能的。我們在浏覽愛因斯坦文集第六卷時,就可以看到他所進行的多次不成功嘗試,這是人類理智的蹒跚學步。他認為引力場和其他物質場不同,它是以時空的曲率來展現的,物質使時空彎曲,而時空又是物質的載體,脫離物質的時空曲率即是引力波。所謂廣義相對論原理即是,實體定律對任何坐标變換都采用相同的形式,而狹義相對論原理是,實體定律隻對任坐标變換都采用相同的形式,而狹義相對論原理是,實體定律隻對任何洛倫茲線性變換都采取相同的形式。引力場由所謂的愛因斯坦方程所制約。它是非線性的,有别于以往所有的場方程。是以物質的運動方程被愛因斯坦方程所隐含。引力場方程是二階的,以時空為自變量,以度規為因變量的帶有橢圓型限制的雙曲型偏微分方程。其複雜而美妙對任何曾與之打交道的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廣義相對論的架構内,愛因斯坦進行了引力紅移、水星近日點進動以及光線受引力場折射等計算。而他關于光線在太陽引力場附近受到折射的預言在 1919 年西非日食的觀測中得到證明。他的方程如此難解,以至于他在這些計算中,使用的隻是一個近似解,所依賴的主要是他的無比的實體洞察力。而球面對稱的準确解 —— 史瓦茲解是在此之後才找到的。

他首次用引力場方程來研究宇宙的整體,開創了理論宇宙學的新學科。可惜由于穩态宇宙的觀念是如此根深蒂固,使他拒絕了演化宇宙的解,他還為此在場方程中引進一項宇宙常數,進而人類失去了一項重大的科學預言機遇! 1929 年哈勃觀察到星系光譜紅移和距離的線性關系,即所謂哈勃定律。人們把紅移歸結于宇宙的膨脹,并斷言宇宙是由于一百多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産生的,這就是所謂的标準的大爆炸宇宙學。

他的場方程還得出緊緻物體的引力坍縮的解,即史瓦茲解及其推廣,這就是描述黑洞的解。但是愛因斯坦認為物質不可能如此緊緻,并著文認為這是荒謬的。但是曆史證明,黑洞是天體實體中最重要的物體,近年天文觀測,使人們普遍認為在星系中心存在巨大品質的黑洞。事實上,宇宙本身和黑洞正是理論實體學最美妙的研究對象。如果撇開宇宙和黑洞,則實體學的光彩将會大為遜色!

愛因斯坦在布朗運動、作為雷射機制的基礎的輻射理論、玻色 —— 愛因斯坦統計及其凝聚現象都有關鍵性貢獻。他和玻爾有關量子力學的論争是科學史上曠日持久的影響深遠的事件。他堅信自然界中的一切互相作用都可統一成一種作用。統一場論是科學皇冠上的鑽石!當代的超對稱、超引力、超弦理論都是統一場論路途上的種種嘗試。

相對論在近四十年來有了長足的進展,尤其經典相對論已成為成熟的學科。相對論在近世的進步,主要歸功于彭羅斯和霍金。彭羅斯利用全局分析以及拓撲工具,賦予高深的相對論計算以鮮明的實體意義,以他命名的彭羅斯圖對于時空猶如費因曼圖對于粒子實體那樣重要。霍金和彭羅斯一道證明了奇勝定理。他單獨證明了黑洞面積定理以及黑洞視界面積代表黑洞的熵。他的黑洞蒸發理論把量子場論、廣義相對論以及統計實體統一起來,其理論的瑰麗,猶如一道佛光,令人目眩神搖。而他的量子宇宙學的無邊界假說,是研究宇宙創生的科學理論。

利用全局分析以及拓撲工具,賦予高深的相對論計算以鮮明的實體意。

筆者認為,引導愛因斯坦以及後代科學家生涯的最大動機,不是财富,不是名聲,也不是别的更高尚的目标(尤其是财富和名聲可以憑借其他更快捷的手段擷取)。他們的主要動機是科學的好奇心和科學的美學。我們可以在曆史中找到許多例子,有多少人恰恰是為了科學犧牲世俗中的健康、财富和名聲。但是普天之下人們所擁有的一切除了科學發現和藝術創造的喜悅之外都是可能被剝奪的。人類對好奇和美的不懈追求将把人類帶向更美妙的未來!

寫于愛因斯坦一百二十周年生日前夕

這一次我執著面對 任性地沉醉 我并不在乎 這是錯還是對

就算是深陷 我不顧一切 就算是執迷 我也執迷不悔

愛因斯坦是當代最偉大的實體學家。他熱愛實體學,把畢生獻給了實體學的理論研究。人們稱他為20世紀的哥白尼、20世紀的牛頓。

愛因斯坦生長在實體學急劇變革的時期,通過以他為代表的一代實體學家的努力,實體學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曆史時期。由伽利略和牛頓建立的古典實體學理論體系,經曆了将近200年的發展,到19世紀中葉,由于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的發現,熱力學和統計實體學的建立,特别是由于法拉第和麥克斯韋在電磁學上的發現,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這些成就,使得當時不少實體學家認為,實體學領域中原則性的理論問題都已經解決了,留給後人的,隻是在細節方面的補充和發展。可是,曆史的程序恰恰相反,接踵而來的卻是一系列古典實體學無法解釋的新現象:以太漂移實驗、元素的放射性、電子運動、黑體輻射、光電效應等等。在這個新形勢面前,實體學家一般企圖以在舊理論架構内部進行修補的辦法來解決沖突,但是,年輕的愛因斯坦則不為舊傳統所束縛,在洛倫茲等人研究工作的基礎上,對空間和時間這樣一些基本概念作了本質上的變革。這一理論上的根本性突破,開辟了實體學的新紀元。

愛因斯坦一生中最重要的貢獻是相對論。1905年他發表了題為《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的論文,提出了狹義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建立了狹義相對論。這一理論把牛頓力學作為低速運動理論的特殊情形包括在内。它揭示了作為物質存在形式的空間和時間在本質上的統一性,深刻揭露了力學運動和電磁運動在運動學上的統一性,而且還進一步揭示了物質和運動的統一性(品質和能量的相當性),發展了物質和運動不可分割原理,并且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論基礎。随後,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1915年他又建立了廣義相對論,進一步揭示了四維空時同物質的統一關系,指出空時不可能離開物質而獨立存在,空間的結構和性質取決于物質的分布,它并不是平坦的歐幾裡得空間,而是彎曲的黎曼空間。根據廣義相對論的引力論,他推斷光在引力場中不沿着直線而會沿着曲線傳播。這一理論預見,在1919年由英國天文學家在日蝕觀察中得到證明,當時全世界都為之轟動。1938年,他在廣義相對論的運動問題上取得重大進展,即從場方程推導出物體運動方程,由此更深一步地揭示了空時、物質、運動和引力之間的統一性。廣義相對論和引力論的研究,60年代以來,由于實驗技術和天文學的巨大發展受到重視。 另外,愛因斯坦對宇宙學、用引力和電磁的統一場論、量子論的研究都為實體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愛因斯坦不僅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一個富有哲學探索精神的傑出的思想家,同時又是一個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正直的人。他先後生活在西方政治漩渦中心的德國和美國,經曆過兩次世界大戰。他深刻體會到一個科學工作者的勞動成果對社會會産生怎樣的影響,一個知識分子要對社會負怎樣的責任。

愛因斯坦一心希望科學造福于人類,但他卻目睹了科學技術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所造成的巨大破壞,是以,他認為戰争與和平的問題是當代的首要問題,他一生中發表得最多的也是這方面的言論。他對政治問題第一次公開表态,就是1914年簽署的一個反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聲明。他對政治問題的最後一次發言,即1955年4月簽署的“羅素—愛因斯坦宣言”,也仍然是呼籲人們團結起來,防止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