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獲得諾貝爾獎的八位華裔科學家

作者:柯南樵

諾貝爾獎,指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獎項。

1901年首次頒發,至今已經頒發了122年了,總共有900多位個人獲獎,而獲得諾貝爾獎科學獎的華裔科學家隻有八位。

1、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生于上海,祖籍江蘇蘇州。畢業于浙江大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芝加哥大學。

1946年,經吳大猷教授推薦赴美,師從諾貝爾實體學獎獲得者費米教授。

1956年4月起,李政道和楊振甯聯袂合作,發表經典論文《弱互相作用中的宇稱守恒質疑》。

1957年,與楊振甯共同獲得諾貝爾實體學獎。

獲得諾貝爾獎的八位華裔科學家

李政道

2、楊振甯(1922年10月1日~):安徽合肥人,畢業于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清華大學、芝加哥大學。

1945年獲穆藕初獎學金赴美留學

1957年,與李政道共同獲得諾貝爾實體學獎。

楊振甯的四個重要學術貢獻:“規範場理論”、“宇稱不守恒理論”和他在統計力學、高溫超導方面的成就。

獲得諾貝爾獎的八位華裔科學家

楊振甯

3、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國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山東省日照市。畢業于台灣省立工學院機械工程系、密歇根大學。

1948年,丁肇中随其父母去了台灣,1956年9月,赴美國密歇根大學學習。

1974年發現第4種誇克的束縛态—J粒子;

1976年被授予諾貝爾實體獎。

獲得諾貝爾獎的八位華裔科學家

丁肇中

4、李遠哲(1936年11月19日~):出生于中國台灣省新竹市,畢業于台灣大學、台灣清華大學、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此人是“深綠學者”。

1962年,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深造;

1986年,李遠哲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表彰他們研究較大分子的化學反應,利用雷射控制發生化學反應的類型。

獲得諾貝爾獎的八位華裔科學家

李遠哲

5、朱棣文(1948年2月28日~):出生于美國密蘇裡州聖路易斯,祖籍江蘇太倉。畢業于羅徹斯特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1997年獲得諾貝爾實體學獎,其貢獻是在雷射冷卻和捕陷原子方面的獨立的、開拓性的研究。

獲得諾貝爾獎的八位華裔科學家

朱棣文

6、崔琦(1939年2月28日~):出生于河南平頂山市寶豐縣,畢業于伊利諾伊州奧古斯塔納學院、芝加哥大學。

1957年,獲得香港教會的獎學金,赴美國留學;

1998年獲得諾貝爾實體學獎,表彰他們的工作令實體學界對電流在磁場中的量子現象有了新的了解,并誘發一連串相關的研究。

獲得諾貝爾獎的八位華裔科學家

崔琦

7、錢永健(1952年2月1日—2016年8月24日):出生于美國紐約,祖籍浙江省杭州市。

畢業于美國哈佛大學、英國劍橋大學。錢學森的侄子,他父親是庚子賠款獎學金的赴美留學生。

2008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因發現和研究改造了綠色熒光蛋白的貢獻。

2016年8月24日,在美國俄勒岡州的一條自行車道上去世,享年64歲。

獲得諾貝爾獎的八位華裔科學家

錢永健

8、高锟(1933年11月4日-2018年9月23日):今上海市金山區人,畢業于英國格林威治大學、倫敦大學學院。被譽為“光纖之父”。

1948年,高锟移居台灣,之後再随父親遷往香港。

1966年,發表了《光頻率媒體纖維表面波導》的論文

2009年獲得諾貝爾實體學獎,因在“有關光在纖維中的傳輸以用于光學通信方面”作出突破性成就。

2018年9月23日,高锟在香港逝世,享年84歲。

獲得諾貝爾獎的八位華裔科學家

高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