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振甯獲得諾貝爾獎,誓回大陸的背後,演繹着蔣介石的世态炎涼

作者:方志故事

1949年,當時我軍在淮海戰場上俘虜了杜聿明。蔣介石得知這一消息後,對于杜聿明可能會“投共”感到擔憂,是以決定扣留他的妻子和孩子作為“人質”。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派人給曹秀清送去口信,謊稱:“杜聿明已經英勇犧牲了,我特命人将夫人一家護送到台灣。”蔣介石希望通過這樣的手段來穩定局勢并維護自己的權力。

楊振甯獲得諾貝爾獎,誓回大陸的背後,演繹着蔣介石的世态炎涼

蔣介石向曹秀清做出了兩個莊嚴承諾:首先,隻要曹秀清及其家人搬遷至台灣,他将承擔所有子女的費用;其次,國民黨内部将妥善安排曹秀清在台灣的生活需求,使其無需憂慮。

曹秀清聽到這些承諾後,考慮到丈夫不在身邊,孩子年幼,而且婆母也已經年事已高的情況下,曹秀清做出了回台的選擇。然而,不久之後,她發現蔣介石所給予的承諾隻是一張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曹秀清恍然大悟,原來杜家人隻是被蔣介石當作防止杜聿明“投共”的“人質”而存在。

楊振甯獲得諾貝爾獎,誓回大陸的背後,演繹着蔣介石的世态炎涼

一抵達台灣,蔣介石對曹秀清一家毫不關心,這令他們陷入困境,甚至無法支付孩子們的學費。面對蔣介石的冷漠态度,曹秀清下定決心進入職場尋找工作。她曾是榆林女子師範學校的傑出學生,同時也對商業經營頗有心得。本應該相對容易地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但現實卻并非如此。

楊振甯獲得諾貝爾獎,誓回大陸的背後,演繹着蔣介石的世态炎涼

然而,蔣介石似乎并想曹秀清好過,有傳聞稱,每當曹秀清外出尋找工作時,蔣介石竟然派人秘密阻撓,導緻所有雇主都不敢錄用她。經曆了一段艱辛的努力,最終成功找到了一份在台北煙草專賣局收發部門的職位。

這份薪水微薄根本無法維持一家人的生活。為了確定孩子接受教育,曹秀清隻好求助于杜聿明的老同僚。盡管這些親朋好友在台灣的生活也很艱難,但他們仍然籌措出了足夠的學費,共同幫助杜聿明的子女完成學業。

令人欣慰的是,杜聿明的長子杜緻仁憑借出色的成績成功被美國哈佛大學錄取。然而,高昂的學費讓曹秀清感到非常擔憂。杜緻仁深知自己家庭目前的狀況,向台灣銀行貸款支付學費,以減輕家庭負擔。

曹秀清并不了解台灣銀行提供給他的貸款根本不足以滿足需求。杜緻仁被迫勒緊褲腰帶,不得不在忙碌的學業之餘打零工來掙錢,他所經曆的辛苦難以形容。

楊振甯獲得諾貝爾獎,誓回大陸的背後,演繹着蔣介石的世态炎涼

盡管如此,三年時間裡,杜緻仁多了7000美元的貸款債務。就在杜緻仁大三暑假開始時,台灣銀行甚至直接發函中斷了對他的助學貸款。離畢業隻有一年的時間,杜緻仁本以為能順利從哈佛大學畢業。聽說台灣銀行突然中斷貸款後,杜緻仁病倒了。

盡管他身患重病,隻能求助遠在台灣的母親,然而,曹秀清的收入勉強維持全家生活,根本沒有其他地方可以籌集這筆錢。無奈之下,曹秀清不得不求助于蔣介石,請求他出于多年的情分借給自己3000元的學費。

曹秀清收到蔣介石的回複後,花費了将近半個月的時間。蔣介石表示願意提供借款,但金額僅限于1000元,并且需要分期支付,首期為500元。當曹秀清拿到這500元借款時,她感到雙手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她難以想象,她丈夫多年來對蔣介石的忠誠追随,居然隻換來了這500元的回報。

楊振甯獲得諾貝爾獎,誓回大陸的背後,演繹着蔣介石的世态炎涼

盡管如此,曹秀清仍然立刻将這筆錢寄給了杜緻仁。杜緻仁得知母親為了500美元而屈膝于蔣介石之後,心中感到極度受辱。不久之後,他拿到了錢,但卻選擇了自殺。這個決定讓曹秀清既悲憤又傷心。在這一刻,她完全認清了蔣介石的真面目。她對蔣介石的行為感到憤怒和失望。

一年後,楊振甯榮獲諾貝爾獎的消息傳開。這一時刻,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的上司人都急切地希望邀請楊振甯前來探親。為了争取楊振甯來台灣,蔣介石突然想起了曹秀清。他派了一輛進階轎車接曹秀清到士林官邸,蔣介石則試圖以親情之牌打動二人,企圖利用他們在台灣的親屬作為籌碼,以半誘半逼的方式促使他們回到台灣。

楊振甯獲得諾貝爾獎,誓回大陸的背後,演繹着蔣介石的世态炎涼

盡管這是一場榮耀的競争,但背後卻涉及一個敏感的政治議題——究竟哪一方能夠真正代表中國。最終,這個問題的答案随着一架飛機降落在北京,其機身上鮮明展示着五星紅旗的标志,得到了明确的回答。

曹秀清表面上不得不敷衍,表示願意親自去美國做說客,說服他來台灣。蔣介石聽到消息後非常高興,立即安排曹秀清前往美國的行程。一抵達美國,曹秀清毅然決然地撕碎了返程機票,毫不猶豫地決定不再回到台灣。楊振甯夫婦親自接納曹秀清,并全心全意地照顧她。

1959年,曹秀清得知杜聿明仍然活着,并且已經獲得特赦,這個消息讓他激動得無法自持,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他迫切地想立即飛往北京,與杜聿明見面。在得知這一消息後,楊振甯安排嶽母先飛往日内瓦,然後與外交部的同僚一起轉機前往北京。

楊振甯獲得諾貝爾獎,誓回大陸的背後,演繹着蔣介石的世态炎涼

送走嶽母後,楊振甯開始準備自己回國探親的事宜。1971年春,楊振甯給在上海複旦大學的父親楊武之寫信,表達了他想要回國看望父母、嶽父母和同學朋友的願望。

楊振甯獲得諾貝爾獎,誓回大陸的背後,演繹着蔣介石的世态炎涼

楊武之立刻向國務院彙報了這一情況,并很快收到了回複。回複中充滿了對祖國的熱烈歡迎,祖國對楊振甯遠洋歸來表示了喜悅和鼓勵。是以,楊振甯帶着妻子回到了他離開了26年的祖國,成為了第一位作為美籍科學家回國探親的人,楊振甯多次在國際社會上積極推廣中國所取得的成就,并通過實際行動促進中國科學教育的發展,為國内外的科學交流建立了穩固的紐帶。他為中國的科技進步和國際聲譽做出了重大貢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