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一章:項目時間管理的基本概念

作者:一撮大熊貓

一、時間和時間管理的概念

1、時間的概念

時間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提出:不能把時間、空間、物質三者分開解釋,“時”是物質運動過程的描述,“間”是指認為的劃分,時間是思維對物質運動過程的分割、劃分。

時間具有以下特點:

①不可缺性。

②不可替代性。

③不可停頓性。

④不可倒轉性。

⑤不可貯存性。

⑥供給毫無彈性。

2、時間管理的概念

時間管理是指通過事先規劃并運用一定的技巧、方法與工具,實作對時間靈活有效地利用,進而實作個人或組織的既定目标。時間管理,表面看是管理時間,實際其核心在于人的自我管理。

自人類有史以來,人們在形成概念的過程中,一直伴随着對于時間的管理。開始是一種不自覺的管理——自然管理,而後進入了自覺的管理——現代管理。時間管理研究的曆史,是時間管理理論演變的曆史。

3、時間管理的階段

①第一階段即及時記錄階段(人類誕生—19世紀前)。人們認為時間的基本特征是圓形運動和重複發生。他們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了時間的價值,并試圖去珍惜時間、管理時間。但這一階段,人們管理時間的基本特點還是非定量化的、初步的。

②第二階段即科學管理階段(19世紀—20世紀60年代)。人們認為時間的基本特征是直線型、不可逆性。這個階段人們開始對時間進行量化的科學管理,想方設法節約時間,提高效率。

③第三階段即現代管理階段(20世紀60年代至今)。人們認為時間變化是一種螺旋上升的複合運動。

二、時間管理理論

1、時間管理理論的演變

随着現代工業的發展,時間被人們視為一種珍貴的資源加以開發和利用。一方面,現代管理科學理論的不斷發展、完善,使時間管理手段更加科學化,定量化水準也不斷提高。另一方面,時間管理的内容也從重視體力勞動的時間管理發展到重視腦力勞動的時間管理。

第一代理論着重利用便條和備忘錄,在忙碌的工作中調整配置設定時間與精力。該理論使人能夠逐漸完成待辦事項,卻沒有嚴整的組織結構,容易令人在忙忙碌碌中疲于應對。

第二代理論強調日程,簡言之就是“規劃與準備”。

第三代理論講究優先順序的觀念,注重效率,即“平衡與權衡”。

第四代時間管理理論是迄今為止的集大成,被稱為“羅盤理論”。該理論注重任務的性質,以價值、成果、貢獻為中心,強調目标和方向,對效果的關注高于效率,其主張的關鍵不在于時間管理,而在于個人管理以及分工合作的授權管理。

2、經典的時間管理理論

1)四象限法則。著名管理學家柯維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程度進行了劃分,基本上可以分為四個“象限”:既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時間管理理論的一個重要觀念就是要有重點的把主要的精力和時間集中地放在處理那些的工作上,這樣可以做到未雨綢缪,防患于未來。

如何差別重要與不重要的事情,有以下幾個原則:會影響群體利益的事情為重要的事情,上級關注的事情為重要的事情,會影響績效考核的事情為重要的事情,對組織和個人而言意義重大的事情為重要時期。是以根據該理論,重要和緊急的事情當然是立即就做,而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不做,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平時多做,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又選擇地做。

2)時間abc分類法。将自己工作按輕重緩急分為:a(緊急、重要)、b(次要)、c(一般)三類。安排各項工作優先順序,粗略估計各項工作時間和占用百分比,在工作中記載實際耗用時間,每日計劃時間安排與耗用時間對比,分析時間利用效率,重新調整自己的時間安排,更有效地工作。

3)GTD。GTD是Getting Things Done(完成每一件事)的縮寫。它源自戴維.艾倫的一本暢銷書Getting Things Done. GTD的核心理念概括就是必須記錄下來要做的事,然後整理安排并一一去執行,GTD的5個核心原則是:手機、整理、組織、回顧、執行。

三、時間管理的意義

時間管理的意義在于計劃好時間,做好确定目标、自我管理工作,減少浪費時間的因素,使時間經濟效益發揮到最大。具體來說,展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有效的時間管理可以減輕工作壓力。

②有效的時間管理可以幫助人們思考工作計劃。

③有效的時間管理可提高組織效能。

④有效的時間管理可促進目标達成。

四、項目時間管理的概念

項目時間管理(Project Schedule Management),又稱為項目工期管理和項目進度管理,作為項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與項目成本管理、品質管理和範圍管理互相聯系、互相影響、彼此制約,共同對項目能否按時、低耗、高品質地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1、項目時間管理的幾種定義

①項目時間管理是為保證項目能夠在規定工期内順利完成的一系列管理手段和方法。

②項目時間管理的目的是確定其在符合項目時間限制條件下實作總體的項目目标,且在項目進度中,對各個子項進展程度快慢和項目總體的完成期限所進行管理。

③項目時間管理是指為保證項目在規定時間内達到項目要求,對項目中所有工作的進度進行合理控制和調整、項目工作所需資源和項目工作過程中所需要的成本大小進行的管理過程。

④項目時間管理是在時間與成本、品質等項目目标互相協調的基礎上,運用合理的方法确定進度目标,制訂項目計劃與資源安排方案進行進度的控制,以實作制定的進度目标。

⑤項目時間管理是指在項目的過程中,為保證項目能夠在時間進度要求内順利完成所進行的對項目活動進度及程序安排的管理過程。

2、國外項目時間管理的研究

以美國為例:

①美國的亨利.甘特(H.L.Gantt)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創造的甘特圖至今仍是工程建設項目進度控制管理中最常用的辦法之一。

②1956年,美國杜邦公司為了管理公司内部不同業務部門的工作,研制了關鍵路徑法(Critical Path Method. CPM)。

③1958年,美國海軍特種計劃局開發了計劃評審技術研制北極星飛彈研制計劃;1962年,美國國防部規定,凡承包有關工程的機關都需要采用這種有效方法來安排工作。

3、國内項目時間管理的研究

大陸研究起步比較晚,很長時間内,主要是學習和笑話西方一些相關理論。近年來,在熟練掌握CPM、PERT這些基本的項目進度分析方法後,國内的研究人員也積極投入到資源限制下的現金流優化進度計劃問題的研究中。

五、項目時間管理的内容

1)項目活動定義,識别和記錄為完成項目可傳遞成果而需采取的具體行動。

2)活動排序,識别和記錄項目之間的關系。

3)估算活動資源,估算執行各項目活動所需材料、人員和裝置等資源的種類和數量。

4)估算活動持續時間,根據上一個步驟,估算完成某個具體活動所需的工作時段數。

5)制定進度計劃,建立項目進度模型。

6)進度控制,監督進度的執行狀況,及時發現和糾正偏差、錯誤。

第一章:項目時間管理的基本概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