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端訪談】外資堅定看好人民币資産 中國ESG股債領域前景廣闊——專訪瑞士百達資産管理亞洲(日本除外)首席執行官趙俊傑

作者:新華财經

新華财經北京5月9日電(王菁)近十餘年以來,在監管政策的不斷支援下,中國資管行業的發展突飛猛進,資産管理規模跻身世界前列。同時,随着境内市場“質”“量”齊升的局面逐漸擴大,國際資管企業也更加堅定其服務中國、紮根中國的預期和信心。

那麼,國際化資管機構在近幾年參與境内市場的過程中,有哪些經驗與體會?目前外資投資政策有哪些特點?在綠色低碳的背景下,金融行業中的ESG因素将如何被納入投資決策過程?作為投資者,如何參與并加速實作向低碳和自然受益型經濟的轉型?外資對于中國ESG領域的投資關注點有哪些?新興市場ESG債券領域還将有何突破性發展?

帶着上述問題,新華财經專訪了瑞士百達資産管理亞洲(日本除外)首席執行官、瑞士百達集團股權合夥人趙俊傑。

【高端訪談】外資堅定看好人民币資産 中國ESG股債領域前景廣闊——專訪瑞士百達資産管理亞洲(日本除外)首席執行官趙俊傑

趙俊傑表示,瑞士百達作為一家擁有兩百多年曆史的私有合夥制企業,在亞洲地區發展超過四十年。落地中國境内市場,是其長期理念和前瞻思維引領下的必然選擇。 對比瑞士百達悠久的企業曆史長河,在境内市場的發展正是揚帆起航之時,未來将以穩健的步伐和開放的态度,夯實境内業務基礎,并積極探索各種發展可能性和機遇。

聯通境内外投資需求 國際資管企業堅定看好人民币資産

結合瑞士百達資管的投資專長,趙俊傑重點介紹了企業在境内股債市場兩大領域的投資心得。趙俊傑對新華财經表示:“在過去20年來,瑞士百達資管通過QFII、RQFII等多個計劃幫助全球客戶投資中國市場,也通過QDII、QDLP等方式為國内投資者提供優質的境外産品。”

首先,瑞士百達關注A股市場環境闆塊的獨特投資機遇。

“中國實作淨零排放的承諾,已為風能和太陽能以及能效提升方案等行業帶來利好,中國将成為環保投資領域的主要推動力和不可或缺的市場,這對于許多相關行業是長期利好趨勢,例如可再生能源、光伏産業鍊、電動車産業鍊等。”趙俊傑認為:“從政策、規模和技術這三個次元來看,國内環境相關行業将有望迎來蓬勃發展。我們持續創新和拓展投資産品,為國際投資者推出了專注中國環境闆塊的主題投資政策。”

其次,瑞士百達支援境外投資者将配置人民币債券作為長期政策。

大陸經濟發展長期向好,金融市場深化高水準對外開放,人民币資産将持續吸引全球資本趨勢性流入。趙俊傑表示:“在全球高通脹的環境下,中國能夠保持低通脹水準,在市場波動的背景下確定了其債券收益的相對穩定性,疊加人民币國際化穩步推進和美元走弱利好新興市場貨币的宏觀環境下,我們長遠看好人民币債券市場。”

據央行上海總部近日公布的3月份境外機構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簡報顯示,截至2023年3月末,境外機構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3.21萬億元,約占銀行間債券市場總托管量的2.5%,持倉規模較2月末環比增加100億元。

“近年來中國債券被納入世界主要債券指數,對國際投資者而言,全球市場複雜多變,人民币債券由于與其他債券市場相關性較低,具有分散風險的作用,成為了不容忽視的資産類别,未來中國境内債券市場的外資持倉比例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間。”趙俊傑補充道。

實際上,瑞士百達資管在人民币債券投資和研究領域涉獵頗深。2015年,瑞士百達成為首批推出歐盟可轉讓證券集合投資計劃(UCITS)基金的國際資産管理公司之一,為國際客戶提供投資中國境内人民币債券市場的機會。目前,瑞士百達資管在滬港兩地設定資深投研團隊,專門負責人民币債券的投資政策,為投資者挖掘價值機遇。

瑞士百達資産管理是瑞士百達集團旗下獨立的機構資産管理和基金管理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瑞士百達資産管理所管理的資産達2370億美元。客戶包括全球頭部的養老金、金融機構、主權财富基金等機構投資者、金融中介機構,其四大核心投資實力為主題投資、多資産政策、另類投資和新興市場投資。

可持續投資領域備受關注 中國ESG債券市場前景廣闊

可持續投資領域近年來備受關注。在綠色低碳的背景下,金融行業中的ESG因素逐漸被納入投資決策。

趙俊傑表示:“作為資産管理人,更需要用可持續的方式思考并采取負責任的行動,以確定客戶資金平穩增值。換言之,如果能有效地将資本配置到外部成本較低的企業和領域,将有助于為資産管理提供長期保障,比如綠色技術提供商或正在從高碳密集型業務向淨零排放轉型的領域。”

具體來看,瑞士百達資管在環境主題股票投資方面擁有深厚的專業經驗,為國際投資者提供相應的投資政策,積極把握中國環保主題投資領域的廣闊機遇。趙俊傑表示,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綠色制造産業鍊、雙碳目标的政策支援,以及領先的環境解決方案和技術,加上研發投入的迅速增長和巨大的人才儲備,這都在保持創新和成本方面具備明顯優勢。

另據瑞士百達資産管理及國際金融協會(IIF)聯合釋出的研究報告顯示,到2025年,全球環境、社會及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ESG)債券發行規模可達每年4.5萬億美元。同時,ESG債券未來可能成為新興市場主權和公司債券市場的顯著特色。報告還指出,2023年ESG債券在新興市場的發行規模預計将達到3600億美元。

趙俊傑介紹稱:“以往ESG投資主要集中于股市,近年來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威脅,全球每年需要約4萬億美元的資金,是以,債券投資者将需要提供更多資金,這場變革将在未來5-10年的固定收益市場上發生。”

前述報告還指出,綠色債券體量約占全球ESG債券市場的55%。自2015年底以來,中國與印度、智利和巴西共占新興經濟體總發行量的80%以上。在新興市場中,中國憑借其2060年前實作碳中和的目标,預計将保持主導地位,占新興市場發行量一半以上。

從政策支援的角度來看,目前全球仍然缺乏标準化的ESG名額和企業披露準則,這是亟需解決的挑戰。全球監管機構正在加快行動,着手應對ESG相關資料和名額方面存在的問題。各國也緻力于在分類和标準方面加強國際接軌,例如,中國和歐盟此前聯合釋出《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

展望未來,趙俊傑表示:“希望中國繼續為國際金融機構創造機會,讓國際企業在為中國投資者提供服務和咨詢方面發揮更多優勢,期待與國内金融機構一起,共同為中國資産管理行業的持續蓬勃發展做出貢獻。”

編輯:李奇涵

聲明:新華财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資訊平台。任何情況下,本平台所釋出的資訊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