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工商業儲能7種盈利模式!

作者:锂電百科

01 峰谷套利

最基礎的收益:使用者可以在負荷低谷時,以較便宜的谷電價對儲能電池進行充電,在負荷高峰時,由儲能電池向負荷供電,實作峰值負荷的轉移,從峰谷電價中擷取收益。

工商業儲能7種盈利模式!

02 新能源消納

目前,工商業儲能市場中光伏+儲能的應用比例不斷提高。蘇州、珠海等地區已經提出了關于分布式光伏+儲能的補貼鼓勵政策。

為什麼政府要鼓勵:光伏發電具有很強的間歇性和波動性,自發自用、餘電上網的光伏電站發電量超出工商業也會使用者所需電量時,多餘的電以較低價格送入電網。當發電量不足以覆寫使用者所需電力時,使用者不得不向電網購買電能作為補充。是以,在僅配備光伏發電的情況下,工商業使用者的用電成本并沒有得到最大化的降低。而配置儲能系統後,光伏電量将優先存在儲能系統中,餘電供應負荷,待光伏電量不足時,由儲能向負荷供電,通過儲能系統平滑發電量和用電量,提升光伏發電的消納率,最大程度上實作用電利益最大化。

工商業儲能7種盈利模式!

03 配電增容

因為生産能力需求的擴大,原申請使用的用電容量(通常按照變壓器的容量來計算,機關為KVA)已經不能滿足生産經營需要,必須在原有的基礎上申請增加容量。

當工商業使用者原有配電容量不足時,儲能系統在短期用電功率大于變壓器容量時,可以繼續快速充電,滿足負荷電能需量要求。降低變壓器使用成本、減少變壓器投資及擴容周期。

04 容量管理

國内大部分地區的工商業使用者均實施兩部制電價,即工商業使用者的電費包括基本電價與電度電價兩個部分。其中, 基本電價又稱容量電價,按照電力使用者的變壓器容量(kV·A)以及最大需量(kW)進行計算,為每個月固定的費用,電度電價則根據使用者的實際用電量進行計算。

工商業使用者可以利用儲能系統在使用者的用電低谷時儲能,在用電高峰時放電,進而降低使用者的尖峰功率以及最大需量,使工商業使用者的實際用電功率曲線更加平滑,降低企業在高峰時的最大需量功率,起到降低容量電價的作用。

工商業儲能7種盈利模式!

基本電價按需收費的工商業園區安裝儲能系統後,可以監測到使用者變壓器的實時功率,在實時功率超過超出需量時,儲能自動放電監測實時功率,減少變壓器出力,保障變壓器功率不會超出限制。降低使用者需量電費,減少工商業園區的用電成本。

05 需求側響應

電力需求響應,簡單來說就是企業在電力用電緊張時,主動減少用電,通過削峰等方式,響應供電平衡,并由此獲得經濟補償。

以廣東省印發《廣東省市場化需求響應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廣東對使用者側儲能給出鼓勵價可到3.5元/kWh,電力使用者可做到生産、補貼兩不誤!按照廣東省往年曆史資料推導得出一年響應需求約60次左右,投資回收期可縮短一年。

工商業儲能7種盈利模式!
工商業儲能7種盈利模式!
工商業儲能7種盈利模式!

06 電力輔助服務

1、需求響應是利用政府資金或電網營銷費用

2、輔助服務是參與發電側市場交易,資金來源不同

工商業儲能7種盈利模式!
工商業儲能7種盈利模式!

07 電力現貨交易

電,貨?現貨?

電是一種能源,也是一種商品,既然是商品自然可以在市場中進行自由交易。現貨是指已經生産出來的、可以“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商品。如果硬要用這個标準來衡量,除蓄電池外,電力商品可以說沒有“現貨”。

在電力市場中,電力生産商擁有的電廠已經建成并接入電網,具備了發電的全部條件。此時的電廠實際上相當于一個“産品庫”,存放着拟出售的電力商品。不同類型電廠生産的商品也有明顯的“品質”差異,比如:“生産原料”的碳含量不同、生産成本不同、不同時間段的産量不同、輸送的距離不同等(這些差異與電能在實體功能上的同質化并不沖突),消費者可根據自己的需求購買不同廠家的商品。顯然,這種可供消費者挑選的電力商品就是電力市場中的現貨。

是以,電力現貨可定義為:已建成并接入電網、具備發電條件的電廠可預期的供給使用者的電力電量(電能)。

誰來買賣?誰來組織交易?

工商業儲能7種盈利模式!

用電行為畫像

工商業儲能7種盈利模式!

高耗能企業:電價敏感度高,負荷晝夜差大

都賣啥?

一般有電能量、發電容量、電力輔助服務和輸電權等商品。

如何交易?

工商業儲能7種盈利模式!

1、雙邊協商交易:訂牛奶,按月結算。這種交易的方式屬于“雙邊協商”。

2、集中競價,在交易平台上,買賣雙方分别報量報價,交易平台按照市場規則比對成交,這就是集中競價交易。

3、挂牌交易買賣雙方,一方在交易平台上釋出賣方資訊,另一方下單成交,類似于某寶、某東,可以随時買賣,這就是挂牌交易。

4、在零售市場中,有固定回報模式、市場關聯模式、固定回報+市場關聯模式、固定價格模式等交易方式。

5、日前市場;現貨市場中的主要交易平台,以一天作為時間提前量組織市場,形成與系統運作情況相适應的、可執行的交易計劃。

6、日内市場∶為市場主體提供在日前市場關閉後對其發用電計劃進行微調的交易平台,以應對日内的各種預測偏差及非計劃狀況。

7、實時市場∶在小時前組織實施,接近系統實時運作情況,真實反映系統超短期的資源稀缺程度與阻塞程度,形成與系統實際運作切合度高的發用電計劃。

怎麼算價錢?

工商業儲能7種盈利模式!
工商業儲能7種盈利模式!

大陸電力現貨市場構成

工商業儲能7種盈利模式!

省間市場與省内市場的銜接

工商業儲能7種盈利模式!

電力現貨市場出清

市場上價格有充分的彈性,價格機制的自我調節能夠讓市場自發實作供求均衡,即市場出清的狀态。電能生産和消費必須符合社會發展需求,使得電力市場出清必須在統一的機制架構下,借助科學的技術手段來達成。

工商業儲能7種盈利模式!

建設電力現貨市場好處

工商業儲能7種盈利模式!

廣東——省能源局近日釋出關于公開征求《南方(以廣東起步)電力現貨市場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告,提出,建立“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的電力市場體系。

山西——國網系統啟動試運作最早、運作時間最長、市場主體參與數量最多。山西現貨市場的交易時間尺度為日前、日内和實時;交易标的為電力交易,通過分時競價形成實際執行的交割電力曲線;交易價格為分時價格,每15分鐘或每小時的電價均随電力供需形勢的變化而變化;組織方式為一次申報,兩次結算。火電企業報量報價,新能源企業和售電公司報量不報價。日前市場形成開機組合、機組發電計劃曲線和日前分時電價,實時市場依據超短期負荷預測,在日前發電計劃的基礎上,調節省内發用電偏差,形成實時分時電價。

山東——向“主體多元、競争有序”的目标推進。作為首批八個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地區之一,按照“統一市場、兩級運作”的總體架構要求,在省間,以中長期交易為主,以現貨交易為補充,充分挖掘省間通道潛力,促進清潔能源消納;在省内,以省間交易結果為邊界,通過現貨交易優化配置資源、確定電力供需平衡,通過中長期交易規避現貨價格波動風險,以“批發+零售”市場模式實作發用兩側各類市場成員的緊密銜接,向着建設“主體多元、競争有序”的山東電力市場體系的目标不斷前進。

甘肅——新能源高占比,省内發電全為優先發電。是典型的新能源高占比送端電網,呈現兩大顯著特征:新能源高占比特征明顯、省内發電全為優先發電。電力現貨市場在日前、實時以發電側單邊、全電量集中競價的方式開展,新能源可以直接參與省内現貨市場交易。目前采用分區電價機制,電價分區包括河西和河東兩個區域,以分區内最高的節點電價作為發電出清結算電價。現貨市場目前在發電側裝機過剩與新能源高占比的背景下,現貨市場上火電機組不再一味地降價搶量,而是充分利用上限規定做價格申報的政策者,火電機組價格申報表現得更加趨于理性與穩健、主動和成熟。

08 補貼

工商業儲能7種盈利模式!

END

免責聲明:本文所用的視訊、圖檔、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告知,我們将立即删除,無任何商業用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