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網站最早出現在美國,google問答、yahoo問答等等都是國外非常成功的問答網站。問答網站的出現,為資訊的快速、準确的交流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平台。随即,問答模式被迅速的複制到國内,出現了大量的諸如百度知道、搜搜問問、天涯問答等問答型網站。
問答網站的核心價值不在技術、不在平台,而在于知識。人們可以通過問答網站快速的獲得一個問題的答案,精準、有效、品質高。經過幾年的發展,問答網站的模式發展的非常平穩、成熟,我們稱百度知道等問答網站為問答1.0網站。随着Web2.0概念的提出和相應技術的長足發展,問答網站也開始進入2.0時代。
問答2.0網站将會向下面三個方向突破和發展:
1. 社會化(Social)
Facebook、Twitter、新浪微網誌等網站的迅速崛起,為社會化網站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也代表了網站未來的發展方向。對于問答網站來說,社會化也是其演變的重要方向。
社會化問答最早起源于美國的一個名為Quora,該網站由Facebook前雇員查理•切沃(Charlie Cheever)和亞當•安捷羅(Adam D' Angelo)于 2008年 創辦,是一款問答 SNS 産品,産品還未上線,就被估值8000萬美元。Quora用問答這個形式實作了全新的内容創造及傳播機制。重建了人與資訊的關系。
國内網際網路創新模式往往以模仿并加以改進适應國内市場為主,知乎和百度新知的思路正是來源于Quora。
2. 本地化 (Local)
本地化是SoLoMo概念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地理資訊系統(如Google地圖)等對資訊進行标注,進而建立資訊與位置的關系,并且以位置為中心,衍生各種網際網路服務,比如餐館點評等等。
問答網站Quora于2011年8月添加了基于LBS的問答服務,這也代表了問答網站的新的方向。國内,本地化模式也被搜齊齊(sokiki.com)複制過來,于9月率先推出了本地化問答服務。搜齊齊通過與Google地圖合作,實作對知識的地理緯度的自動擷取,為使用者提供了基于地理位置的問答服務。舉個例子來講,當使用者走到王府井的時候,他可以通過搜齊齊提供的本地問答服務快速擷取諸如“王府井附近最好的咖啡廳是哪個”等問題的答案,搜齊齊将自動擷取使用者的地理位置,而無需使用者手動輸入。
位置本身隻是問答知識的一個标注,或稱之為中繼資料,核心的内容還是問答知識本身。可以說問答知識通過位置對知識進行再組織,進而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3. 知識庫
如今網際網路上的資訊呈爆炸增長,遠遠超過了人們的閱讀能力。據統計,Twitter每天産生的新資訊達到上億條。通過搜尋技術,人們已經很難快速而準确的找到需要的資訊。Google最近也宣布,其搜尋團隊改名成知識團隊。
問答本質上是一類知識,相比于Wiki,它短小、瑣碎,但是高效、準确。問答網站發展的另一個方向是則對這些海量的知識進行整理、過濾、組織,提供一個完善的知識庫,進而提升使用者體驗,成為使用者必不可少的知識擷取工具。技術上來講,知識庫的建立将會使用非常高端和複雜的技術,比如搜尋、資料挖掘、分類聚類、語義分析、語義網、人工智能等等。
可以預見,未來5年問答網站将會暴發式發展,社會化、本地化和知識庫将代表了新興問答網站發展的三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