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産要素市場 - 異想天開

1.勞動的需求

生産要素是生産産品需要的投入,包括勞動、土地、資本。勞動作為企業生産中的必需因素,它會有什麼樣的特點呢?首先,每個企業是沒辦法無限制通過添加勞動力的方式進行生産規模擴大的。勞動勞工之間存在着内耗和互相鼓勵。最起碼西方經濟學認為互相促進低于内耗。新增員工的産量總是會拉低總體的産量。是以産品的生産量會推導出對勞動的需求量,如果勞動也是按照市場進行供給的話,那麼隻要按照指導内耗的程度就可以獲得實際需要的勞工數量。其實模型過于簡單化了,勞動的實際需求量取決于産品的生産量,産品的生産量取決于需求量,産品的需求量取決于提供勞動的那群人的需求。這是一條标準的環形結構。最終會得到一個結論,勞動的需要量取決于生産企業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這個我想應該沒什麼毛病。看看現在中國的情況,企業越是壓低勞動者的工資,勞動者的需求越少,企業的産量減少,企業減少勞動的投入,惡性循環達成。

2.勞動的供給

勞動的供給并不能進行一概而論。通常來說,勞動力供給越多,勞動的價格就越低,通常這個不能說算是一件好事。在一段時間内對于企業來說是一件好事,但是從生産消費循環來說,并不好。如果單純的研究某個環節,你會發現勞動力充足對企業來說絕對是天大的好事。

3.勞動市場的平衡

市場上産品的均衡價格決定了勞動力市場上勞動的價格,這個是沒有什麼疑問的。

4.其他生産要素:土地和資本

土地和資本的收益來自于與參與生産過程。這部分的收益與(均衡價格-勞動價格)有直接的關系,其收益比率有可能比勞動的收益率更高。每個生産要素的收益率取決于生産要素中其重要性或者是稀缺性。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中,勞動的稀缺性變得越來越高,是以在中國勞動的價格變得越來越高。通過買賣循環來看,在資本和土地生産要素沒有劇烈和惡意的扭曲下,中國的市場正在擴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