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寫作目的:當我能想清楚做一件事的重要性,投入足夠的時間才是必要的
這是我持續寫作的第735天/1000天
你好,我是大明子。
我發現一件事想要做好的前提是
在聽樊登讀書時,聽到一句話:
一旦你确定了該做這個事,一定要配置設定給它足夠的時間。要配置設定給它足夠的時間、精力和資源,才能夠保證把你真的要做的這個事推進下去。
這對我有很大的感觸。
就像我學習寫作,想要通過練好這個技能,讓自己發生改變,變得更強大。
必須投入足夠的時間。
但是我發現自己,最近并沒有認真去做這件事,變得有些懈怠了,并沒有拿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做這件事。
因為自己現在下班之後,還要做飯陪兒子寫作業、運動,娛樂。
這留給自己寫作的時間就會變少。
而且自己上了一天班,陪完孩子之後,感覺很累。
在去寫作的時候,就不太能集中注意力,總是胡思亂想。
這進一步導緻自己寫作效率變低,消耗很多的時間,卻沒有多少産出。
但其實這些都隻是客觀原因。
主觀原因還是在于自己對于寫作這件事沒以前那麼重視了。
寫了這麼久,感覺自己的變化不大,成長比别人慢了很多,粉絲沒有漲多少,閱讀量也沒有上去。
逐漸的開始懷疑——
寫作是不是并不适合自己。
我做這件事到底是為啥,有什麼意義嗎?
每天把一部分時間耗在這裡值得嗎?
我是不是還有其他的路可走?
但後來我看到《刻意練習》裡說的:
寫作是用來整理自己的世界,當你把自己梳理好以後,你寫的文章也會變得清晰明了,容易了解。
當我們關注自己内心的時候,其實更容易處理好與外界的關系。
寫作本來就是可以作為,梳理自己的一種方式,并不是一定要追求什麼。
當我用寫作,把自己的每一天看得清楚,活的明白。
這對自己來說,不就是一種意義和價值的存在嗎?
當我想明白這一點,我現在每天日更寫作,就不會有過高的期待。
而是每天花很多時間,用文章的方式。
把自己的啟發,自己的成長。
自己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寫下來。
比如,我早起總是做不到,我就會思考,我哪個地方出現了問題。
是做事拖延,導緻沒有早睡,還是沒有找到早起的意義,讓我能夠起床
于是看書,看文章去尋找解決方法。
再把找到的方法去實踐。
在這個過程中,我用文章的形式。
把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寫下來
說不定就會幫助到,有類似問題的人。
得到别人的信任。
我所寫的文章就變得有價值。
像是有不少人,主動加我微信,能夠信任我。
當我去銷售我們的社群時,就不太會被拒絕。
是以,花大量的時間去練習自己的寫作能力,是必要的。
但是如果我自己本身并沒有梳理清楚寫文章,就是寫自己。
卻一味地強求一些外在的東西。
或者說,不是現在自己應該可以得到東西。
即使花了很多時間。
也隻會讓自己陷入痛苦和迷茫之中。
最終就可能放棄了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人生隻有一件事》裡說,不要去管别人的事,老天的事,人生隻有一件事,就是把自己修煉好。
自己修煉好了,我就變成了一塊磁鐵,可以把周圍的一切都吸引到自己的身邊。
全文完,又是成長的一天,希望這篇文章也能帶給你一些思考和幫助。